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年底,淘寶就將旗下的天天特價升級爲天天特賣,在今年的1月下旬,淘寶還推出了兩條由徐崢主演、馬雲配音的春節TVC,在央視和高鐵上傳播。而時隔僅僅兩個月,昨天淘寶又上線了特賣區,並已啓動了灰度測試,招商入口也很快開啓。從招商信息看,特區將以“極致性價比”爲賣點,發力下沉市場。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裏,我們可以看出,淘寶要發力低線城市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打算了。有人猜測阿里頻頻出牌背後的動機,認爲可能是被拼多多逼得越來越狠,不得不要主動防禦,在自己旗下的電商裏打造第二個拼多多了,畢竟早就有數據統計過,卸載淘寶的用戶,有一半都流向了拼多多。

但其實,淘寶的用戶量即使有流失,但總體來說還是在不斷增長的,其中一年裏以低線地區爲主的用戶增長已經達到1.2 億,而在1月30日發佈的財報中也顯示,淘寶超過70%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三四線城市。

而在之前的天天特賣頻道,日均訂單量就達到了近1000萬單,去年雙11當天更是達到了8500萬單。隨着低線城市消費力的覺醒,阿里及時在這方面佈局,也是抓住機會,開發這部分人的消費能力和慾望。

隨着一二線市場用戶的飽和,電商平臺瞄準三四五線城市已經是必然,而因爲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低線城市、縣域、農村醞釀着巨大的市場機會,下沉市場不僅成了未來消費升級的需要,同時也是淘寶增長的強勁動力。

我們看一下阿里的具體動作就能知道,一方面主打性價比,簽署全場包郵、48小時發貨、7 天無理由退貨、退貨險全覆蓋等服務承諾,一方面強調商品價值,給出正品保障。這不僅保障了對低線地區消費者的吸引力,同時也注意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避免了像當初的拼多多飽受消費者的詬病。

有人認爲,淘寶這樣“自降身價”會讓自己帶到形象重新變得很low,甚至會影響一二線城市用戶的消費體驗,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淘寶和拼多多的用戶重疊度高達40%,有人預測未來甚至可能會達到80%。

這不僅意味着拼多多能做的事情,淘寶同樣有機會,也說明很多原本被淘寶教育過的用戶,同樣願意去拼多多尋求低價。於是,淘寶乾脆也做起了特價。

雖然拼多多從一開始就有微信加持,其獨有的拼團模式也自帶社交屬性,而這正是淘寶一直缺乏的。有人認爲,正是由於低線城市地區更看重人際關係,更喜歡“拉幫結派”地購物,所以拼多多的消費模式能比淘寶更容易地鋪開,比淘寶更懂當地用戶。

但阿里專注電商多年,同樣也有着自己的優勢,通過前面的一系列嘗試,相信未來阿里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在這上面,而淘寶“特賣區”未來能否玩得風生水起,就看阿里之後的操作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