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剛剛恢復正常公務的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宣佈,將於本週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當天,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也在例行記者會上確認,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將於3月31日至4月1日訪華。

  阿德恩

  受到新西蘭國內槍擊案的影響,阿德恩的訪華行程縮短至一天,她在發佈會上感謝中方對行程調整的理解。

  此次阿德恩如期訪華,用實際行動再次駁斥了外界對新中關係的質疑。長安街知事此前介紹過,今年2月,阿德恩曾發表6分鐘的聲明,反駁所謂新中關係“降溫”的說法。

  必須合作

  在新西蘭槍擊案發生10天后,阿德恩於25日開始恢復正常公務,並在發佈會上官宣了訪華行程。

  這是阿德恩就任新西蘭總理後首次訪華。據路透社報道,她原本計劃訪問北京、上海和博鰲三地,但由於槍擊案的影響不得不縮短行程。

  “原本行程會更長,還會有一個商務代表團隨行,但目前這種情況下似乎不太合適。”阿德恩在發佈會上說,“我們的東道主中國對這些需求都非常通融,我想對此表示感謝”。

  她還在發佈會上透露,會談內容將涉及升級兩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保護和推動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貿易體系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雙邊或國際議題。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阿德恩早在去年就表示計劃訪華,但並未談及詳細日期。近一段時間,關於中新關係“降溫”的消息不時傳出,還有外媒認爲,如果阿德恩未能如期應邀訪華,新西蘭與中國的緊密經濟關係將受到損害。

  阿德恩此前已多次駁斥過新中關係“降溫”論,在宣佈訪華時,她再次強調了新中關係的重要性。

  “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地區和全球參與者,我們必須與之合作,以應對國際社會所面臨的以及那些對我們地區的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的挑戰。”

  駁斥傳聞

  “最近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很多,我覺得今天有必要重申兩國關係中的一些背景,並澄清我聽到的不實情況。”

  在2月18日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阿德恩一上來就用6分鐘發表聲明,駁斥了所謂新中關係“降溫”的說法。

  阿德恩在聲明中多次引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用一系列數據和事實證明,新中關係發展良好。

  她特意提到了中方發佈赴新西蘭旅遊“警告”這個子虛烏有的問題,並借用耿爽的表態指出,“那顯然是小題大做,或者是別有用心”。

  阿德恩2月4日參加唐人街的春節儀式

  阿德恩表示,新西蘭與中國在一些問題的看法上有不同觀點,這種觀點差異也存在於我們和其他國家之間。“但這是兩國關係強勁和成熟的表現。我們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阿德恩長時間、大篇幅、羅列事實澄清媒體關於對華關係的負面報道,《衛報》稱之爲“不尋常的舉動”。有評論稱,這在她上臺之後還是第一次。

  知事注意到,這不是阿德恩第一次出面澄清新中關係謠言。2月11日,新航客機因臨時調配不當出現返航,在外界猜測新中關係是否出現問題時,阿德恩明確說:“中新關係好得很!”

  隔天,她再次對此事進行強調,折返事件是因爲航空公司的“行政錯誤”,而不是所謂來自中國的報復。

  同一天,新西蘭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彼得斯在議會斬釘截鐵地表態,新西蘭與中國的關係“非常棒”。

  新西蘭外長彼得斯

  不攻自破

  此前一段時間裏,新西蘭對華態度左右搖擺,既有來自外部國家的壓力,也有內部黨派鬥爭的因素。

  例如,去年7月,新西蘭國防部長點名關注南海問題,並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表示擔憂。11月,作爲“五眼聯盟”之一的新西蘭,又以國家安全爲由否決了新西蘭通訊運營商提出的華爲5G網絡方案。

  對此,新西蘭前國家黨政府貿易部長伯頓曾直言不諱地說,新西蘭和中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但新西蘭不能和當前的美國政府一樣妖魔化中國,而必須保持中立,與雙方都建立友好和建設性的關係。

  伯頓認爲,對新西蘭而言,亞洲和中國如今在經濟上更爲重要,並將繼續如此。

  同時,新西蘭國內強烈呼籲阿德恩政府加強對華關係,以避免對新西蘭經濟產生嚴重潛在後果。

  值得注意的是,2月下旬,阿德恩在接受新聞節目採訪時明確表示,華爲從未被排除在新西蘭5G網絡建設之外。

  事實上,新西蘭在發展對華關係上長期處於發達國家前列,中新合作開創了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多項“第一”。

  新西蘭尤其對“一帶一路”倡議態度積極,是最早一批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發達國家,於2017年參加了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同年3月,中新簽署了兩國關於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將於下月在北京舉行,新西蘭經濟發展部部長戴維·帕克將出席,同時率領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

  此外,新西蘭—中國關係促進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傑柯陛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促進新西蘭國內經濟發展,進一步深化新中關係。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月底對此作出積極迴應,表示中方歡迎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願繼續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本着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原則,同各方深入推進互利合作。

  隨着中新兩國良好互動不斷增加,對於中新關係的質疑和傳聞也將“不攻自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