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張愛玲曾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句話雖不能說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其佐證註腳卻也比比皆是。在美國,許多嚮往舞臺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一起把自己早早地扔到了聚光燈下,正可謂出名趁早堅定的身體力行者。這些孩子們往往都要經歷童星的閃耀、青春的缺失、遲來的漫長叛逆期和最終對正常生活的回歸。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女星是Miley Cyrus,而男星,顯然就要數Justin Bieber了

2018年初的時候流行著一個段子,說Justin Bieber經歷了大紅 作死 負面新聞 低谷 沉寂 回歸 重回巔峯 回過頭 發現自己才24歲。確實,自14歲爆紅以來,JB所經歷的人生大起大落對於一個24歲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多到有些奇幻色彩了。而在他低谷和沉寂的那幾年裡,恐怕也不會有人想到他會在2015年成功復出,並憑藉《What Do You Mean?(你啥意思)》拿下他在第一個高峯期從未染指過的Billboard Hot 100冠軍吧

《What Do You Mean?》單曲封面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復出之後的Justin Bieber就比他2008年出道時更具人氣了。事實上在Hot 100上,青少年偶像通常都不是很容易拿冠軍。這往往是由於青少年的可支配收入並不非常多,他們一般都更願意把自己有限的零用錢用來購買偶像的演唱會門票。而當這些青少年偶像歌手進入到青年時期,而他們的歌迷也慢慢長大,產生了收入之後,他們的消費能力才會真正顯現出來。雖然美國學生打工的工資不算特別豐厚,但一般也足夠他們為自己的偶像「打下一片江山」了。2015年,那些最初的 Belieber們漸漸從在現場喊破喉嚨的小孩子,變成了閉嘴花錢的成年人,而Bieber的音樂也和他們一起成長了。

他們再也不是那種年少無知的比裂帛了

時間回到2007年,那時候Bieber還僅僅是生活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單親家庭中的12歲孩子,多多少少發現了一些自己在歌唱上的天賦和對R&B音樂的興趣。那年年初,他在當地的一個歌唱比賽中演唱了Ne-Yo的《So Sick》並獲得了第二名。同年的旅遊季,他開始在小鎮劇院的門口進行街頭表演。而在家裡,他也是那種常常被媽媽叫來「給叔叔阿姨表演個節目」的才藝小能手,而Bieber自己也非常有表現的慾望。為了讓那些沒有來到家裡的親戚朋友也能看到Bieber的表演,他和媽媽從2007年底開始在YouTube上發布自己的在家的各種翻唱視頻。

2007年在Avon劇場門口賣唱的Bieber

2008年,一名來自So So Def唱片的經紀Scooter Braun(就是後來在吳亦凡itunes打榜後發推抱怨的A妹的經紀人)。在搜索一名其他歌手的時候錯手點進了Bieber在YouTube上的翻唱視頻。他當即被這個12歲小孩純粹的聲線以及相當不錯的轉音技巧吸引了。他立刻飛到加拿大,通過Bieber表演的劇院找到了他的學校,再通過學校找到了他的媽媽。媽媽一開始不喜歡Scooter是個猶太人,但最終還是不情不願地讓Bieber跟著他走了。Bieber被拉到亞特蘭大錄製了一些Demo,並且來到了R&B天王Usher面前為他演唱。

Scooter和Bieber

Usher聽過Bieber的演唱後也覺得這孩子未來大有可為,於是通過一系列操作把Bieber簽到了小島唱片並親自安排Bieber的錄音。2009年,Bieber的首單《One Time(只說一次)》和二單《One Less Lonely Girl(少一個孤單女孩)》陸續發行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出道專輯《My World》也在200911月順利推出。12月時,這個加拿大少年還參加了TNT電視臺的華盛頓聖誕晚會,為美國總統Obama夫婦獻上表演。一顆新星正蓄勢待發等待冉冉升起。

2009年Bieber在白宮表演

Usher對這個愛徒傾注了極多的資源,2010年初Usher就帶著Bieber一起參與了《We Are The World》為海地大地震賑災而重製的翻唱,而Bieber更是擔任了演唱第一句的重任(想想看,他就是《北京歡迎你》裏的劉歡啊!)。而僅僅在《My World》發布兩個月之後,Bieber的二專《My World 2.0》就隨後推出了。在這張專輯裡,15歲的Bieber已經進入了換聲期前期,相比於一年前尖銳純凈的童聲,他的聲音裏更多了一份沙啞和成熟。這張專輯裡的主打歌《Baby》有著非常流暢甜蜜的旋律,副歌中頗為洗腦的「Baby Baby Baby Oh……」這樣的歌詞令所有人都可以輕鬆地跟唱。於是這首歌曲位Bieber帶來了人氣上的極大爆發,令他一躍成為了全美最犀利的少女心收割機。而《Baby》也一舉衝到了Hot 100榜單的第五位,成為了Bieber的第一支Hot 100前十單曲。

《Baby》單曲封面

筆者曾經參加了2011-2012年紐約市的跨年活動,當時的Bieber剛發行了《Never Say Never(永不放棄)》並拍攝了同名專輯電影。那次跨年演出中也有Lady GagaDrake這樣的明星,但Bieber登場時獲得了全場最大的歡呼聲。但2011年之後,Bieber逐漸陷入了換聲期的困擾。在三專《Believe》中,他的聲音進一步變得沙啞,失去了之前的通透。儘管這張專輯首周就取得了37.4萬張的銷量登上billboard 200冠軍,但受到換聲侷限的演唱和粉絲日漸膨脹的瘋狂行為給Bieber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質疑。人們變本加厲地取笑他的髮型、聲音,乃至扭曲他的性取向。這很難說是他自己的錯, 但Bieber逐漸開始為自己的少年成名付出代價。他的粉絲名「Belieber」也開始逐漸成為「愚蠢青少年」的代名詞。

《Believe》專輯封面

這些壓力和負能量始終在Bieber身上積攢著。直到2013年他終於一腳踢碎了從前的好孩子形象,開始了自己暴躁的「叛逆期」。20133月,他在德國拋棄了自己的寵物猴子,此後他又在演出期間下榻的酒店牆上大肆塗鴉,接著7月他又在紐約一家酒店裡向拖把桶裏撒尿。2014123日,他在邁阿密的一家夜店喝完酒之後開著自己的蘭博基尼在居民區裏飆車。被警察攔下後多次拒捕,最終被拘留,並查出酒駕、吸食大麻和一種致幻的處方葯Xanax更奇怪的是他在警局案底照片裏笑得十分燦爛,而被保釋後立刻示威一般地坐上車頂和粉絲致意。看上去非常離經叛道。

不久之後,他又在洛杉磯的家中向鄰居家投擲雞蛋,在科羅拉多街頭當眾小便,甚至還稀里糊塗參拜了靖國神社。整個2014年,他的名聲跌倒了谷底。整個美國的社會輿論都在以一種「我就知道他是個壞孩子」的態度對待他。當美國和加拿大在索契冬運會的冰球決賽上展開對決時,芝加哥的一個貨運公司甚至花錢打出了「Loser Keeps Bieber(輸的人保留Bieber)」的標語來羞辱他。

「Loser Keeps Bieber」

到了2015年,Bieber在北美幾乎已經是名聲掃地的局面。從2012年的《Believe》之後,他已經3年沒有發行新專輯。每個人都覺得他就要在這條自我毀滅的道路上走下去了。直至他在20158月發布了《What Do You Mean?》。

事實上自打2015年初,Bieber和他的團隊就開始嘗試挽回此前幾年的糟糕名聲並且推出新的音樂作品。3月中旬,他參加了喜劇中心的「吐槽大會」節目,作為「主咖」被美國各路毒舌大仙們噴了個體無完膚。要知道美版吐槽大會和中國版的不是很一樣,他們確實是會沖著藝人的真正黑點一通猛踩的。Bieber用這種「受難式」的節目回到了公眾視野中,並在自己最終的發言中許諾將好好修正自己的言行,好好做出新的作品。

在吐槽大會的最後Bieber和他的寵物猴「Mally」迎來了重聚,這象徵了他改過自新的決心。而事實是,他此後確實有在好好做音樂。2015728日,他在On Air with Ryan Seacrest節目中公佈了新單曲的名字將會是《What Do You Mean?》。而他的經紀人Scooter想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造勢點子——他聯繫到了 Mariah Carey, Ed Sheeran, Ariana Grande, Big Sean, Britney Spears, Hilary Duff, Chris Martin, Carly Rae Jepsen等一大票明星輪流在Instagram上發布倒數照片,直至1個月後單曲的發布。而Bieber自己也沒有閑著,他在twitter上向49個隨機的歌迷各發了一句帶有時間標識的歌詞。歌迷們互相交流他們的所得並最終拼出了完整的歌詞。這個活動在發布歌詞的同時也很好地調動了歌迷的積極性。

828日《What Do You Mean?》全曲發布後,它迷人的電子律動加上Bieber大量的氣聲唱法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Bieber平穩地度過了換聲期,他的氣質也從那個問題少年變成了一個更加沉穩成熟的青年人。

《What Do You Mean?》MV畫面

這首歌已經讓Bieber的粉絲們等了太久,而他們的年齡也開始增長到會有一些自己的收入,可以更好地為偶像買單。長久未發片帶來的飢餓效應和到位的也營銷手段令《What Do You Mean?》首周賣出了33.7萬張,並在9月19日空降billboard Hot 100榜首。成為Justin Bieber職業生涯中的首支Hot 100冠軍單曲。雖然冠軍只持續了一週,但毫無疑問,這標誌著Bieber已經基本告別了13-14年的低迷時期,強勢歸來了。

《What Do You Mean?》在Hot 100的上榜情況

事實上不只是《What Do You Mean?》,當Bieber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Purpose(目標)》全碟發布後,大家都發現這是一張製作水準相當不錯的專輯。幾位製作人Skrillex和Diplo等在電子樂和說唱領域都有著極高的建樹。這張專輯最終產生了《What Do You Mean?》、《Sorry》和《Love Yourself》等3首Hot 100冠單。除了早年間打下的粉絲基礎,專輯本身在音樂上的進步相信也為它商業上的成功增添了不少砝碼。

《Purpose》專輯封面

此後的時間裡Bieber沒有再做出什麼太出格的舉動。而他的事業也是繼續穩步前進。《Purpose》之後他至今還沒有推出全長專輯,但他依然通過和DJ Khaled以及Luis Fonsi等音樂人的合作拿下了《Im The One》和《Despacito》兩首新的Hot 100冠單。可以說他的人氣始終具有點石成金的魔力。

2018年,Bieber和一直以來分分合合的女友Selena Gomez徹底分開,並開始與模特Hailey Baldwin交往。77日二人訂婚,9月被報道已經去領結婚證。而據最新報道,兩人將在今年228日舉辦婚禮。這個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長大的男孩,終於即將步入人生的新階段。

Bieber和Hailey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斷頭皇后》中有一句著名的表述:他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Justin Bieber可能曾是這世界上最幸運的少年,但他的坦蕩星途也為他招致自己的空虛和狂妄,也招致了無盡的惡意與施壓。人們無法接受一個孩子幸運到這種程度,並且樂於看見他的墜落。這樣的詛咒無差別地施加在所有年少成名的人身上。令許多童星遺憾墜落或是歸於平庸。

幸好Bieber2015年時及時覺醒,他償還了自己對命運的負債,並用優質的作品找回了自己曾迷失的路途。他不再只是那個加拿大幸運小子,他是歌手Justin Bieber,他才24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