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是海權時代的鎮海利器。一艘性能優良的潛艇,足以對一支齊裝滿員的航母編隊形成致命威脅,效費比遠遠高於航母,更不用說實現了“核三位一體”的核潛艇了。與常規動力潛艇相比,核潛艇有自持力好、航速快、潛深大的優點,但噪音大也是限制核潛艇發展的一大因素。

  自壓水反應堆應用到潛艇後,潛艇不需要頻繁充電,機組運作噪音也降低不少,大大減小了暴露的機率。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電磁波仍然不能穿透海水,作爲偵測信號手段,水下偵測仍然以聲吶爲主。換句話說,核潛艇噪音越小,被發現的機率也就越小,假如能做到絕對靜音,恐怕全球航母都要爲之戰慄。

  衆所周知,空氣聲學和水下聲學是不一樣的,水下聲音要低得多,比空氣中大約低52分貝。比如,海洋背景噪音100分貝其實就是一般所說的48分貝,也就是人們正常交談的聲音。核潛艇要是高於這個聲音,就很容易被聲吶檢測到。

  那麼,核潛艇能在100分貝以內運行嗎?答案是肯定的。海狼級核潛艇是美國第四代核潛艇,最大潛深610米,能以35節的航速在水下急速航行,自持力達80晝夜,更可怕的是,它的水下噪音僅有94分貝,相當於冰箱製冷時的聲音,在數百米深的水下可以說是靜音運行了。

  俄羅斯在70年代就擁有了極高的潛艇建造技術,705型核潛艇是超時代的產物,在水上也只有飛機能比它快,750米的潛深可以躲避任何反潛武器的打擊,唯一的短板是噪音太大。有人戲稱,蘇聯潛艇在太平洋航行,波羅的海都能聽到它的噪音。不過在東芝事件後,蘇聯獲得了五軸聯動加工技術,潛艇噪音大大下降,颱風級核潛艇能將噪音控制在100分貝以內。

  中國是所有擁有核潛艇國家中技術最落後的,底子差、起步晚、技術落後。雖說在70年代就搞出了091型核潛艇,但水下噪音高達170分貝,相當於飛機起飛的聲音,被西方國家戲稱爲“水下拖拉機”。不過,最新的095核潛艇採用了七葉螺旋槳和全電推進技術,如今早噪音水平已控制在98分貝。雖略高於美核潛艇,但在世界範圍內也足以自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