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終結 吳家明 《 人民文摘 》(2014年第7期)

在007系列電影里邦德有句經典台詞:「如果你不相信瑞士銀行家,那麼世界將會怎樣?」瑞士銀行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令人信賴的銀行,但曾經的避稅天堂正在發生改變。

據海外媒體報道,瑞士已對外承諾將向其他國家交出外國人銀行賬戶的詳細資料,這標誌著素有全球最大離岸金融中心之稱的瑞士未來可能將失去作為避稅天堂的光環。

保密曾是最高原則

這裡所說的「瑞士銀行」,是對所有瑞士銀行的統稱。數百年來,瑞士銀行因嚴格的銀行保密制度而聞名於世。瑞士沒有地下礦藏,經濟主要依靠銀行業發展起來。據悉,瑞士銀行目前管理著全球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私人財富。

在這種銀行保密制度下,來自全世界的巨額資產紛紛流向瑞士。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也為洗錢行為和恐怖分子設立黑賬戶大開方便之門,如阿根廷前總統梅內姆和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等來路不明的錢都存在瑞士銀行。瑞士也正因為保密制度缺乏透明度、涉嫌幫助客戶逃稅而飽受外界詬病。有不少人利用法律鑽空子偷稅漏稅,甚至轉移藏匿不法資產。

不過,美國和歐盟對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發起猛攻時,瑞士的銀行家則反駁,瑞士銀行保密制度是為誠實的顧客提供服務。無論如何,保密依舊是瑞士銀行的最高原則,瑞士為繼續保密而不惜花費巨資。2004年,瑞士不惜花費10億瑞士法郎支持擴展後的歐盟貧窮地區,以換取不向外國緝稅者提供客戶信息。

瑞士人既堅持了自己的理念,同時深知這種堅持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甚至是制度性調整。就在去年10月,瑞士通過加入關於稅收事項互助管理的多邊公約,發出了增加透明度的信號。這份公約將要求籤署國承諾在跨境合作中提供賬戶信息,並協助其他國家進行稅務審計與強制報稅。

2.2萬億美元資產將被曝光

而在當地時間5月6日舉行的歐洲財長會議上,瑞士同意簽署新的《全球自動信息交換標準》,意味著瑞士銀行保密制度走向終結,同時也意味著瑞士2.2萬億美元私人賬戶將完全曝光,這些資產將直接暴露在查稅和審計之下。

瑞士政府表示,此舉顯示出該國整治稅務欺詐和逃稅的決心。的確,如果要「撬開」納稅人的隱秘賬戶,瑞士的配合至關重要。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瑞士在歐洲財長會議上籤署的文件所「解密」的對象,是在全球範圍內針對所有在瑞士有離岸資產的國家公民,這無疑是對全球打擊逃稅和洗錢以及隱匿巨額不明資產的最好方式。

此外,對全球範圍來說,這將是金融危機之後打擊跨國公司逃稅行為的關鍵一步。在近年來美國打擊海外逃稅的行動中,首當其衝的是瑞士的私人銀行業。美國政府一直通過外交途徑向瑞士政府施壓,要求瑞士放棄銀行業的保密傳統。

其他避稅天堂面臨壓力

除了瑞士,經合組織表示,新加坡也加入了共享稅務信息的國家行列,成為消除銀行業保密屏障的一個重大突破。按照總共47國簽署的承諾,各國政府間將每年自動共享金融信息,包括納稅人銀行存款、股息、利息收入和銷售收入。

目前,新加坡是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英國一家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稱,從管理的資產規模計算,到2020年新加坡將可能取代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目前,新加坡的個人和企業稅率水平都很低,而且不徵收資本利得稅。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世界其他地方避稅門檻的提高,可能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新加坡。作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新加坡面臨著和瑞士同樣的壓力。

可以預見的是,其他避稅天堂也將面臨施壓,並被要求配合。據悉,經合組織今年可能列出一份不簽署信息透明協議國家的黑名單。20國集團已經著手對拒絕公開信息的國家採取制裁。據海外媒體透露,一些離岸賬戶戶主已將資金轉移到少數幾個抵制透明舉措的避稅天堂,如巴拿馬和迪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