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攝影對於大多數數碼時代的攝影人而言僅僅是拍黑白片而已,相機里設置一下風格即可,像眨一眨眼睛一樣簡單。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只有真正了解過攝影史,閱讀過亞當斯,布列松等攝影大師的作品、深悉個中原委的人才知道,拍好黑白作品絕非易事。前期各種色彩的濾鏡;不同類型、不同感光度、不同寬容度的膠片;後期不同的暗房技術,這一切都在為更好的黑白攝影作品而服務。

而今天,我們應該知道的是,黑白攝影真的不僅僅是換個色彩風格,或者後期去個色這麼簡單,因為黑白攝影的本質,就是用影調來構建畫面。真實世界中的一切斑斕色彩,在黑白世界中都只是不同程度的黑白灰而已,那麼問題來了,不同的色彩應該對應什麼樣的灰度呢?這其中有什麼門道呢?PS中又有多少後期轉黑白的方法呢?個中優劣又如何區分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從19世紀攝影史開端以來,一直到現在都長盛不衰的黑白攝影。

有打算把黑白攝影寫成一個系列,一方面作為自己學習的筆記、感悟留作自己反覆咀嚼;另一方面分享給朋友們,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有所啟發。

今天這一篇算作開篇,簡單列舉一下PS中到底有多少種方法可以把彩色片子轉成黑白。從這個側面來看數碼時代的黑白攝影后期自由度有多高,轉黑白的門道有多深。後續有時間再拆開一個個講他們的優劣和適用場景。

這是一張彩色片子,作為轉黑白的原圖

一、去色

快捷鍵是ctrl+shift+u,這是photoshop里最簡單,也最為人熟知的轉黑白的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用過。其演算法非常中庸,因此黑白效果也最為普通。

二、自然飽和度調整圖層

新建一個自然飽和度調整圖層,然後把飽和度調到-100,即可轉成黑白。

三、色相飽和度

新建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然後把飽和度調到-100,和第二個類似,但是黑白效果略有不同。

四、黑白

新建一個黑白調整圖層,然後可以針對原圖的不同色彩來拖動滑竿調整對應色彩的明度。這種方法不僅提供了轉黑白的可行性,更提供了按6種色相進行局部調整的自由度,非常直觀。實際上CameraRaw、lightroom也提供了類似的工具。由此可見該工具在黑白修圖中的地位。

單獨提亮了一下綠色和黃色的帳篷,壓了一點天空的藍色

五、通道混合器

新建一個通道混合器調整圖層,勾選單色,然後可以再預設中選擇常見的膠片時代的黑白濾鏡效果,也可以自己通過滑竿來調整三個通道的混合數量。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黑白調整工具,但因為是基於色光混合理論,比較晦澀難懂,很少有人能掌握的好。提供的幾個預設,是不錯的輔助理解的設置。

六、漸變映射

新建一個漸變映射的調整圖層,然後漸變選擇黑白漸變,這樣可以自由的控制色階的表現。這個方法比較冷門,一般設計師愛用,修圖師很少涉足,不過有些特殊的漸變樣式可以很好的為通道、選區服務。可以自定義的黑白灰漸變,也可以輕鬆地搞定沒有死黑的膠片、日系效果。

七、灰度模式

執行菜單命令:圖像-模式-灰度。

灰度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把原來RGB色彩空間的色彩信息都丟掉,只保留明度通道的信息,這是一個有損的過程,而且轉換模式以後,不再享有根據色彩來局部調整的紅利,所以用的不是很多。

八、直接使用通道圖

直接上通道面板拷貝其中任意一個通道圖(點擊通道,ctrl+a全選,然後ctrl+c拷貝),回到圖層面板粘貼(ctrl+v)即可,比如下圖的紅通道。

這種方法其實有點像碰運氣,因為多數時候,我們無法從彩色圖像預判出各個通道圖的樣子,但有時候某些通道的黑白灰效果真的比你自己調來調去要來的好。所以,不放碰碰運氣

九、lab模式的明度通道

圖像-模式-lab模式,然後打開通道面板,複製明度通道到圖層中。lab的明度通道通常比直接取色的要亮很多,這也是由於演算法原因導致的。直接拿來當黑白圖還是比較少見的,到時用來做銳化比較常見,因為對明度通道做銳化不會產生色彩飽和度和色相的變化。

最後再結合圖層蒙版,修一張:


訓練營六期本周六就要開課了,目前報名人數已經接近飽和,想報名或者了解課程的可以加我微信號:shangguqingming,錯過六期就只能等明年啦!

喜歡我的文字,點贊轉發鼓勵下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