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羅超

  2019年,直播行業都很焦慮,經濟大環境不好,資本大環境不好,直播大環境,也不好。

  3月24日,在本輪財報季的尾聲,映客發佈2018年財報。映客是泛娛樂移動直播代表,是港股市場直播第一股,這也是其在去年7月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因此值得行業關注。截至發稿,直播類上市公司“直播五虎”已全部交卷,此前我對YY、虎牙和陌陌的2018年財報都已進行解讀,現在解讀映客財報。

  按照慣例,我們先看映客的基本業績。

  營收下滑好在盈利強勁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映客全年實現38.61億元人民幣總營收;實現11.01億元淨利潤,已連續13個季度盈利,這是映客上市後第一份年報。壞消息是營收略微下滑2.1%;好消息是,利潤得到大幅改觀,扭虧爲盈,實現規模化盈利。利潤的改觀幫助其進一步強化現金流:截至2018年底,映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存款及理財金額共計33.13億元,同比2017年的21.83億元,增長51.76%。

  映客從2015年5月上線以來就是一家“不缺錢”的公司,現金流充沛,8個月累計充值破億,11個月破10億,19個月破50億,截至目前累計充值額已突破100億元。對現金流的重視,讓映客不懼任何環境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更重要的是,給它突破直播瓶頸準備了充足的彈藥。

  僅僅是從現金流來判斷,映客當前約合34.5億元人民幣的市值,確實顯得非常低估,映客創始人兼CEO奉佑生也對媒體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金額就有33.13億元,還不包括那麼多產品、人員等。”基於這樣的判斷映客宣佈了不超過1億港元股權回購計劃。

  不過,判斷一家公司價值肯定不能只看現金流,投資者不是投資一個公司賬面上的資金,而是要投資這家公司的增長潛力。

  受到大環境影響,映客2018年營收出現下滑。從行業現狀來看,在5G普及前,直播行業的天花板都很難突破,雖然5G在2019年開啓商用,但真正普及卻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因此未來三年就直播行業而言,爭奪存量會更激烈。基於此,我認爲決定映客未來增長的,有三點:挖掘存量用戶價值;開拓新興市場如下沉市場和海外市場;去直播化。

  當然,不只是映客,所有直播公司都是如此,就看誰可以做得更好。只要任何一點做得更好,都有望改變直播行業的格局。

  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們可以從映客財報中發現不少彩蛋,這些“彩蛋”,將決定映客未來三年甚至更長期的發展潛力。

  映客財報中的幾個彩蛋

  就存量直播市場的挖掘來看,映客還有不小的增長空間。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映客全年月平均活躍用戶(映客APP,未包括新應用產品)達2548.7萬,同比增長12.3%,這表明直播這一核心業務用戶大盤還在增長,映客可以促進更多用戶轉爲付費用戶,以及提高ARPPU即單付費用戶平均收入。不過,映客最具想象空間的還是財報中的一些“彩蛋”。

  第一個彩蛋:映客對直播收入的依賴程度有所緩解。

  2018年直播收入佔營收比重96.59%,較去年的99.40%下降2.81%。

  映客直播外收入最大亮點是廣告,2018年收入爲1.2億元,同比增長442.2%,整體佔比3.15%,映客預計今年廣告收入有望再次翻倍。正如我此前所言,直播的廣告價值是被低估的,因爲很多廣告主沒有意識到直播的“強制、侵入和互動”的三大特性對塑造品牌很有價值,就跟電梯廣告一樣。好在廣告預算從傳統媒體向移動互聯網轉移正在加速,擁有海量注意力的直播平臺的廣告價值正在得以釋放,而在衆多直播平臺中,映客在廣告變現的探索上,一直走在前面。

  從直播在整體營收佔比來看,映客比例依然超過了YY、虎牙以及陌陌,這意味着去直播化映客還有更多施展空間,奉佑生表示,廣告外還有很多商業模式,包括訂閱類模式會不斷得到強化和提升。

  不過,不論是廣告還是訂閱,各種商業模式都是基於映客直播App。映客財報透露,基於產品矩陣,其有望實現更大程度的去直播化。

  第二個彩蛋:映客App外不限於直播的產品矩陣已經形成。

  映客在財報中透露,其已形成產品矩陣,在過去一段時間陸續孵化和上線6款產品,面向下沉市場的視頻版“趣頭條”種子視頻、面向中老年人的老柚直播、語音交友平臺音泡、音頻互動娛樂平臺不就、二次元興趣社區StarStar以及地圖交友產品22。映客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月中旬,種子視頻註冊用戶已突破2000萬,日活達200萬,用戶日觀看時長達100分鐘。

  在已經上線的6款產品外,映客還在研發更多產品,包括面向5G時代的兩款產品,即將上線的針對中東地區的產品。奉佑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解釋了爲何要做產品矩陣:

  “產品有階段性的生命週期,大方向的娛樂沒有周期。一個公司要保持長久生命力,需要沿着主航道不斷延展,跟得上年輕人、跟得上新的時代特徵。”

  未來映客的產品矩陣會進一步完善,擁有超過33.13億的現金流以及等價物,映客將積極展開併購投資。今年3月,直播同行YY已耗資14.5億美元收購面向海外的視頻平臺BIGO,今年1月天鴿互動以超2億元收購無他相機66.4%股權後已持有後者80%股權,陌陌在去年耗資6億美元收購探探,映客或許很快會公佈投資併購進展。

  從提出“直播+”戰略開始,映客就已不再是一家直播公司,而是泛娛樂公司,通過產品矩陣映客就可以滿足更多市場(如海外、下沉)多樣化、多場景和不同羣體的泛娛樂需求。

  映客產品矩陣中大多不是直播App,短視頻、音頻和社交App是三大類目。從場景來看,短視頻、音頻互動和聲音社交,與泛娛樂直播都有天然結合點,它們面向用戶羣體相似,深層次來看都是要給用戶帶來快樂和排遣內心孤獨,事實上,整個行業短視頻App在做直播和社交,社交App也都在做直播和短視頻,直播App則在短視頻和社交化。映客比較低調,現在才公佈短視頻等產品佈局。

  在很多人看來,短視頻的崛起會讓直播行業涼涼,奉佑生對媒體承認了短視頻對直播確實有分流,但他同時強調短視頻與直播滿足的場景不同,且可以結合,因爲兩者本質都是在滿足用戶碎片化、互動式的娛樂需求,此前直播平臺都已上線短視頻功能,映客現在更是直接推出了短視頻App。

  總而言之,矩陣化將進一步讓映客弱化對直播收入的依賴,特別是短視頻業務有望進一步助推其廣告營收的增長。

  第三個彩蛋:映客正在新興市場尋求更大增量。

  映客產品矩陣中,有多個產品瞄準下沉市場,比如面向低線市場的視頻版“趣頭條”種子視頻,面向中老年人的老柚直播,奉佑生接受媒體採訪也明確將重點耕耘下沉市場,“沿着細分人羣、細分市場不斷獲取用戶和流量。”

  映客還啓動了海外戰略,針對中東等地區開發本土化的娛樂類產品,且不僅限於直播產品,奉佑生表示,映客出海要先想清楚商業模式,而不是隻考慮用戶規模,映客的方向是爭取將中國驗證成功的互動娛樂商業模式,複製到海外。

  技術是映客增長的驅動

  在互聯網行業,不論什麼細分市場,越到後期,技術會越重要。當市場處於早期時,紅利豐盛,只要有一款過得去的產品或者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就可以獲取市場份額。然而到後期,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和模式變得同質化,只有靠核心技術菜可以做產品創新甚至模式創新,最終脫穎而出。

  映客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家產品驅動的公司,同時有較強的內容運營和市場營銷能力,然而事實上映客在流媒體互動這一領域也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壁壘,不少直播基礎技術如秒開、美顏技術、三連麥、直播PK、千人千面均是映客首創,從財報可以看出,映客正在強化技術驅動特性,用技術驅動產品創新。2018年映客研發支出達到2.35億元,同比增長21.8%。

  研發支出的增加,讓映客一方面可以不斷基於技術實現產品功能創新,另一方面可以基於技術提高整體運營效率,比如2018年就上線了多人直播間、AI識別畫面、語音直播、禮物動畫效果、AR人物PK、低延時合唱等功能,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降低平臺運營成本。映客可以迅速構建短視頻、聲音社交、音頻互動等產品矩陣,正是因爲有流媒體技術的支撐。

  映客產品矩陣底層技術都是通用的,做產品矩陣也可以分攤基礎技術投入成本,這將進一步增加映客對技術投資的動力,奉佑生在發佈財報時明確:未來映客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會選擇合適的方式和團隊來做,因爲“只有持續投入研發,才能保持良好的競爭力”。

  我覺得映客未來投資併購很可能也會青睞有核心技術實力的團隊。

  5G 2019年商用,三年後將全面普及,基於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延時,5G會催生大量互動娛樂創新,有野心的直播平臺已在佈局,映客針對5G準備了兩款以上的產品,這樣的前瞻佈局短時間不會帶來直接業績回報,但卻表明其重視前沿技術不甘做跟隨者的態度,也讓其在5G時代更有勝算把握。

  映客現在的戰略,讓我想起我此前多次提到的一個觀點:

  “科技公司的本質是要解決問題,而且一定要比對手更快地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否則就會遇到發展危機,科技公司要做的,就是延長產品週期的同時,開拓新產品週期。”

  映客一邊在延長直播這一產品的週期,挖掘其價值;另一邊則基於技術佈局去做產品矩陣,從中找到新產品週期,不論是做下沉還是全球市場,也依然是圍繞產品生命週期的開拓,而兩方面都是基於技術驅動的。

  從奉佑生接受媒體採訪的觀點來看,映客已經形成自己的產品生命週期拓展理念,他表示:“產品本身是有階段性生命週期,但娛樂卻沒有周期,一個公司要保持長久生命力,需要沿着主航道不斷延展,跟得上年輕人、跟得上新的時代特徵。”而映客延展的方向就是迴歸用戶互動娛樂需求,映客在探索“用戶在新的娛樂方式變革路線上,在短視頻之外是不是有新的互動方式?只有不斷變化和創新。核心宗旨是怎麼樣能夠讓用戶獲取到愉悅感和快樂感,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產品問題。”

  在行業環境不好時,很多公司都在爲“生存”焦慮,活下去是目標,但映客基於充沛的現金流儲備,正在只爭朝夕地求發展。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一句話很適合當前的映客:

  “據說冬天越是嚴寒,春天越是櫻花爛漫。企業也好,個人也好,都要把逆境作爲動力,實現更大的飛躍。”

  映客的櫻花,再次綻放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