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缺什麼吆喝什麼,越是食不果腹,越要西裝革履,保持強勢社交形象免遭人冷眼;越是家財萬貫,越要破褸草履,裝可憐不露富防窮親戚上門。

人是這樣,企業其實也一樣,“裝可憐”這一招,偶或有奇效。

去年9月28日,萬科秋季例會,“活下去”的口號驚呆了中國人,一時間,房地產市場入冬之聲四起,萬科也借勢打出某些在售樓盤降價清盤的廣告,效果頗好。

前天,2019年3月25日,萬科披露2018年年報,宣告公司2018年業績增長20%,與此同時,董事會祕書朱旭幾乎鎖定了2018年“A股第一高薪董祕”的光榮稱號,稅前薪酬849萬,經濟利潤獎金稅後約571萬,合計約1420萬元。

花朵財經(F-Finance)算了一下,2018年萬科日賺個把億,董祕日薪三萬九,這纔是小目標可望又可即的人啊。

即便是放到大A股,朱旭的年薪也能養活好些上市公司,2017年淨利潤低於1420萬元的上市公司有368家。

當然,朱旭應該是不care的,畢竟人家在2017年就已經是“A股第一高薪”了。想想萬科作爲A股數得着的大藍籌、大白馬、績優股,付這點工資肯定沒問題,何況前兩年寶萬之爭那麼慘烈,這份工打得不容易。

然而距離高呼“活下去”僅半年,自家董祕就蟬聯“A股第一高薪”,怎麼咂摸都有種怪味:要是這樣的萬科都有比天高、比海深的生存焦慮,甚至被逼的得大喊“活下去”才能自我惕勵,那更多的企業怕是早該倒閉,至少董祕們怕是得多消費幾千瓶染髮劑纔是。

富人喫糠咽菜不是被逼的,同理,萬科高呼“活下去”,也不是被逼的。既然不是被逼的,萬科又爲什麼要作出一副慘絕人寰、饑荒徹地的樣子呢?

花朵財經小時候,聽爺爺講了若干地主的故事,舊社會的地主們,家裏喫着白麪饃,來客就得趕緊撤,換上紅薯玉米雜窩頭,以示自家情況不咋地,親戚要借錢?佃戶要緩糧?您可別開尊口!

這還剩下最後倆窩頭,要不你揣了帶走?不怕尊客笑話,俺剛對六個姨太太說了,俺家如今最要緊就是“活下去”!

這就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萬科當然是不折不扣的地主,儘管這昌盛年代萬科不剝削誰,但既然是地主,把“裝”這個絕技發揮出來,也算是繼承傳統。

萬科高呼活下去,要喊給政府和主管部門看——

“大哥,鬆鬆綁吧,撐不住了。”

萬科高呼活下去,要拋俏媚眼給同行看——

“兄弟們,你們懂的。”

萬科高呼活下去,要喊給老百姓看——

“生存危機下的拋售很划算,附送‘我救了萬科’顱內高潮體驗!”

在萬科鬱亮、朱旭們看來,嚎一嗓子“活下去”,毫不費力又一舉多得,實在是划算得不能再划算,這絕對是天才創意、長效免費廣告,包括花朵財經這篇文章在內,誰又能說這不是那一嗓子的餘波。

另外,可能也有更深一層的考慮:企業的生存焦慮,不知何時成了很時髦的命題。比如坊間有傳言稱,任正非總是強調華爲距破產不遠,甚至在園區內養了一羣黑天鵝,用來告誡華爲人“活下去”纔是第一要務。然而,就在前幾天,任正非罕見接受外媒採訪,已經公開澄清了“黑天鵝”故事純屬外人杜撰。

不得不說,即使並非杜撰,在園區放幾隻黑天鵝,與在開例會時拉橫幅哭喊着“活下去”,相較之,依然是高下立判,愣是讓人覺得萬科的胸懷和格局,還不如網上的雞湯段子手。

萬科做的這事兒吧,要說犯法違規,那是肯定沒有的,只是,這種行爲非常不高級。

這種不高級,就像在五星級酒店喫松露魚子醬,塞牙縫裏一條蟑螂腿;

也像是打麻將八圈,明明贏了一抽屜籌碼,非唉聲嘆氣,硬要說只是勉強保本。你蒙誰呢?

可能有人要說了,謙虛是美德啊,萬科沒毛病啊。

是啊,人們總是對“狼來了”深惡痛絕,但對反過來喊“我要死了”的示弱行爲,容忍度很大——直到自己經歷纔會發現噁心至極。

什麼是謙虛呢?老子曰,爲而不恃,功成不居。這叫謙虛。反之,巧言令色、言過其實,不叫謙虛。剛剛降溫1℃,就大喊哎喲這是到了南極。萬科作爲頭部房企,中國最資深的上市公司,一言一行,都有莫大的示範效應,萬科一句“活下去”,影響了多少老百姓的置業判斷?買了廈門萬科白鷺郡的業主們,今時今日心情可好?

不充大是對的,但偏還要做出伏低做小的模樣,這叫戲精。是西門大官人,就別充惲哥;是孫行者,就別裝豬八戒。人貴真實,企業也如此,擔當與社會責任,不該或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