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童模被母親狠踹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熱傳。視頻中,這名女孩因在拍攝太累,丟了手中的花籃,遭到母親多次踢踹。

  後來,經媒體覈實,被踢踹的 “妞妞”3歲,做童模半年,平時與多家店鋪合作,接單量大。事發當日,“妞妞”在杭州給客戶拍童裝,拍攝過程中因爲表現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情急之下,媽媽便踢踹了她兩下。

  此事將一直飽受爭議的“童模行業”“童星行業”再次拉入大衆視野。4月12日,紅星新聞記者採訪到一位資深的兒童影視劇製作人員,他從2013年開始拍攝製作和參與製作過多部兒童影視劇,經常與 “童模”“童星”以及他們的家長接觸。

  以下是他的口述:

  小演員表現不好,被家長拉到酒店房間打罵

  中國曆來有個現象,家長熱衷給小孩培訓各種特長:小模特、小主持人、小演員、小歌手、拉丁舞、跆拳道等,於是催生出很多民間培訓機構,這些機構不斷髮展,一部分就成了童模童星經紀公司,他們不僅掌握着電視節目、影視劇、淘寶商家的資源,也掌握了各種特長的小孩資源。

  家長希望小孩成名,就得不斷地投入,投入時間,投入金錢。如果小孩條件很好,可能家長只需要付出時間,但是如果條件不好,投資幾十萬是正常的事情。

  這個行業剛開始家長基本都是倒貼錢。首先這些小演員、小模特要去接商演、拍廣告的話,他最起碼得去拍藝術照,完善自己的資料,然後通過各種渠道去找經紀人或找資源。

  像這次家長打小孩的事情其實很常見。這麼小的小孩,一天工作強度這麼大,她不僅身體扛不住,精神也飽受摧殘。做淘寶童模的這些小孩,就算一天直接一個淘寶店的單,拍幾十套,甚至上百套衣服是常有的事情。換了衣服就得擺造型,像機器人一樣。如果他們表現好,家長就會買喫的、買玩具犒勞他們,如果表現不好,很可能就像這次視頻中一樣。

  小孩就像馬戲團裏的獅子老虎一樣,本來就應該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卻被被關進籠子。我曾經在劇組裏看到,有的小演員表現不好,被媽媽揪耳朵,甚至拉到酒店房間裏打罵,我們在外面都能聽見小孩的哭聲。

  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某某五星級店鋪招小模特兩名,上面寫着介紹:多少歲,身高體重,還有相關樣貌參考的照片。現在兒童影視劇市場衰落了,小演員的戲很少,他們中的一些就開始下沉,去做童模。

  這幾年,出現了幾個童星成功的案例,家長就更是瘋狂的投入。但是童星這個行業最後能出名的基本上是1%,99%都是“炮灰”。

  一般家庭,就算家裏有錢,從很小就往這個行業鑽,也不一定成功,大多數還是和普通孩子一樣去讀大學,曾經的演藝生活也只是一段經歷。其實家人沒有想過,他們這些人是付出很多的,沒有童年,沒有正常的人際關係,甚至學習也落後別人很多,之後的生活也會受某種影響。

  8歲的女孩在飯桌上,挨個給工作人員敬酒

  我曾經見到過,家長爲了討好導演,在飯桌上看着自己8歲的女兒端着酒杯,一個一個的挨着,給劇組工作人員敬酒。這個小孩說話也是一套一套的,像大人一樣。而一旁的家長,看着女兒的表現很高興,就說女兒很乖、很懂事。

  如果拍的這個戲有明星,這些小演員肯定要去合影,因爲這是以後宣傳的資本,和某某明星搭過戲。其實根本沒有搭什麼戲,就是演的主角小時候,幾分鐘。

  2013年,我們製作的戲的需要幾個6、7歲的小演員,製片主任就從橫店找了幾個小演員過來,當時兩個經紀人帶着小孩過來,見面之後,小演員就一直很規範的坐着,不說話,不亂動,身體筆直的坐着,要上廁所也要給經紀人報告。

  後來,我也遇到過很多母親帶小孩來拍戲的,他們和小孩的關係要親密一些,但是管得還是很嚴格,他們提前會給小孩說這是很難得的機會,不能亂說話,也不能亂跑,所以很多時候小孩拍攝笑容都是僵硬的。其實這些小演員不可能體會人物的情感,只能去模仿。

  2017年,我受朋友之託參與張傾城的電影《巾幗志楊門女將》製作,因爲有武打戲,開拍前都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的時候這些小孩有鼻樑斷的,有牙齒被磕掉的,但是家長覺得是成名之前必經之路,所以還是讓他們堅持。

  我接觸的這些家長大部分都挺好,只是太望子成龍了。這些帶小孩的家長一般是媽媽,他們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辭職全心帶孩子。給自己小孩打理一切,就是她們的工作,小孩就是他們的一切,有時候壓力很大。

  但是,也有個別家長完全就是把小孩當作搖錢樹和工具,根本不去考慮小孩的身體健康,學習時間,和內心感受。

  紅星新聞記者 潘俊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