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點整,員工R跟W大吵了起來,就在後櫃狹小的空間裡。
  23點整,同樣是飯店櫃檯的交班時間。
 「我不要站那裏我連兩天了!」「我不要我今天好累你站那哩!」
「我不要我也好累!我連八欸!」
「我也連八阿!不然猜拳」「為什麼我要跟你猜拳我不要阿!」 
  他們在吵甚麼?先來個飯店櫃臺小知識好了。為了方便作業,櫃臺會把要上班的人分成A、B、C。(這是我公司的作法)而在上櫃之前,就要先分好誰站哪一個位置,以便到時候每個人要負責的事情可以有所分擔,也就是各司其職。他們吵的就是不想要當大夜班去巡樓的人。
  巡樓,顧名思義,我們要把整間飯店走過一遍,就像是守望相助隊那樣還要用儀器掃過每個巡邏點。這個爭吵持續了半小時,主管們嘗試著停止他們繼續爭吵,很遺憾的他們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
  吵架總是被歸類為不好的、負面的。我不知道最後的方式會不會是按照我們的企業文化:要他們以後要改進這種沒控制情緒的行為,然後約談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像是問「為甚麼要跟同事吵架?」、「難道不能好好溝通嗎?」、「下次如果這樣應該怎麼改進?」、「有沒有甚麼建議?」之類的。
  如果按照SOP走的話就會是這樣的。
  那麼,吵架到底哪裡不對了?真正的問題不在吵架,而在最後怎麼會演變到需要用爭吵解決問題?
  首先,他們都連八天的大夜班,有人要探討為什麼班表這樣排嗎?還是有人要來解決一下為什麼會讓員工連上八天的大夜班?他們都說他們很累,你卻要他們應該互相禮讓?這就像是叫肚子餓的人要有夢想一樣。
如果有國中學歷,就一定看過一張圖。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
  睡不飽、疲憊是健康,也就是最底層的生理需求;不知道甚麼時候要支援、甚麼時候能下班是生活不穩定,這是安全需求,然後公司再來期待員工要有社交行為
  接著,還要他們面帶著微笑去忽視這些困境嗎?這不該是一個工作需要忍受的,要求員工把面具戴好的互相面對同事,何來合作關係?爭吵之後,以安撫跟各退一步來作結束,根本不可能解決心理層面的不舒服,更不可能解決實質問題。
  最後,想用規定、制度或是賦予主管決定權去避免類似事件,這不是解決,這是方便。慢慢地,我們只會發現在這個環境裡喪失商議能力、喪失理解對方情緒的能力、還有喪失辨別自己現狀的能力。如果公司需要的是高智慧型機器人AI,那麼請增資購買,勞動市場無法滿足公司此類的長期需求。
  最後,我只想問一句:因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造成員工勞累,他們為什麼不能發脾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