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後賦菊》出自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是黃巢當年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後,寫的又一首霸道的詠菊詩。

古代以陰曆表述日子,九月八,就是陰曆九月份,正好是我國大部分地區菊花盛開的時節。所以,滿城盡帶黃金甲,黃金甲指的是菊花。

據清代筆記《通幽趣錄》載,朱元璋與謀臣李善長、胡惟庸等人聊天時曾感嘆:「黃巢一介落第武子,後能創金甲百萬之眾攻陷唐都,稱大齊皇帝,乃是一雄傑也。」於是,朱元璋詩興大發,唱和得比黃巢更霸道: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九月八是重陽節,在古代九月八民間有賞菊習俗,到了九月八黃菊盛開,好似層層金甲,滿城溢道。這裡滿城盡帶黃金甲指的是菊花,菊花有其堅韌的品格: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菊花盛開時,那婀娜多姿的菊花真很美,有的宛如一個金球,花瓣緊緊包著花芯;有的層層疊疊,朵朵菊花繁星點點,連成一片。菊花無論是單枝還是成片,都有它獨特的美。 菊花的這種美,這種氣質被詩人黃巢來來作為舉事前的一種心情表現的載體。

「我花開後百花殺」。百花的凋零與菊花的開放本沒有必然的聯繫,在詩里卻寫成菊花一開百花就枯萎了,變成了因果關係,這正是強調了菊花的威力。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視為國花。據唐人李肇《國史補》載:「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黃巢一反傳統的觀念,對菊花大加讚揚,你看,「我花開」與「百花殺」恰成為鮮明的對照,更顯出菊花精神抖擻、威力極大。重陽,是菊花的節日。

在詩中詩人用歌頌菊花來表述自己的決心和意志,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花之香沖透長安,古代的天至高無上,意指皇權。起義的農民軍尤如怒放菊花的的氣勢衝破長安,直搗京師。其實也是起義軍的宣言書,表達了起義的決心和目地。

九月八將是起義軍的的行動日,故該詩也是一書行動令,巧妙的利用詩賦下達了作戰令。這首詩以菊喻志,借物抒懷,通過刻劃菊花的形象、歌頌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作者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


菊花。

這是唐朝黃巢考試沒有考中後寫的一首詩。叫《不第後賦菊》,全詩如下: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沖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是唐末人,職業是一個鹽商。到長安考進仕沒考上就參加了農民起義,被推舉為王后帶領起義軍攻進了長安,建立了大齊國。但是,沒幾年他就戰敗自殺死了。

他總共流傳下來有三首詩,其中有兩首是詠菊詩。還有一首叫《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這兩首詠菊詩寫的都有一種豪情和霸氣在裡面。所謂的霸氣側漏就是這種感覺吧!


這是黃巢赴試落第後,滿懷憤慨離別長安時寫下的一首著名的「反詩」《不第後賦菊》。是描寫菊花的。全詩為: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全詩將威武霸氣。

黃巢幼年還有一首詩《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從這首詩看從小的氣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