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看清楚房產限購和地王層出不窮的關係,以及而這問題產生的源頭。

近年來,各大一二線城市都相繼頒布了房產限購政策,但是這個政策並非全國性的,仍有一些三四線的城市並不限購,以至於地王在這些城市中肆意恒生,所以簡單的就可以看出,地王的層出和限購房沒有相互關係,說白了,就是哪裡有肉喫,這些「老虎」才會在哪裡羣聚。

房產限購,限制的是承接盤,會讓已經買房的人不好轉賣,房產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一直在吸納前些年發行的貨幣。吸了以後,如果不往出擠,還是挺穩定的。現在大多數城市好賣的是一手房,賺錢的是開發商。房子到了買家手裡就變成了二手房,二手房在大多數城市,行情比一手房差遠了。所以個人想在房產上賺錢沒那麼容易,持有還比較容易所以限購是讓房產穩定的。再反問一句開發商是真傻嗎?然而,答案很明瞭。

老實說,還有很多人仍然覺得政策會使房價下跌,然而真的會跌嗎?只看到表象,看不到實質,房市本來在市場化的運作下,有買有賣,一切再正常不過,政策突然把買房的條件拉高,一堆剛需滿足不了,價格自然上漲。這時候又會有人說賣房的人等不及,可不得便宜出手,但是二手房東賣房至少都是第二三套房,不影響自主,租出去有收益,早些年低位買入,已經有了較大的漲幅,就像一隻沒跌過的股票,有什麼著急的理由嗎?倒是苦了那些因為孩子上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小孩的剛需人羣,急啊,怎麼辦啊?沒辦法啊,把路都堵死了,社保不給補不能做假,那就等著吧!瓶口越堵越大,假如兩年後的今天,限購政策放開,那個場面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又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現在很多城市搞出一套學歷入戶的政策,在加上之前的限購政策不變,這就相當厲害了一邊持續的堵,一邊留個口子進,真是機智啊~我來解釋一下,就好像現在就只有一碗米,原本屬於這個院子的雞就已經喫了一部分,雖然主人用網(限購政策)把這些已經喫過的雞圈住,但是為了利益持續增長,主人依然需要引入新的小雞羣,所以,米就剩這麼多了,那競爭自然就大了,自然,我的估計沒有錯:房價自然不會降下來。


在房產限購的情況,地王層出我們要看看是哪裡限購,地王又處在了哪裡?

限購政策,不是面向全國的,而是地方性的調控,所以,限購往往是現在一二線城市的樓市調控當中。而近期地王的出現又往往是在三四線的城市當中。所以,限購併沒有和地王產生衝突。

不過,隨著調控政策的深入,三四線城市也逐漸開始加強調控。那麼開發商花這麼多錢買地王是傻嗎?

我看未必,因為,開發商取得的地王具有相似性可,那就是地段佳,大家知道地段對於房價的影響極其深遠。所以,開發商在搶佔了地段以後,自然不愁銷路。同時地王的產生也是給開發商免費造聲勢、打廣告。

因此,談論房價的漲跌不能僅憑數據來判斷,還要綜合地域性的差異來判斷。在我看來,房價的下降應該不會在短期內出現,短期內有所震蕩而已。如果調控做的好,那麼房價就有可能保持平穩或微漲,這才應該是房產市場發展的良好趨勢。


開發商是有嚴格的運營測算方案和成本概預算的,要算ROE。所以只要是拿到地,基本都已經測算的差不多了,所以定價是有科學性的,包括多長時間漲價,去化計算。

開發商並不傻,是建立在理論依據上的博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