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爲】

2018年,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黨的大學習之年、大調研之年。學習什麼、觀察的對象是誰;去何處調研,思考的方位在哪兒?爲此,本報記者走進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等黨和國家首腦機關的所在地——北京市西城區。

新中國誕生以來,一代又一代西城人矢志不渝遵循和踐行的一種精神,被稱爲紅牆意識。從連日來的採訪中體會,紅牆意識處處閃爍着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格,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悟透——什麼是政治站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九大召開後,“政治站位”成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耳熟能詳的詞。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各條戰線、各個地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都會強調提高政治站位。

距離黨中央最近,生活在黨中央周圍,北京市西城區的幹部羣衆對於什麼是政治站位,有着清晰而深邃的理解。

“外頭滴水成冰,家裏二十八度,我給孫子們說故事。這好,是誰帶來的?”

“我們這兒有個老太太,常年窩在家裏。自從老舊小區安了電梯,老姐姐每天下樓遛個彎兒。這好,是誰帶來的?”

“過去是迎着臭味兒上茅房。現如今衚衕裏的廁所,新風系統、冷暖空調、節水便器一應俱全。這好,是誰帶來的?”

面對面採訪西城區幹部羣衆,老百姓對紅牆意識的理解都是一個又一個生活實例,大爺大媽紛紛用自己的幸福感詮釋着一個樸實的結論——中國共產黨真好。

中共北京市委講師團團長樑家峯認爲,羣衆的語言往往是最真實、最可信的。西城區老百姓看似說的是家長裏短,其實突出的都是政治站位。這種政治自覺的養成,是紅牆意識長期植根於人民羣衆之中的必然結果。

2018年3月29日,北京市公安局、北京電視臺聯合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研討會。此前,8位來自一線的北京公安民警登上北京衛視名牌欄目《我是演說家》的舞臺,傾情講述北京警察故事,帶給觀衆極大震撼,在電視業界引發強烈反響。

研討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高曉紅、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天曉、北京大學教授俞虹等知名專家學者雖然都是第一次深入基層派出所開會,但立即敏銳捕捉到,8位北京民警登上知名電視欄目的舞臺,全部佩戴了黨徽標識,亮明共產黨員身份。他們講的是真實的警察故事,更是真實的共產黨員的故事。這也是提高政治站位,詮釋紅牆意識的生動體現。

弄通——怎樣叫矢志不渝

《現代漢語詞典》裏,矢志不渝一詞的意思是永遠不變心。

96歲高齡的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北京友誼醫院教授李桓英對矢志不渝的解釋是——用自己近一個世紀的經歷、認知和遠見去堅定選擇一種嚮往和信念,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成爲一名共產黨員。

2017年12月25日,在鮮豔的黨旗映襯下,老人一字一句地認真向黨組織彙報心聲:“我回國不後悔,幹麻風病防治工作不後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去……”

“從她身上,我看到了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執着,對人民的摯愛……”李桓英的入黨介紹人,北京友誼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坦言,在李桓英身上,有一種將許黨許國的心理認知和背靠紅牆的物理距離有機串聯起來的智慧,這就是紅牆意識。

在轄區居民和同事們眼中,西城公安分局牛街派出所民警沈琦是個愛說愛笑,語言表達能力很強的80後片兒警。近日,當市局黨委領導將一等功的勳章佩戴在沈琦胸前時,小沈卻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沈琦出生於警察世家,父親老沈在西城做了幾十年刑警,破獲無數刑事大案,曾榮立北京市公安局一等功。沈琦的愛人名叫袁帥,也是西城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

沈琦、袁帥這對“雙警家庭”組建以後,小兩口最愛對着老沈那枚一等功勳章愣神兒,父輩曾經的輝煌,對基層片兒警而言可能是一輩子難以企及的追尋。立足本職做奉獻,沈琦最終收穫了父輩曾有的榮光,成爲羣衆心中的親閨女。如今,父女兩代警察同立一等功,已經成爲北京警界的一段佳話。

在西城區,像沈琦這樣祖孫同行、父子同行、夫妻同行,“一茬接着一茬幹”的家庭還有很多,紅牆意識對他們而言,就是將時刻準備着爲黨和國家奉獻一切,時刻不忘爲人民服務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將之浸潤爲家風家訓,矢志不渝去遵循。

篤行——如何能絕對忠誠

2018年4月2日,“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紅牆意識主題研討會在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一間簡樸的會議室內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直言,首都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首都北京的人民羣衆具有什麼樣的政治文化,代表着北京的政治形象,直接影響着首都政治安定和社會團結。認真挖掘提煉紅牆意識的內涵,積極宣傳推廣紅牆意識的實踐,無疑是“看北京首先從政治上看”的一個深刻反映。

在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楊生平看來,紅牆意識在西城區形成與發展有着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特殊的地緣意義,這是對“四個意識”的一種堅守和踐行,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對紅牆意識誕生和發展的歷史縱深,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盧映川有一番深刻解讀——紅牆意識是工作生活在紅牆邊的西城區廣大黨員幹部羣衆,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形成的,經歷了從局部街區到全區整體、從黨員幹部到廣大羣衆,並隨着時代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展的過程。

在西城區,有一羣人堅持用步丈量街巷,用行動踐行紅牆意識,他們共同的名字叫“街巷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突出政治標準”,如何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選準一個好乾部?從紅牆意識發端,西城區交上的答卷是用“街巷長制”將優秀幹部推到一線,在基層淬火成金。

2017年4月以來,一場聲勢浩大的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戰役在西城區全面打響,全區提出要利用3年時間完成1331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任務,努力讓街巷衚衕成爲有綠茵處、有鳥鳴聲、有老北京味兒的清淨、舒適的公共空間。

老百姓都說,街巷長讓城市有“面子”更有“裏子”,有他們在,美好願景就一定能實現,美好生活就一定能到來,這是祖祖輩輩堅定跟黨走積澱出的信心和忠誠。

在西城區廣大幹部羣衆心中,對黨絕對忠誠,是紅牆意識的核心內涵和深厚底色,這份絕對忠誠,必須永遠在實幹中檢驗和實現。

(本報北京4月15日電 本報記者 董城 張景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