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 #囤货


这件事我从来没和任何人分享过,我第一次囤货的经验,是在升小学六年级时。


那时候我初经来潮,经血量多,第一次来就两周没停过,期间不停地外漏、沾到内裤、棉被、床单上,两个礼拜的惊慌失措,对于如何使用卫生棉一直上不了手,还有从未有过的腹痛,一切都发生在开学前的酷暑,真的非常痛苦。


妈妈的一位好心朋友突然在某天送来了几十箱的卫生棉,堆满了我房间门后的半面墙那么多,那时候对于卫生棉一包要多少钱、可以用多久,12岁的我其实没什么概念,自然也没想过妈妈这位好心的朋友替我省了多少钱。



那时我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这些我要用多久才用得完?」

「好多⋯但没地方放,只能一直堆在墙壁边,可是我看了很难受」

「看到这么多卫生棉,就一直想到那两周的生不如死」

「我要赶快消灭这些卫生棉!」



那时的我,才第一次接触卫生棉,就收到了满山谷的「礼物」,我自然没有机会试试别的品牌,毕竟家里有一大堆免费的呀!还花钱买岂不是太浪费?就这样我一直用著「恩典牌」,可是这「恩典牌」一点都不适合我,长度不适合,羽翼不够黏常歪掉,歪掉就容易侧漏,材质似乎也不好,我总觉得闷热,可是又能怎么办?还有几十箱啊!!!!



我一直硬著头皮在用,直到某次逛卖场,我勇敢提出:「妈妈,电视广告常看到这个,贵一点点,我能不能换一个牌子试试看?一次就好」



殊不知,一试成主顾,原来还有这么轻薄的,羽翼是长方形而不是圆形的更好黏贴,好清爽啊!难怪比「恩典牌」贵了一些。这一试发现天外有天,更难回头,可是我也明白⋯房间的那些还是得用完的⋯



于是接下来的两三年,我很努力很努力的在销库存,有时甚至把卫生棉当作护垫在使用,还会分送给身边的女同学,我知道我有点浪费,可是这时候的我只想get rid of it!



某次的我终于又勇敢的和妈妈说「那个牌子我真的不喜欢,经期时总是很难受,我可不可以不要再用了⋯」原以为会挨妈妈一顿骂,骂我浪费!骂我不珍惜!没想到妈妈说:「真的不喜欢就别勉强,那就不要再用了」



印象中是我升高中前,那面墙就干净了。我终于有机会试试各种牌子,看看哪个牌子适合我,也终于逃离「不喜欢别人送的礼物」的人情压力。这种压力对于才十几岁的小女孩,竟也如此沈重⋯



尝试过各种牌子,后来的我好几年都专情于某个品牌,已经知道自己多久需要补货一次,也清楚品牌的单价,所以特价时多买一两个月份的就足够,再也不需要留一整面墙囤卫生棉。(现在回想起来这也太狂了吧!几十箱的卫生棉)当然之后我也变心过棉条,而现在则是对月亮杯爱不释手,连厕所垃圾桶都直接断舍离了,月亮杯一个就够用十年,更无须囤货了。



囤货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必要?



完。全。没。必。要。



我实在想不出任何需要囤货的理由。



现在买东西还不够方便吗?就算超商的贵了些,但应付急用也是没问题的。

24小时到货的网路商店很普及,没有什么需要一次买一年份的。

买多比较省?再怎么省,也是几十块的价差,你拿一坪几十万的空间去囤几十块价差,真的有比较省?

万一囤货之后发现又有更好用的更喜欢的,然后拼了命销库存,有比较划算吗?



常常整理到委托人囤日本头痛药、囤超好用的眼线笔、囤卫生纸、囤根本已经过期的零食、囤丝袜、囤充电线⋯深怕要用的时候没得用!殊不知因为东西囤太多了,要用的时候还不一定找得到呢!



囤货只会让家中物品越来越多

空间越来越少

钱越花越多

东西越来越找不到!



有开车的人应该都会有一把备用钥匙(smart key),当你的钥匙终于用到坏了,要换成备用钥匙时,往往备用钥匙也放到不太能用了,对于这种电子产品,要马就等到坏掉了再换新的,不然就是平时就要记得交替著用,物品和食物一样,其实都是有最佳使用期限的,不是不去使用它就永远不会坏。



其实东西够用就好了,不是吗?



至于今天的主角「恩典牌」,又是另一个可以探讨的主题了,你们曾经收过什么样令人困扰的礼物或恩典牌呢?你们又是如何解决呢?欢迎留言给我知道,我更可以留在下一次的文章与大家一起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