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下中證報頭版:從基金年報看,2018年下半年,保險機構、券商等增持頭部ETF逾百億份,在2019年股市反彈行情來臨前進行佈局。績優基金經理紛紛表示,2019年依然是較爲複雜的一年,但經歷過去一年系統性回調,對後市有較強信心。上投摩根核心優選基金的基金經理孫芳認爲,2019年比2018年稍偏樂觀。在資產配置方面,股票開始有機會,倉位不宜過低。 (中國證券報)

  首批公募基金年報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2018年下半年對部分頭部ETF的增持量達105.12億份,個人投資者的增持量也達57.69億份。2018年年中至2018年年底,機構投資者增持華夏上證50ETF份額33.04億份,增持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28.51億份,增持華夏滬深300ETF份額14.69億份,增持嘉實滬深300ETF份額12.85億份,增持南方中證500ETF份額16.03億份。機構投資者對上述產品合計增持105.12億份。

  從數據上看對於ETF類的增持是十分堅決的,這一點和我們的思路是一致的,俱樂部也分別關注了50ETF 創業板ETF和證券ETF,推升指數從2440點拉昇到了3129點,漲幅接近20%。但是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看到的是2018年的年報數據,那在一季度機構資金會不會有出貨的動作呢?特別是從2019年2月25日開始大盤持續放出大量,3月7日和3月8日上證單日成交金額達到了5257億和5256億,其他指數也是創出近期的天量,是不是有部分資金選擇撤退了呢,所以要保持謹慎的心態。

  盤面來看,前期熱點品種出現了集體降溫,特別是胡亂炒作的工業大麻幾乎是集體跌停,這個概念炒作很有意思,稀裏糊塗啓動,稀裏糊塗結束,哪些到底是工業大麻概念資金都還沒搞清楚,反彈已經結束了,這就是短線遊資的標準手法,只要找一個風口,找一個消息刺激就能製造出一個熱點,大家弄清楚之前可能行情結束了。

  當前要儘量壓低倉位,盤中不要輕易去抄底,策略還是以短線爲主,尋找低位補漲的品種,拉起來就找機會獲利了結,耐心尋找機會,切記要等大盤企穩之後再考慮重倉出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