今天上午,上城區2019年重大項目集體開工儀式上,望江單元SC0403-A33-11地塊48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備受關注。這是一所國際化現代化的一流新學校,學校擬命名爲杭州市錢學森學校。

這所學校在哪裏?

學校位於上城區的望江新城,南臨規劃的海塘路,西至規劃的海潮路,東側與秋濤路相隔30米寬的新開河,北側爲規劃中的商業和金融業用地,校園總用地約60畝,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是上城區2019年區政府投資建設第一個綠色三星級的教育類項目。學校規劃設48個班,其中30個小學班,18個初中班,可容納2160名學生。

爲什麼取名錢學森學校?

上城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錢學森”思想在新時代的弘揚,上城區教育局爲了促進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探索民辦優質資源反哺公辦學校的新型集團化辦學模式,教育局將這所新學校交由杭州市時代小學領辦。

近年來,杭州市時代小學在全省探索開設“錢學森實驗班”,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反響,學校辦學水平逐年提升,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去年還成功地承辦了第二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爲了進一步弘揚“錢學森精神”,更好地迴應錢學森之問,學校經由教育局提出申請,在錢永剛教授的支持鼓勵下,從“錢學森班”到“錢學森校”實現了跨越。在杭州已建“夏衍小學”“茅以升學校”“蔣築英學校”等,如今在錢學森的家鄉建一所錢學森學校,意義非凡。按照工期,2021年建成,那一年也是錢學森誕辰110週年,這是最好的紀念。

這所學校建築有什麼特點?

項目隸屬於上城區望南傳統建築風格區塊,北側與海潮寺文化街區相鄰,在規劃定位要求建築風貌與南宋皇城風味相融合。設計在校園風格設計一方面從杭州山水畫提取靈感,一方面深入研究南宋建築風格。最終整體校園採用“南宋風、杭州韻”的設計風格,使其成爲一所具有上城南宋皇城區域特色的校園。

整個校園由三個綜合樓和一個2層地下室組成。地塊西側設計2座9層40米高的高層綜合樓,一座爲學森科技樓,一座爲蔣英藝術樓,兩相呼應,也寓意“文理兼修,全面發展”。樓內內設錢學森紀念館,圖書館,航空模型展示館及天象館,國際交流中心等。地塊東側爲運動區:設置千人看臺、300米標準跑道、4片籃球場、2片排球場及戶外活動場地。地下空間設置千人會堂(880座),室內恆溫游泳池、風雨操場、合班教室、師生食堂以及地下兩層機動車庫。

學校設計有什麼理念?

動靜分區、開放共享。運動區佈置在東側,公共區佈置在西側,動靜分設,互不幹擾。教學區在內,公共區在外,有利於學校對周邊社區居民的開放共享,屆時校園裏會開放一條最美櫻花跑道。

以人爲本、便捷舒適。交通設計採用人車分流設計原則:在校園外圍設置環道,車輛沿環道繞行,並就近進入地下車庫,保證校園內部無車輛通行,保護學生活動安全。在學生上下學接送上,地面只允許非機動車與人行接送,機動車統一安排在地下室接送,同時初中部、小學部在地面和地下采取分區接送。

流線設計採用最短化設計原則,根據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圍繞以行政班爲中心佈置功能空間,採取平層、就近佈局的方式,減少中小生上下樓和行走流線。校園建築均以連廊相連,加強了各功能區的交通聯繫,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同時打造一個無風雨的校園環境。

綠色生態、智能現代。作爲一所綠色三星設計標準的新校園,在建築技術及構造上採取多種節能措施:如外牆面用高自潔性能塗料、窗戶採用隔熱保溫性能好的中空玻璃、裙房屋面採用種植屋面、草坪燈採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燈具等。在海綿城市設計上採用透水鋪裝地面、雨水回用系統等生態設計措施。採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會議、多媒體信息發佈、智能照明、校園一卡通等綜合智能化設計,打造科技智慧校園。

學校辦學有什麼理念?

杭州市錢學森學校由杭州市時代小學領辦,學校堅持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爲辦學宗旨,倡導學生“學得紮實、玩出名堂”,近年來,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大獎,囊括浙江省課程改革、浙江省教育科研、浙江省智慧教育、浙江省STEM教育、浙江數字家校、浙江省千校結好等多項先進。學校正全力推進教育制度化、個性化、信息化、國際化,實現時代辦學“新四化”。

杭州市錢學森學校將納入杭州市時代教育集團,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幸福成長?社會高度認可?人民普遍滿意。堅持五育並舉,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四個學會”,學會關愛?學會學習?學會遊戲?學會創造。堅持踐行錢學森“大成教育學”,遵照“文理兼修,全面發展”。依託區域優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科技創新,融合藝術教育,共享小學優質辦學經驗,引進融合卓越中學品牌,努力辦成一所國際化現代化的九年一貫一流學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