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吉利,野心昭然若揭。

除了各種買買買,還創立了自己的新能源品牌,除此之外,還推出了號稱自主SUV裏最高水準的吉利星越。這種種行為都在表明,吉利是在以新車型為突破口從而試圖完成品牌上探。可是很遺憾,吉利卻把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品牌轉型之路打了個稀巴爛。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近日被炒的沸沸揚揚的吉利星越自燃的事情聊起。據悉, 5月17日下午,於河北定州發生了一起汽車自燃突發事件,而這輛自燃車輛正是吉利星越,從現場圖上我們不難看出,火勢猛烈、濃煙久久不散,直到消防車抵達現場才將火勢撲滅,車輛此時已完全燒毀,萬幸的是車主並無大礙。

被"燒"出來的質疑

可是在這場匪夷所思的"自燃"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車主從4S店提車到"自燃"僅僅不到1個小時,更可笑的是吉利星越上市才剛剛一個星期。這種種,實在是讓我們質疑吉利所謂的自主SUV裏最高水準的吉利星越的安全性,

眾所周知,吉利星越是吉利汽車首款CMA平臺下誕生的車型,CMA平臺是吉利與沃爾沃聯合進行開發的平臺,其中包括沃爾沃旗下的40系列以及領克全系都在使用,而正因為此,CMA平臺的安全性便成了吉利宣傳星越時最大的賣點,甚至為此買到了將近20萬元的的售價。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一直以高水準、安全性為賣點的吉利星越,會出現上市不到一週便自燃的情況呢?

吉利原來是家"廣告公司"?

因為截至到現在為止,吉利並未對此事做出回應,所以我們也只能對於自燃的原因猜測一下。第一點就是吉利星越的產品品控並沒有太大問題,只是星越的三種動力中,其中有一款是1.5T+48V輕混的動力系統,而這樣的動力車型都需要很大的電池,而電池的不穩定性是造成汽車自燃最大的問題,第二點就是吉利星越的產品品控完全不過關,其安全性、高水準全都是營銷出來的。

吉利的營銷水準我們不是第一天才知道,從去年的吉利繽越翻車事件就能可見一二,當時的吉利可是極力扭轉乾坤,硬生生把一出事故事件轉變成其安全營銷。而此次吉利星越上市時,更是四兩撥千斤,因吉利星越的命名涉嫌造假的事件刷爆了朋友圈,可是就這件事而言,吉利卻把"借勢營銷"這四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

誠然,在現如今互聯網時代,不會玩營銷的汽車品牌不是好士兵。可是,棄汽車品質於不顧,汽車質量問題頻發,對於一個試圖完成品牌向上的車企來說,恐怕不是一個好的跡象。

結語

我們不否認吉利現在在自主品牌力的發展速度,也不否認其未來的一片光明,就事論事的話,此次自燃事件,恐怕會對吉利多少造成些負面影響。不過,如果吉利真能把這件事玩成正面營銷的話,我們倒也喜聞樂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