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國人消費習慣變化明顯的一年,消費升級和消費降低幾乎同時存在,國人開始降低奢侈品、高級產品的消費力度,反過來在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小家電方面卻格外願意花錢,顯得更加理性。尤其洗碗機和馬桶蓋,如今已經成爲了新裝修家庭的必備小家電。小沐2016年以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身份建立並推出了多款小沐智能馬桶蓋產品,可以說完全趕上了這一波馬桶蓋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也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市場反響。時間來到2019年元月,小沐似乎已經做好讓用戶的如廁體驗提高到新層次的準備,於是小沐帶來了全新的智能馬桶一體機。

由於我之前體驗過小沐的智能馬桶蓋產品,也體驗過類似的馬桶一體機產品。所以我主要探究的內容集中在3個問題:

1、相比購買單一小沐智能馬桶蓋,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會帶來怎樣的體驗升級?

2、對比同類馬桶一體機(以我體驗過的某牧品牌某型號作爲對比)小沐有什麼優劣勢?

3、3999元的售價值不值得考慮?

帶着以上3個問題開始我的這次體驗評測。

安裝篇:通用性很好對水壓幾乎沒要求

在收到產品幾乎同一時刻,就收到了來自小沐的安裝服務電話,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目前的安裝服務採用的是某第三方服務公司,整體的電話溝通、預約時間、方方面面溝通都非常舒暢,由於我當時出差在外,於是與師傅預約了10天之後再安裝,中間安裝師傅也不斷電話來諮詢我的安裝時間是否有調整,還是維持原來的安裝計劃。這給實際安裝打下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首先給小沐的安裝服務點個贊!

實際上智能馬桶的購買安裝之前你需要考慮2個問題,1個就是你家馬桶的具體坑距。目前國內的馬桶坑距通用標準爲305mm和400mm兩個規格,小沐的智能馬桶也完全按照這兩個規格製造。如果你家的坑距小於400mm那麼推薦選擇305mm款式,如果坑距超過400mm那麼只能選400mm款式。第2個問題是馬桶附近需要有三孔220V/10A供電電源。

水壓方面,小沐智能馬桶所要求的最低衝淨水壓要求是0.07MPa,其他智能馬桶要求水壓最少要達到0.15MPa—0.25MPa以上,可見小沐幾乎是市面上對水壓要求最小的產品,安裝的適應性是比較好的。

實際安裝上門,師傅專業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以至於,我還沒有想起來給產品拍一個帶包裝的完整照片,師傅就已經把裏面的配件統統拿了出來。除了馬桶本身之外,附件有兩個主要部分,一袋說明書,一盒各種配件。

打開盒子,內部包括了遙控器、安裝孔位紙板、馬桶密封法蘭、三銅角閥、角閥法蘭、金屬軟管。

我觀察了一下,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所配備的法蘭與一般的馬桶法蘭也完全沒有區別,所以我推測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的安裝過程也會是非常容易的。

雖然我已經再三強調,家裏的水壓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安裝師傅還是非常負責的檢查了水壓,確保一切無誤。

測量完水壓,檢查好了管路之後,我只給安裝師傅搭了把手扶了一下馬桶,他就快速把密封法蘭對準了坑位,採用“蛤蟆功”這種穩妥的方式進行了快速安裝,小沐智能一體機幾乎一蹴而就就安裝完畢。估計整個硬安裝的過程不超過20分鐘。

安裝過後,安裝師傅將一隻手放在感應區的位置,一隻手操控小沐智能馬桶右側的功能按鈕,對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進行了功能試驗,服務非常周到。

在師傅安插小沐智能馬桶插頭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於是我查了一下小沐的峯值功率有1600W(沖水加熱最大功率),市場上不同品牌的馬桶蓋和一體機額定功率也都超過1000W,所以我覺得如果安裝智能馬桶一體機或者是馬桶蓋的話,那麼你一定要留一個單獨的三孔,最起碼不可以與熱水器這樣的高功率電器共用一個插座。

在安裝過程當中,我還注意到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細節,就是小沐的智能馬桶沒有配備單獨的水質過濾裝置,而是在三通角閥當中就集成了一系列的濾網、濾芯裝置對水質進行過濾,每半年到一年擰開用自來水沖刷就可以反覆使用。反觀我之前體驗過的某牧智能馬桶,則是單獨配了1個過濾器,這個過濾器售價40元,每4-6個月需要拆卸更換一次,這對於用戶後期維護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不太友好。

最後馬桶安裝完畢之後,師傅要求用瓷白膠對馬桶進行打膠固定,被我拒絕了。在這裏也科普給大家,瓷白膠和玻璃膠用在馬桶外沿固定並不是很好的選擇,最好的打膠固定方式是採用白色美縫膠,在衛生間這種潮溼環境長期使用不會出現發黴、變黃的情況。

外觀篇:外形雅緻一體感比選裝馬桶蓋好很多

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安裝完了之後,我就開始端詳這個“傢伙”的外觀,簡潔的機身設計,馬桶上蓋部分與下部的馬桶一體感非常強,這是我的直觀第一印象。上蓋部分的灰色小腰線,又對整個白色的上蓋進行了點睛般的裝飾。這個整體外觀,我個人覺得能給到8.5-9分。

什麼東西就怕對比,如果你覺得小沐外觀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話,看完某寶這些奇形怪狀的貨,估計你立馬覺得小沐美若天仙了。外觀設計這個東西,真得是有上進心的大廠設計,雜牌子真就算了吧。

小沐馬桶的前部分是那種非常圓潤的弧線,並不是異形設計的小弧線,我個人一直都覺得馬桶只有這種弧線是最爲耐看的。

側面看小沐智能馬桶也依然是沒有死角的好看。雖然機身頂部採用的是工程塑料材質,但是它的白色與底部的馬桶的白色基本上一致,沒有出現那種比較明顯的色差,這應該也是一款馬桶一體機的基本素養。

另外,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的底部馬桶釉面是相對比較平整的,幾乎看不到有大的釉面起伏。回顧我之前體驗過的某牧的智能馬桶是明顯有橫向的釉面起伏的,細看的話對檔次感的確會有一些影響。

小沐智能馬桶機身右側的黑色突起部分爲遙控器接收器位置,灰色手動按鍵爲停電手動沖水按鈕。 除了這兩個東西之外,側面的格柵窗其實是除臭風扇的排風口,這是小沐智能馬桶獨有的一個功能,不管對比我之前體驗的某牧產品還是對比目前市面上的產品,都是比較罕見的。

小沐智能馬桶頂部銀色飾邊雖然跳出了白色的既定規則,但是卻與白色又能和諧共處。成爲視覺上的蓋子部分和後半部分的分界線。值得一說的是,後半部分的最厚高度爲9.9cm,不足10cm的厚度,在同類產品當中算是比較出色的。

對比我之前體驗過的某牧品牌的某型號智能馬桶,這個上蓋厚度已經達到了12cm,高出馬桶平面太多了。

馬桶蓋左側是一個常用功能旋鈕,左右旋轉分別是婦洗和臀洗,按下停止/沖水。基本上一個旋鈕涵蓋了4種常用的功能,比較實用的小設計。我覺得比較遺憾的可能是風乾功能沒有加到常用功能旋鈕裏去,比較遺憾。

爲了給馬桶上蓋和馬桶圈足夠的支撐力,小沐轉軸部分採用了銀灰色的金屬材質,雖然看起來它和灰色裝飾條視覺差不多,但是強度真是天壤之別。

馬桶圈作爲咱們每天PP都會接觸的一個東西,它的形狀設計到不到位是很有講究的。我們之前看到,雖然小沐馬桶的整個前端弧線是圓潤的,但是馬桶圈在中間其實是按照人體工學來設計的,具體來說……好吧不可描述,如果你是18cm男性用戶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馬桶圈的有個位置設計有一個落座感應點,用來感應是否有人坐着,以控制自動沖水、自動停止等一些操作。

像所有智能馬桶和馬桶蓋產品一樣,安全注意事項都被貼在了馬桶蓋的底部的顯著位置,提醒用戶操作要得當。作爲一個有心人,我仔細閱讀了各項注意事項,在所有注意事項當中我注意到了一個其他同類馬桶產品都不曾標註過的“請避免發生低溫燙傷”,大致意思是提醒用戶避免皮膚長時間接觸加熱便圈和烘乾吹風,避免低溫燙傷的情況發生。感覺低溫燙傷是個比較專業的醫療名詞,於是我又百度了一下:皮膚連續接觸70攝氏度物體持續1分鐘皮膚就可能被燙傷,接觸60攝氏度物體持續5分鐘也可能被燙傷。另有一些敏感皮膚,在溫度和接觸時間都不定高低長短的情況下,也可能造成低溫燙傷。在這裏,要給小沐開發團隊細心的工程師豎大拇指。

遙控器是高端智能馬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爲遙控器上面可以集成更多機身本身不能提供的細節功能調節。小沐智能馬桶同時給遙控器提供了一個掛架,方便用戶將它固定在衛生間隨手可以拿到的牆面上。觀察掛架背後設計有磁鐵,當遙控器與掛架接近的時候,可以實現自動的磁吸緊固,這是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

打開電池倉,發現遙控器對電池倉進行了兩層遮蓋,遙控器顯然需要使用3節AAA 7號電池,其中內部的蓋板提供了防水處理,相當完善的細節設計。遙控器與主機一起都支持IPX4級防水設計,可以滿足潮溼的環境使用,即使是用戶家裏沒有做乾溼分離也沒有使用隱患。

最後來一張,安裝好,遙控器也掛好的照片。小沐智能馬桶的外觀介紹的差不多,下面我們進入到實際體驗環節。

體驗篇:功能細節處處用心遙控器交互設計合理

說到使用,我相信肯定大部分用戶都會和我一樣直接抄起遙控器一看究竟。第一次體驗使用的時候,我當時也是這麼做的。借用這張小沐的官方圖,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遙控器上面的單個按鍵都是一些什麼功能,相信大家也都能輕鬆看懂。我就是突然會覺得小沐的遙控器功能區位劃分非常之合理,中央是最常用的臀洗/往復、婦洗/往復、烘乾、停止四個大的功能。臀洗和婦洗的沖水壓控制在它們的左側,噴頭位置控制則在右側。

調節細節方面,小沐的遙控器可以提供5檔水溫調節、3檔水壓調節、5檔清洗位置調節。底部則是溫度控制區域,包括了烘乾溫度、沖洗溫度和馬桶圈溫度,調節它們的同時,上方會出現白色的指示燈指示強度(不按的時候指示燈是看不出輪廓的)。最下面則是兩個最不常用的功能夜燈控制和沖水鍵(因爲帶有自動感應,平時沒必要使用,所以不常用)。可以說小沐的遙控器交互設計是非常合理的。

我又想起那個之前體驗過的某牧的遙控器,功能分區相當混亂,尤其是中央的方向鍵,強行把噴嘴控制、暖風風溫、水壓調節、長按清潔、長按夜燈這些功能集合在一起,想問一下某牧的工程師,上下鍵和方向鍵符號對調是不是也行?全用方向符號是不是也行?強行搞成電視遙控器真的有必要?

還有一點,對比你就能立刻發現,智能馬桶遙控器上面有圖標是可以帶來非常直觀的操作感受的,它會讓你不用經過大腦思考就能立刻知道這個按鍵是幹嘛的,但是如果遙控器上面都是文字,結果就是你需要學習一遍各個按鍵的位置,下一次拿起來還是要再找一遍,這對於初上手的用戶,帶來的學習成本是完全不一樣的。

最後,小沐的遙控器提供了2個自定義按鍵,分別代表了用戶1和用戶2,這是大部分同類產品都不具有的功能。用戶只要在當前的設定條件下長按用戶1或用戶2按鍵,就能保存當前的設置,下回這個洗烘的流程、位置、力度就會被記住了,相當貼心的設計。

如果是遙控器不在身邊馬桶自帶按鍵是否好用其實就起到關鍵作用,我發現由於位置特殊,我們摸馬桶側面功能的時候,通常都是不會回頭看的,所以在小沐智能馬桶上面我只需要記住向前轉是臀洗,向後轉是婦洗,按下去是停,就行了,我就完全不需要回頭看按鍵的位置,因爲它是一個旋鈕,完全可以支持你盲操作。

這裏我就又得拿出之前體驗過的某牧的產品作爲反面教材說說了。工程師大哥們,你們確定自己用過馬桶旁邊的應急鍵是麼?這麼扁平的按鈕,你們確定你們不回頭看就能準確找到它們的對應位置嗎?處處細節都體現出對產品細節思考不足!

關於這個常用功能旋鈕,小沐智能馬桶可以通過長按遙控器上面的停止鍵來控制智能馬桶的節能模式,當切換完成之後,旋鈕周圍一圈的狀態指示燈會變爲白色。非節能模式下,馬桶圈的加熱功率最大是50W,在節能模式下,馬桶圈的溫度會下降到1檔最低溫度待機,感應到人坐下之後,再緩慢升溫到設定檔位,這是兩種模式下的不同點。

緩降的蓋板應該是智能馬桶以及馬桶蓋類產品基本的素養,小沐智能馬桶當然也是支持的。蓋板和馬桶圈上面的橡膠墊可以很好的起到緩震作用,達到靜音的目的。

這裏面我就提一個細節,小沐的馬桶蓋在下降過程中速度是稍大於馬桶圈的,這樣一來,在空中緩降的過程中,即使二者分開下落也能在緩降過程中合二爲一,一起蓋在馬桶上面,比起很多不注重轉軸阻尼的產品,品質感又是一次提升。

之前外觀部分,我提到右側的灰色按鍵爲手動沖水按鈕。實際上很多智能馬桶由於採用的是電磁閥沖水控制,所以一旦停電就造成無法沖水。另有部分產品在停電後僅可進行一次沖水,而小沐智能馬桶這個手動沖水按鈕則完全可以在停電狀態下實現多次反覆沖水,這是小沐的一個亮點優勢所在。

上圖GIF引用官方的PP球停電衝水測試說明。由於小沐對水壓要求極小僅爲0.07MPa,所以在停電情況下的手動沖刷依然能夠很好的進行沖刷清除。

另外,我提到小沐智能馬桶是帶有自動除臭功能的,小沐提供的是硅藻純技術來除臭,不僅能吸附除臭還能創造富氧環境。我實際體驗了一下,除臭的效果的確是有的,尤其是PP堵在馬桶圈上面的時候,臭味空氣只能從馬桶右側的出風口排除,所以基本上臭味都會被除掉,除臭效果是不錯的。這也是目前90%的其他同類產品所不具備的功能。

唯獨我覺得,除臭開啓的時候,內部風扇的噪音是有點大的,貼近出風口實測噪音達到了51分貝左右,這對我優雅如廁的體驗的確造成了影響,這點我覺得小沐工程師的確還有尋找更優解決方案的提升空間。好在看了說明書之後發現除臭功能也是可以關閉的,用戶可以通過長按停止+婦洗鍵來關閉自動除臭功能。

提到噪音,再說一下小沐的靜音衝廁,小沐智能馬桶採用的是勁漩能虹吸主衝+勁漩輔衝的沖水方式,官方標稱它的實際噪音可以做到60分貝以下,我把手放在了坐便口位置實測了多次,多次測試當中最大的一次沖水噪音值約爲61分貝,其他幾次均低於60分貝,而且只有最後一下才有“咕嚕”的最大聲響,基本上符合官方描述。而且,雖然小沐智能馬桶沒有水箱,而且單次沖水量僅有5L(老式馬桶約爲9升、12升,新式虹吸馬桶半箱爲3升,整箱爲6升),但是它的沖刷效果是相當不錯的,在我試用的這段時間裏,沒有出現過粘連、掛壁等不可描述的尷尬情況。

臀洗和婦洗功能的操作基本上和常見的馬桶蓋一樣,實際效果如上面兩個GIF圖。單次點擊可以進行固定位置的清洗。

重複點擊同一功能按鈕,可以使得臀洗和婦洗在固定位置和往復沖洗兩種模式下來回切換。並且支持在往復沖洗過程中,任何位置點擊切換回固定位置沖洗,這個也是一個細節設計。另外由於馬桶圈有感應功能,所以用戶起身馬桶會自動衝廁,如果用戶正在使用沖洗功能時突然意外起身,沖洗噴頭也會同時停止,不至於造成噴哪都是水的尷尬。

另外小沐智能馬桶的清洗頭和馬桶圈均採用了在PP材質中加入進口抑菌劑的方式被動抗菌,根據官方公佈的檢測報告,抗菌能達到99%以上,解決了用戶長期使用如何保持噴嘴和馬桶圈潔淨的麻煩。

對比我之前體驗過的某牧的產品所採用的公版噴頭,主體是不鏽鋼材質,噴嘴是塑料材質,基本上只能通過更換官方的噴嘴配件來保持塑料噴嘴的無菌清潔,方式相對比較傳統一些。

小沐智能馬桶的夜間照明燈光像很多其他功能一樣,不僅支持自動感光,也支持用戶的手動調節。相對來說,小沐的夜間照明光屬於6000K左右的正白光,很多雜牌產品都把夜光做成6500K+的藍色光甚至是紫色光,我不知道這是種什麼考慮,反正崇尚溫馨寧靜的我是不喜歡的。

全黑環境下夜燈開啓的亮度效果大致是這樣的,我個人覺得這個亮度可以調的更暗一些,微弱到讓用戶能夠找到位置即可。

光的強度剛好可以穿透馬桶蓋,即使在蓋蓋的時候用戶也能輕易判斷馬桶的位置,雖然整體視覺看起來有一些詭異,但是實際作用是OK的。

總結:比馬桶蓋更淋漓的如廁體驗

從拿到產品到發文,我大概體驗了已經有半個多月時間,基本上所看到的設計細節亮點和發現的問題已經和盤托出寫在了文章裏面,如果你正在考慮購買這款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的話,那麼我想我的這些分享一定會讓你在購買之前就能有對產品十足的瞭解。回到文章開始的三個問題。

1、 相比購買單一小沐智能馬桶蓋,小沐智能馬桶一體機會帶來怎樣的體驗升級?

小結:我覺得購買智能馬桶一體機帶來的是整體體驗的全面提升,不管從產品外觀的一體感美感、還是從遙控器豐富的功能、還是馬桶的沖水靜音各方面配合,這些方面都是在傳統馬桶蓋基礎上全面的如廁體驗升級。

2、 對比同類馬桶一體機(以我體驗過的某牧品牌某型號作爲對比)小沐有什麼優劣勢?

小結:優勢主要集中在產品的設計上面,外觀設計不俗;遙控器功能分區合理;人機交互合理;應急旋鈕可以盲操作也很合理、停電可多次抽水也極大改善了使用體驗。另外還有獨特的除臭功能,也是一般的同類產品不具備的。

3、3999元的售價值不值得考慮?

小結:我個人認爲是值得買的,這事可以分開算。單買一款好的智能馬桶蓋就拿小沐的說也得999-1499元,單買一款好的無水箱馬桶也得1000-1500元之間。問題是,你單買兩樣東西,它綜合起來的外形、功能、細節、上下匹配都無法做到一體機一樣完美。所以我認爲用分別購買兩件產品多幾百元的價格整合馬桶和馬桶蓋,使它們達到外觀和功能的完美匹配是完全合理的選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