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王魯峯 萬軍偉 陳沛文 記者朱哲攝影/視頻

  2019年4月13日下午,王遂舟出現在第十九屆全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祕書長聯席會議暨河南省商業行業協會三十週年慶典大會上,這是他自1997年從亞細亞辭職22年後,第一次出現在鄭州商界公開場合。

  原鄭州亞細亞集團總經理現上海和佑養老集團董事長王遂舟

  會上,王遂舟與丹尼斯董事長王任生、鄭州市商務局原常務副局長閻鐵成、鄭州華聯商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淑雲、歐亞集團鄭州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趙霞等9人被授予河南省商業流通業改革開放40週年功勳人物稱號。頒獎詞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他讓鄭州城成爲時尚前衛的打卡地

  他在央視的廣告語

  “星期天哪裏去?鄭州亞細亞”

  讓商貿城鄭州空前沸騰

  同時,由他引發的鄭州第一次商戰

  讓鄭州商界哀鴻遍野

  他就是原鄭州亞細亞集團總經理王遂舟”

  早在2018年7月,王遂舟離開亞細亞的第21個年頭,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在焦作修武縣曾與其面對面深談。炎夏採訪,深秋成稿,幾番波折,今日推出。以下爲專訪全文:

  亞細亞王遂舟歸來

  很少有失敗的企業家受到如此的讚揚和包容,王遂舟除外。

  很少有一個城市把一個失敗者當做英雄,鄭州除外。

  ——題記

  1997年3月5日,鄭州亞細亞商場總經理王遂舟黯然辭職。這一天,是他39歲生日,即將四十不惑。

  此前近10年,三十而立的他鮮衣怒馬,縱情馳騁,帶領着“野太陽”亞細亞一飛沖天,用最絢麗的燃燒璀璨了中國商業的整個天空。至今,這光芒依然耀眼,久久不散。

  此後21年間,他如同人間蒸發。躲開了媒體的追訪躲開了生意夥伴的追蹤躲開了鄭州二七商圈那個讓他驕傲讓他傷痛讓他欲說還休讓他近鄉情怯的三個字——亞細亞。

  直到2018年7月22日。

  正值酷暑天,大太陽晃得人睜不開眼。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從鄭州驅車趕往焦作修武縣,去拜見傳說中的王遂舟。

  這是21年來,他第一次接受家鄉媒體採訪。

  兩次見面,八小時對談,多地尋訪,從盛夏寫到深秋。這是一個人的流年碎影,也是一個時代的滄桑變遷。

  歸來仍是倔強少年

  2018年7月22日上午,車過鄭州二七廣場時,忍不住看向東南方向,半空中的亞細亞三個字,依然閃着光。

  這裏是20多年前震動中國的“鄭州商戰”搏殺之地。1989年5月6日開業的亞細亞,是這場戰爭的引燃者和參與者。中國商業史上,它是百貨零售業改革的一座里程碑,迄今無可逾越。

  1992年1月,中央電視臺以亞細亞爲主線,拍了一部長達6集的電視紀錄片《商戰》。這一年,恰是“東方風來滿眼春”之年。

  改革春潮全國湧動。對亞細亞來說,輝煌卻如過眼煙雲。

  不過10年左右,從“鄭州商戰”名震全國,到省外仟村百貨和省內亞細亞商場如多米諾骨牌般慘烈倒閉,再到亞細亞商標、亞細亞商場等在悽風苦雨中陸續拍賣……正如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大敗局》一書中所說,“激情燃盡,一個神話從終點又回到了起點。然而,歷史的確已經在這樣的輪迴中悄然改變了”。

  亞細亞神話的標誌性符號——王遂舟,抱病辭職已經21年。離他1988年秋天開始領軍籌備亞細亞,也已經整整30年。

  上午11點,車至焦作修武和佑養生園門口停下,穿着格子襯衣的王遂舟,就站在路邊。他的照片,如今網上能找到的已是寥寥。30年前照片上的劍眉星眸,在歲月的浸泡下,刻滿了風霜。

  資料圖:王遂舟舊照

  握着手,他笑:“是不是跟想象中不一樣?”

  居然不知道該點頭或是搖頭。

  活在歷史文字中的那些霸氣凌人,全然不見蹤影。如今的他,儒雅謙和得像一位老師。

  “我左腿不太方便,兩次中風的後遺症。”他走得很慢,略帶歉意地解釋着。

  陪同參觀的和佑養生園員工,工裝居然和亞細亞當年的幾乎一模一樣。

  資料圖:和佑養生園的員工

  “挑來挑去,找不到合適的,還是這個好看。”打量着那一抹“亞細亞藍”,王遂舟的眼中有光閃過。

  他不懂商業,卻革了中國商業的命;他身體垮下,但是又站起來,重新革了自己的命;他不懂養老,卻悄然切入行業已10年,立志要革了中國養老業的命。

  30年,忍把流年碎影偷換,歸來仍是倔強少年。

  請回答,1988

  故事的起點是1988年,改革開放的第十個年頭。

  這一年,“下海熱”“海南熱”“房地產熱”湧動,承包制改革中打拼出來的20位佼佼者,剛剛獲評第一批“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企業家,彼時還是個新鮮詞兒。

  這一年,30歲的鄭州政工幹部王遂舟,下海了。

  他要去籌備的鄭州亞細亞商場,是河南第一家股份制百貨商場。這在當時國有商場一統天下的鄭州,是個“異類”。

  4年前的1984年,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纔在公開場合第一次論證倡導中國的股份制改革,他也因此被尊稱爲“厲股份”。股份制改革,對中國由計劃經濟時代步入市場經濟時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4年間,中國誕生了6000多家股份制企業。而鄭州亞細亞,則是由河南省建行租賃公司和中原不動產公司共同出資200萬元設立的股份制企業。其中,前者佔51%股份 ,後者佔49%股份。

  當然,彼時的股份制和後來的資本市場,關係還不是很大。和當時的諸多股份制企業一樣,亞細亞的股份組成有着濃重的政府背景,股權沒有人格化,產權其實依然虛置,這就導致在實際運作中,沒有人對資本真正負責。這爲日後亞細亞“成也股份制,敗也股份制”的江湖評論,埋下了體制之根。

  “當時大家都叫我老闆,其實我就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嘛。”回憶往事,王遂舟這樣說。直到現在,亞細亞舊部,依然習慣性地稱王遂舟爲“老闆”。而他,總是趕緊擺擺手。

  鼓動王遂舟下海的是中原不動產公司總經理晉野,當時鄭州最顯赫的房地產商。

  彼時的“晉王”CP,是當之無愧的“黃金搭檔”。晉野充分信任充分授權,王遂舟拿着三四十萬的開辦費,開始縱情施展自己的商業才華。

  亞細亞,太陽升起的地方。鄭州亞細亞商場的LOGO,也被設計成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因爲“出身”,又被稱爲“野太陽”。1989年5月6日,商場火爆開業,一鳴而爲天下知。31歲的王遂舟,一出場就迎來人生高光時刻。

  轟動全國的“鄭州商戰”,自此開打。這是一場以亞細亞爲龍頭的股份制企業與穿着“黃袍馬褂”的傳統國有企業之間的商戰,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權制度的革命。

  資料圖:亞細亞商場舊照

  輝煌如過眼煙雲

  “中原之行哪裏去—鄭州亞細亞”,王遂舟爲亞細亞選定的這句廣告語,通過央視響徹中國。

  那時候,亞細亞的名氣,比鄭州還大。

  “鄭州亞細亞現象”在全國最重要的標本意義之一,是其發起的服務方式革命,影響遠遠超出鄭州,超出商界。

  顧客是上帝、微笑服務、設立營業員委屈獎、不滿意退換貨、開架售貨、迎賓送賓等制度,將女人和兒童作爲目標消費羣,在商場內設化妝品部、童裝部、玩具部、時裝部,設立兒童遊樂園……一系列當時聞所未聞的創造性服務,吸引了全國各地企業組團前來學習、吸引了國家和省市領導們前來實地調研。

  資料圖:亞細亞禮儀小姐

  本地五大國有商場在亞細亞的凌厲倒逼之下,羣起效仿,並由此引爆了一場全國矚目的“鄭州商戰”。可以說,如今鄭州乃至全國商界所採用的服務方式,仍然是在鄭州亞細亞基礎上的完善和提升。

  王遂舟將當年進行的一系列創新試驗稱爲“商業文化”。時隔多年再來談論這些,他笑:“其實亞細亞的祕密非常簡單。”

  “一個商場,必須有五大文化,也就是環境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廣告文化。”王遂舟說,亞細亞就是把這五大文化組合到一起,做出了與時代合拍的味道。

  王遂舟說他沒有讀過大學,最高求學經歷,是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北京商學院共同推出的“電大”課程中,擔任過商業管理班班長一職。

  必須得承認,這的確是一個天賦極高的商界奇才。自言不懂商業的他,帶領着亞細亞,在1992年前後迅速抵達輝煌的頂峯。亞細亞商場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很快就在全國排到35位。他自己也成爲“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收穫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

  “中原明珠”亞細亞的轟動性成功,成爲河南、鄭州的驕傲。鄭州商貿城建設,也在這幾年迅速推進。

  然而,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商業興衰,就是如此殘酷無情。

  1993年9月以前,國內還沒有“連鎖店”這個概念。日本八佰伴要於2000年前在中國開1000家連鎖店的消息,刺激到了王遂舟。他敏銳又貿然地開始在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荒原上奮勇奔跑。

  此後短短4年,亞細亞在廣州、上海等地相繼開出15家大型連鎖店——這家自有資本總額不過4000萬元的企業卻進行着一場投資近20億元的超級大擴張。

  鄭州亞細亞的股東,也從2家擴到5家又到6家。幾位老闆計劃以連鎖經營的方式,在2000年前將年銷售額衝到500億元,隨後又改爲100億元。

  然而,一路狂奔的亞細亞,突然就忽喇喇大廈傾頹。

  從1996年到2000年,因爲虧損嚴重,供貨商抽款、斷貨,銀行抽貸,亞細亞在省內外開出的店,又相繼倒閉。

  第一個喫螃蟹的人,要麼先驅,要麼先烈。很不幸,亞細亞成了後者。

  人生至暗時刻

  鮮花着錦的榮耀總如煙花易冷,逃不掉的人生至暗時刻追身而至。

  1996年3月,王遂舟抱病辭職。這是他第一次中風。

  一年後,1997年3月5日,39歲生日這一天,他正式辭職,黯然遠走,消失在公衆視野中。

  之後數年,和亞細亞有關的字眼是“倒閉”“拍賣”“流拍”“破產”——

  曾寄託着“亞細亞兄弟姐妹安身立命之地”希望的亞細亞五彩購物廣場,欠債高達15.8億,負債率高達713.63%,成爲彼時河南欠債之最。

  2001年,這宗河南當時最大的破產案終結,北京華聯最終接手;

  2006年,鄭州亞細亞商場的部分債權,被河南興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3470萬元拍得。輾轉騰挪多年,這個新東家才終於把亞細亞商場複雜的債權清理完畢,投資不菲;

  2007年,亞細亞大酒店拍賣,新田置業接手,後又轉給鄭州市軌道交通公司;

  2008年,“鄭州亞細亞商場要拆了”的消息,曾引起巨大反響。

  當時,鄭州市重新對中心城區進行規劃,香港恆隆廣場有意落子鄭州亞細亞商場周邊的黃金位置,但最後不了了之。時至今日,鄭州亞細亞商場並沒有拆除,它還在。但是,它又早已不是原來的它。

  這些風風雨雨,似乎和王遂舟再無關係。雖然他曾沉痛自省並厲聲指責:“如果亞細亞垮臺了,恐怕我的恥辱柱大些,你們的就在我旁邊。”

  但是,他終究只是個拿工資的職業經理人,在企業命運的十字路口,試圖以一己之力來力挽狂瀾,何其難也!

  那個時代,有多少從舊體制中衝殺出來的時代俊傑,之後又在複雜的產權糾葛、管理失控、市場鉅變、資金斷流中日漸沉淪?幸運如王石、柳傳志那樣廓清產權關係並帶領企業發展壯大者,又何嘗不是寥若星辰?

  “最開始的幾年,半夜常常驚醒,背上都是汗……”

  “不敢睡覺,夢裏都是自己在亞細亞商場忙碌的場景……”

  “每次回鄭州,我都讓車繞道二七廣場,遠遠看一眼,趕緊就走。我非常想進去看看,但從來沒再進去過,夢中見的最多……”

  亞細亞商場債權拍賣結束後的2006年,王遂舟曾悄悄回過一次鄭州,託人約見過河南興業投資一位高管。一見面,握住手,他熱淚長流:“謝謝你們留住了亞細亞……”

  身體不好,他戒了煙,偶爾喝點酒。2008年,一次和朋友小酌之後,他二次中風,又住進了醫院。

  “很多人認爲我很有錢,但我只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職業經理人。不該拿的錢,我一分都不會要。”離職之後的王遂舟,同樣要像普通人一樣爲生活打拼。

  1997年到2008年,不斷有人想請他出任企業尤其是商業企業的高管,他都婉拒了。低調輾轉於美國、上海、鄭州、海南等地,他開過男裝店,賣過二手車,做過搬運工……

  “雖然我在谷底,但從谷底總能找一條走到地面的路子。我在不斷找出路、找機會。”

  “只要我不死,我就會奮鬥”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看他登到頂峯時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時的反彈力。”

  褚時健、史玉柱等人,莫不如是。巴頓將軍的這句話,同樣激勵着王遂舟。

  2008年,躺在病牀上的王遂舟,想了很多。

  二次中風的病人,很多人變成了“挎籃”(中風後手向上彎曲,轉不過來),有的乾脆就不能行走了。

  他偏不,他要站起來,革自己的命。

  此後的每天早上5點,王遂舟都會準時起牀,強迫自己練習走路,10年如一日反覆訓練。如今,除了走路有些緩慢,很難看出兩場生死磨難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記。

  也是在2008年,王遂舟堅定了進軍養老業的決心。對商業趨勢敏銳依然的他,洞悉到了中國養老業即將發生的變革。“老齡化社會倒逼產業升級,養老產業正在蓬勃發展,誰能做好服務,誰就能拿下市場。”王遂舟說。

  2010年9月,上海和佑老齡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並申請註冊了中國高端養老品牌——和佑尊長園。

  創業首站,迴歸故里。2010年10月,滎陽和佑尊長園正式營業,至今經營穩健。

  市場從來不曾饒過誰。他的再次創業,同樣艱難。2013年10月開業的鄭州西三環和佑尊長園,定位於河南首家五星級醫護型養老機構。遺憾的是,這個園子隨後遭遇各種不可抗力,經營了不到一年就被迫關門,僅這一個項目,就摺進去幾千萬元。此次重創,讓和佑差點倒下。

  “企業現在不是還活着嘛。經歷過這麼多大是大非,我認爲苦難也是一種財富。”提及這段經歷,王遂舟雖然仍痛心不已但也學會了淡然處之。

  如今,上海和佑在上海、河南、山東、海南、黑龍江等地,分別開設有醫護型養老院、社區托老中心、大型養老社區。它的願景是“開創中國養老行業第一品牌、開創中國養老業培訓第一品牌”。

  在焦作修武和佑養生園會發現,上海和佑編撰的養老服務規則足足有七本書,“亞細亞式”的極致服務,被植入到養老行業的各個環節。從住宿到餐飲到園區環境,王遂舟都會一一過問,嚴苛要求。

  資料圖:和佑養生園

  “只要我不死,我就會奮鬥。”王遂舟不止一次重複這句話。他說,活着,就要做有價值的事情。

  焦作修武歸來,再訪亞細亞。

  鄭州二七商圈依然熙熙攘攘,亞細亞商場門口,年輕人進進出出選購商品,當年轟動全國的升旗儀仗隊,早已消失在歷史煙雲中。商場內,空中琴臺今猶在,不見當年撫琴人。河南最早的一部手扶電梯,仍然在勤勤懇懇地上下運送着顧客。王遂舟當年在9樓的辦公室,租給了一家美業培訓機構,時尚以一種別樣而奇妙的方式在繼續傳承。

  電梯轉步行,爬到亞細亞10樓樓頂。恰逢晚上7點,二七塔整點報時的鐘聲悠悠傳來。俯瞰二七商圈,華燈初上,商潮依然滾滾。

  只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歷史沉浮中,誰不是小人物。寬恕自己,才能寬恕所有。

  也許,每一個被命運之神撥弄的人,都應該像電影《至暗時刻》中英國首相丘吉爾一樣,點燃一根長長的雪茄,伸出手,朝這個世界比一個大大的“V”字。

  沒有什麼能把你擊垮,除了你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