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藏家 林太崴老师

这个跟软胶有点像,可是它是一张明信片,最特别的事情是从50年代,因为1940年代世界大战,所以到50年代其实有很多人他们离乡背井到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到大城市里面去生活、去赚钱,他们很多人也不识字,就是到大城市里面当劳工。

 

所以那时候有一种机器出现,叫做Voice O’Graph,这个机器有一个电话亭,像电话亭那么大小的,你进去投币的时候,你可以把嘴巴凑到机器前面,讲讲讲3、5分钟之后,就会「咚」 掉下一张黑胶唱片,可以把你的声音当作家书寄回家里。当时很多景点就觉得应该利用这样的技术,所以我才发现这张明信片。看起来就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而已,可是我去查发现,它其实是在奥地利的一个小酒馆,小酒馆里面的台柱唱歌太好听了,很多人是为了那个台柱慕名到那个小酒馆去。小酒馆就特别帮他们的花旦录了一张明信片,可以让到那边的游客,把他听到的那个女明星,把那么「哇!那么销魂的声音」,把它寄回去远方给自己的家人,跟他们分享声音,而不是只有分享影片。

 

更多文青散步内容:http://www.artbuff.com.t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