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2月22日東京時間7:49(北京時間6:49),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Hayabusa 2)在直徑900米的龍宮近地小行星表面,開始為期兩個小時「蜻蜓點水式」的採集樣本任務。

因小行星表面巖質堅硬,所以在隼鳥二號採樣之前,先投擲一種撞擊器,一個兩公斤重的銅彈丸,直接撞擊小行星表面,形成一個小小的撞擊坑。

然後,隼鳥二號就像蜻蜓點水一樣,降落-採樣-飛離模式——收集表面被撞碎的小行星樣本,之後飛離小行星。

隼鳥二號下一步:繼續執行近距離探測任務,預計今年12月將攜帶樣本飛離小行星,2020年返回地球。

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隼鳥一號探測器在2003~2010年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將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的探測器之後,創下的第二次小行星探測紀錄。

這顆名叫龍宮的小行星,形狀長得有點像鑽石??,直徑只有900米,屬於阿波羅近地小行星,也就是飛行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的小行星,所以這類小行星可能會有撞擊地球的潛在危險。

研究這類小行星,不僅對收集太陽系起源信息非常重要,而且對研究潛在危險的近地小行星尤其重要。

日本探測器飛了3年半,終於飛到鑽石小行星

與此類似的是,美國首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OSIRIS-REx 奧斯里斯-雷克斯探測器,2018年底飛抵達直徑500米的Bennu貝努鳥近地小行星,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近距離探測,同樣將執行非著陸式採樣,2023年攜帶樣本返回地球。

美國首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成功飛抵「鑽石小行星」

今早,NASA奧斯里斯-雷克斯探測團隊向同行:日本隼鳥二號探測項目團隊,表示真誠祝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