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金立手機官方網站無法訪問,這個昔日的國產手機巨頭已經行將就木。我們突然發覺,今天的手機市場上,昔日的巨頭們已紛紛謝幕或沒落。

  1

  盲目自信:

  從國產第一到破產落幕

  金立只用了8年

  “金品質,立天下”,2005年,劉德華拿着金立手機說出了這句極具野心的廣告詞,幫初出茅廬的金立打出了名聲。

  2006年金立的銷量突破400萬部,2007年該數據翻倍。

  此時的金立意氣風發。當時,國產手機品牌競爭非常激烈,金立早早地穩居國內手機線下市場第一。到了2010年,金立更是做到了國產手機第一、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成爲全行業第三,風光無限。

  金立的危機是在2017年突然爆發的。

  2017年年底,一則“劉立榮在澳門賭博一夜輸掉幾個億”的小道消息,撕開了金立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

  緊接着,金立接連爆出供應商討債、銀行擠兌、重組失敗等負面,面對危機局面,董事長劉立榮選擇了消失。

  2018年11月,再次傳出劉立榮賭博輸了超過100億的消息,事後他本人闢謠才十幾億,也證實了其本人蔘與賭博的事實。股東們推測,劉立榮挪用公款的金額高達60億。

  金立的危機徹底爆發。

  2018年12月17日晚,法院正式裁定金立破產。根據一份供應商整理的數據,截止2017年12月31日,金立總資產和總負債約人民幣201.2億和281.7億,淨負債80.5億元,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目前,金立官網已經處於無法打開的狀態。

  金立一度成爲國產手機的領導者,到底爲什麼會落到破產的境地?

  不少人都認爲,金立倒閉的最直接原因是劉立榮的賭博。誠然,劉立榮欠下鉅額賭債的消息的確是金立危機全面爆發的導火索,但真要深究金立倒下的原因,或許與其與生俱來的賭徒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成立之初,金立就拿出劉德華做代言。在無人涉足的時候,第一個選擇了電視直銷。

  一次次的冒險都讓金立嚐到了甜頭,但也讓其越來越盲目自信。

  2014年,當其他品牌紛紛闖入4G時代的時候,金立卻對4G能否成爲通信市場主流產生懷疑,並未將重心轉入4G,仍舊堅守着自己的老路。最終,市場選擇了4G。

  這一次,金立賭輸了。

  隨後,金立消失了一整年。亡羊補牢,如同期待翻盤的賭徒一般,瞄準了市場上4G手機待機時長短的痛點,打造了超長續航的金立M5,並迅速成爲了當年的熱門機型。

  不過,重回市場後,金立已經開始逐步落後於其他品牌。

  再往後,當小米、華爲等通過電商網絡銷售的體量快速增長時,金立仍舊自信地認爲“全部互聯網電商的出貨量佔比最多不會超過30%”,其早期鋪設的龐大的線下渠道纔是銷售的王道,再多的產品都可以通過線下渠道推出去。

  實踐證明,金立再次賭輸了。

  2017年,像是孤注一擲,金立一口氣推出了8款新產品。但,龐大的渠道優勢並沒能幫助金立提升銷量,最終只拿到了2700萬的銷量。

  有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9月,金立只賣出了18萬部手機。

  最終,金立沒能撐過2018年,就被法院裁定破產。

  2

  創新乏力:

  曾經受人追捧的手機發明者

  摩托羅拉已兩次賣身

  在手機行業,如果說出身最好的,一定是摩托羅拉。

  摩托羅拉前身是加爾文製造公司,主要從事通訊和電子設備研究。其最出名的成就,莫過於二戰期間研發出的便攜式無線電收發機和手提式對講機。

  後來,摩托羅拉有研發出了車載通話、傳呼機等。

  1973年,摩托羅拉就打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機。1987年,摩托羅拉正式進入中國,引領了“大哥大”的潮流,擁有一部大哥大儼然成了身份的象徵。

  摩托羅拉的研發能力一直都走在前沿,後來還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翻蓋手機。

  不過,進入21世紀後,摩托羅拉的業績開始受到更多入局者的衝擊。2007年,市場份額只有9%左右,到了2008年淨虧損達到了41.6億美元。

  爲了翻身,2011年,摩托羅拉將其拆分出的摩托羅拉移動公司出售給谷歌。但是谷歌此番收購看重的只是摩托羅拉擁有的約1.7萬項專利,而非其手機製造能力。

  谷歌正式接手摩托羅拉後,對員工進行大換血,推出新機型Moto X。但這款飽受設計者期待的手機,並未帶來預期銷量。谷歌手中的摩托羅拉依然在虧損。

  3年後,聯想從谷歌手中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智能手機業務,但僅僅買到了2000項專利。摩托羅拉在聯想旗下依然沒有輝煌起來。

  曾經的手機發明者,摩托羅拉手機已經悄然遠去。

  回顧摩托羅拉的發展,其業績下滑是從2007年上半年開始出現的。2007年之後,摩托羅拉也很少有暢銷機型出現。

  究其原因,一方面,埋在摩托羅拉基因中的內部競爭的企業文化,爲摩托羅拉的沒落埋下了禍根。

  內部競爭的企業文化下,部門之間習慣了各自爲政。很長時間裏,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和網絡業務都是完全獨立在運作。

  儘管網絡部門早已實現了數字蜂窩技術,但手機部門卻認爲沒有必要,並不急於將模擬技術轉換爲數字技術。後來,諾基亞用了4年時間開發了數字蜂窩技術手機,1997年就超過了摩托羅拉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移動手機製造商。

  2001年,摩托羅拉的收入猛跌,爲了減少損失,公司裁掉了5.6萬名員工。這樣大量的裁員,導致公司的創新能力停滯不前。一直以來摩托羅拉都是專利註冊排名前十的美國公司,到了2006年,這一排名跌落到了第34位。

  而且,在當時進入3G時代時,摩托羅拉並沒有及時跟進市場。當其他廠商紛紛推出小巧便攜、操作簡便的3G手機時,摩托羅拉還在賣2G手機,後來爲了佔據市場還採取了瘋狂打折的策略,也沒能讓市場接受。

  最後,當三星取代摩托羅拉,成爲了中國手機銷售量最大的公司,摩托羅拉再也回不去了。

  3

  反覆無常:

  領先一步的諾基亞

  卻還是慢了

  曾經,諾基亞是手機領域的霸主。

  關於這一點,網上有不少數據可以佐證:“自1996年以來,諾基亞連續15年佔據手機市場份額第一”“1998年諾基亞成爲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巔峯時期,每天有13億人通過它通話”“最好成績是每秒賣出14部手機”……

  可如今,諾基亞還是被市場拋棄了。

  而諾基亞從興盛走向衰落的時間節點,還要回到2007年。

  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智能手機iPhone,諾基亞當時就感受到了危機。

  2008年,谷歌就推出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但諾基亞智能手機分佈的管理者,卻十分看不起安卓系統,選擇了搭載塞班系統,甚至還出資收購了塞班公司52%的股份。

  塞班系統的使用比較複雜,而且不夠流暢。當其他使用Android系統的手機廠商不斷改進的時候,諾基亞依然只是在塞班的基礎上加加減減,維持着龜速的操作,讓用戶在層巒疊嶂的菜單中找到想要的功能。

  諾基亞給競爭對手們留下了巨大的空間,很快就被iPhone和三星趕超。

  諾基亞又放棄了塞班系統,儼然忘記了當初收購塞班公司時的雄心壯志。

  他們決定重新創立一個系統Meego,這一系統後來被用在諾基亞N9手機。但最終這一項目被叫停,Meego系統也無疾而終了。

  2011年,諾基亞又宣佈要和微軟合作,Windows Phone系統將取代塞班以及Meego系統,作爲諾基亞未來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

  Windows Phone 系統在軟件應用數量上都相距甚遠,更新速度也是非常緩慢,最終微軟也放棄了Windows Phone項目。

  對智能手機而言,操作系統就是靈魂。諾基亞卻不斷更換系統,折騰了無數系統,放棄了無數系統,不僅未能實現彎道超車,更是在智能手機時代一再延誤戰機。

  不僅是在操作系統上的反覆無常,諾基亞曾經想要轉型成爲一家互聯網公司。

  早在2007年,公司就推出了OVI商店,類似於Apple Store。相較於Apple Store當時只有非常少的應用可供下載,當時的OVI商店已經有很多現在看來都不過時的應用,例如OVI地圖。

  產品已經設計出來,如果能夠真正做起來,或許就能幫助諾基亞成功轉型。但這一項目推進卻非常慢,當時還處於2G時代,手機無法搭載這麼多的應用,董事會因爲看不到OVI商店的明確收益,選擇將其擱置。

  等到3G時代到來,諾基亞已經無法追趕了。

  而諾基亞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態度,依然是舉棋不定。

  諾基亞很早就意識到移動互聯網是爲了發展趨勢,早在2000年,諾基亞就設計出了一款只有一個按鍵的智能觸屏手機,可以收發郵件和打遊戲。

  而當移動互聯網真正到來的時候,諾基亞卻把手機主要功能依然定位在2G通話上,可是這時用戶開始習慣於使用手機上網、聊天、看視頻了。

  諾基亞,在移動互聯網中走得很早,但策略的反覆沒有讓它走得更快。

  最終,雖然處處都領先一步,但諾基亞還是落後了!

  本文系《維度》原創,歡迎轉載或引用,請標註來源,謝謝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