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有個上學的孩子,真的很頭痛,家長下班晚,孩子放學早,三點半放學一直是很多父母的難題。孩子們只能通過報一些課外的活動或者自己在家寫作業,來度過這段沒有人看管的時間。

  兩年前,教育部下達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希望能幫助家長解決“課後三點半”的難題。在沒有進行課後服務之前,孩子們放學後回家做作業比較拖拉,喫了東西看一會兒電視才肯做作業,做作業就像打仗一樣,家裏老人管不了的時候就會打電話給父母“告狀”。

  課後服務開展之後,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給出了正面的評價。學生認爲在學校完成作業,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問老師,不用等到第二天。

  家長表示老師跟班,學生會很自覺完成自己改寫的作業,而且在學校將作業完成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回家跟家人玩,這樣也可以交流一下感情,改善親子關係、兄弟關係。

  多地也都在積極探討課後服務新形式,如彈性離校、課後一小時、放心班等。合肥市廬陽區“放心班”工程覆蓋全區近40所中小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父母下班前孩子的陪伴及功課輔導問題。廈門、北京等地除了常規的課後服務,還利用互聯網實現了無縫交接,確實幫助到很多家庭。

  雖然經過兩年的踐行,課後服務得到了一些家長的認可,家長們表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無法按時接孩子的壓力,但在落實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家長的多元化需求、經費不足等。有的家長將孩子送到校外的託管班,他們要麼覺得學校是單一“保姆式”託管,希望能將孩子喜歡的活動加進去,實現興趣託管,要麼覺得校內託管孩子多,老師可能兼顧不到。但也有部分家長表示校外託管機構缺乏監管,擔憂“小飯桌”、“代管班”的安全隱患,而不敢把孩子送過去。

  其實孩子放學後安排的問題也反映瞭如今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的更迭,很多80後小朋友童年時並沒有這些問題,放了學就自己回家,有些乖乖做作業,有些會跑出去玩很久。但現在的家長還要面對安全問題,所以會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回家或一個人呆在家裏。另外一方面,家長們對培養孩子的意識越來越強了,就不太願意放任孩子自己安排課餘時間了,從中也反映出家長們的教育焦慮。其實爸媽們也可以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鼓勵他課後發展一下自己的業餘興趣。

  歡迎大家都來說說你家孩子課後三點半去哪兒了,在幹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