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母乳餵養我聊聊我的兩個寶寶母乳之路,

先說說大寶小哥吧,在月子裏母乳不足,從小哥出生就開始添加奶粉,當時小哥大便一天4-5次,而且每片尿不溼上都有一點點大便,去醫院化驗大便是乳糖不耐受,配了乳糖酶回來喫,每次母乳之前喫,在小哥兩個多月時想斷了奶粉只喝母乳,我開始喫下奶茶,但由於乳糖不耐受大寶還是每天拉4-5次,三個月體檢的時候體重不達標,在三個多月裏,每天都在自我做鬥爭,只有當媽的才知道母乳不足,真的很熬心,最後選擇放棄,開始斷奶喫奶粉。

二寶妮妮,月子裏也是混合餵養,妮妮月子裏很鬧,而且還有腸絞痛,一到晚上就哭的很兇,家屬說混合餵養寶寶吸收不好,大寶斷奶後喝奶粉長大也不錯,要不妮妮滿了月就斷奶吧,我心裏很不甘心,自己堅持,也許是二寶了心態比大寶那是好,想着大不了混合喂,奶多就少喂點奶粉,奶少就多喂點奶粉,反正就是不斷,我沒事就讓妮妮多吸吸,家裏還買了手動吸奶器,每次吸過奶再讓妮妮喫母乳,再喫吸出來的母乳,如果不夠再添奶粉,慢慢一點一點減少了奶粉量,這樣一直堅持了15天左右,突然發現奶水夠了,真的很開心。妮妮現在9個半月,等到一週的時候準備斷奶。

總結一下混合如何全母乳,

1、錯誤觀念:攢着奶給寶寶喝,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錯誤的想法,奶水越攢越少,要讓寶寶多洗,儘量排空,奶水纔會越來越多。

2、心情和信心:心情真的很重要,越是糾結越是恐慌奶水會越少,寶媽們要認識、接受奶水不足這一事實,要有計劃去改變這一現狀。

3、補血氣:多喫五穀雜糧,紅豆、黑豆、芸豆、芝麻、紅米、黑米等,當時每天一杯五穀雜糧。要記住不可以喫蕎麥。

4、不要喫回奶食物:韭菜、大料、辣椒等

希望能幫助到沒有全母乳的寶媽們。。


母乳餵養對孩子和寶媽的好處非常多,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寶媽堅持不下來。休完產假職場寶媽就不得不重返崗位,每天開始忍受着漲奶的痛苦,一不小心還得面對溢奶的尷尬,最後不得不戒奶。

我也是職場寶媽,到時間就惦記着給寶寶哺乳,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哺乳,剛開始的那段時間精神極度緊張,一方面擔心寶寶餓着,另一方面擔心溢奶,但還是一一被我克服了。

我家大寶是女孩食量比較小所以我堅持純母乳餵養到了8個月纔給她添加輔食和奶粉,到一歲2個月長牙咬人才戒奶。

二寶是男孩食量比較大,所以純母乳餵養只堅持到了4個月,因爲他喫不飽,總是哭鬧,所以4個半月給他添加了手工磨的大米粉,再煮成迷糊給他喫,起初本打算給二寶母乳餵養到2歲的,由於長牙愛咬人,不得不在他1歲3個月時提前戒奶。


我就是一個響應母乳餵養的全職媽媽,我覺得母乳是一個女人初爲人母最想要給予孩子的,也是一個母親跟孩子親密關係建立的基礎。

當然母乳餵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遇到種種問題會使寶媽放棄這個信念,但是我覺得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寶媽一定會從母乳餵養中獲益,一個寶寶的母乳期只有一次,我們爲何不給他最好的呢?

作爲一個母乳餵養到孩子兩歲的寶媽,我覺得我挺享受母乳餵養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也遇到種種困難,一路過來我覺得我收穫了很多。比如最初奶不多寶寶喫不飽鬧情緒,而我堅持隔幾個小時就給寶寶喂一次母乳量慢慢增多。但是頻繁的夜奶真的是寶媽們最辛苦的地方,而經過和寶寶慢慢磨合他也漸漸能一覺到天亮。而後寶寶又出現厭母乳的狀況一度導致母乳堵塞甚至回奶,奶水又減少,又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連續餵養才使母乳量升起來。還有經過一次漲奶發燒,自己喝了好多天中藥總算好起來了。經過這些種種我們體會到了爲人母的責任也不斷的體會到了爲母則剛的真正含義。

這裏想要告訴各位寶媽,雖然母乳這條路是艱辛的,但它卻是幸福的,是無所替代的,希望寶媽們能儘自己的努力給予孩子自己最好的。

另外分享給各位寶媽,提高母乳量最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多讓寶寶吸允,充分的吸允才能刺激乳房產生更多的母乳,希望這個方法能讓更多的寶媽們收益。


我兒子現在八個月+,準備農曆二月斷奶。本人是一名職場媽媽,產假休了六個月,說說我的母乳經歷。

從我兒子沒出生的時候,我就買了很多育兒書來看,像國內的育兒大師崔神寫的,還有美國西爾斯的書,所以懷孕的時候,就堅定自己一定要給娃喝母乳。

我是剖腹產的,從手術檯出來後,我覺得我的狀態還是挺OK的。因爲老媽已經二十多年沒養過娃,而且也怕他們當時的育兒經驗過時了,所以我跟兒子被送到病房的時候,我還指揮怎麼給娃餵奶粉(剖腹產出奶慢)。我讓他們餵奶粉之前先把娃抱過來吸吮乳頭,然後再給奶瓶喝,直到第二天下午,我纔開始有奶。第三天實現全母乳餵養。

娃出生後,我的產假只剩下五個月,也就是說等他五個月的時候我就得返回職場了。在四個半月的時候,他表現出很喜歡喫東西的慾望,我們每次喫正餐的時候他都要抱在旁邊看纔行,所以快五個月我就給他嘗試添加輔食。

果然是小喫貨一枚,他很喜歡喫輔食,但是母乳還是維持一日三餐。等到第六個月我上班了,就開始做背奶媽媽。一般上午餵飽出門,在公司吸一次奶,中午回家餵奶,下午四點左右再吸一次奶,晚上六點下班回家餵奶。

雖然有時候會挺不方便的,因爲工作,吸奶的時間不可能那麼準時,有時候碰上開會或者外出辦事會耽誤吸奶導致漲奶,但是也不是經常,所以還可以接受。

再說越到後面,感覺好像奶量也漸漸減少,而且娃輔食也喫多了。從七個月開始我就停止背奶,就只是中午回家喂一頓而已。

娃到現在8個月7天,有10公斤左右,最近讓他熟悉下奶瓶和奶粉,希望能夠順利過度這段時期。

說起給娃斷奶,心裏是很捨不得的。身邊挺多朋友都給娃喝到一歲多才斷奶,所以我也在糾結。

只是目前我的工作可能會有一次大調整,我也得努力賺錢了,爲了娃的將來也爲了家庭只能不得不選擇斷奶了。

但母乳這段時間絕對是母子之間最寶貴的一段經歷。


每個媽媽都是最愛自己寶寶的人,希望給寶寶最好的呵護,所以基本上每個寶媽都希望孩子可以喝上自己的母乳,但是總有一部分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很持續的給寶寶哺乳。這也是寶媽萬分無奈的事情。

我就是個例子,有大寶時便母乳不足,從月子裏開始喝各種下奶的中藥湯水,和各種催奶的營養餐。去找催乳師按摩等等都試了,可是效果都不明顯。記得那段時間就像魔怔了一般,有空就網上查母乳不足怎麼改善的資料,但是答案都大同小異,對我的情況沒有多大幫助一般。那段時間抱着寶寶就覺得很虧欠他,愧疚感充斥着自己的情緒,我也明白情緒不良好對產奶的影響,但是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真的是很難過的,每次看到寶寶還餓就特別恨自己無能。後來我的寶寶還是混合餵養了,母乳也喫到了一歲半。現在也想開了,我已經盡力了,只要寶寶健康成長我就滿足了。

很羨慕可以母乳充足的寶媽,母乳是任何配方奶粉都不能相媲美的,反正我身邊的寶媽都是親自母乳餵養,寶寶們一般都是週歲以後斷奶。但是也有和我一般母乳分泌不足的寶媽,她們也在努力的讓自己寶寶可以喫母乳久一點。


一般來說,只要媽媽有母乳,都可以給寶寶喫,就連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母乳可以餵養到寶寶2歲。說說我的母乳餵養經歷吧,簡直是一部母乳餵養的血淚史了。

寶寶出生以後,先是我沒奶,2天都不下奶,找了醫院的催乳師,疼的半條命都沒有了。緊接着堵奶、漲奶、發燒、乳腺炎,一個都沒逃得掉。好不容易母乳的供給量和寶寶的需求磨合好了,乳頭又被寶寶咬破了,他每吸一口我都疼得滿頭大汗,那一刻真是想放棄了。後來育兒顧問和我說,可以用吸奶器把奶吸出來給寶寶喝,一來讓我的乳頭緩解下,二來也能幫助排空乳房防止堵奶。就這樣,從寶寶2個月開始,我就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來給寶寶喝,一直喝到他將近2歲。

來自媽媽身體上的疼痛還是好的,最受不了的就是別人“好心”的建議,爲此我還和自己親媽還有婆婆吵了一架,就是寶寶6個月的時候她們就勸我要斷奶了。一會兒說我要上班,給寶寶斷奶自己也能輕鬆一點,不用背奶了;一會兒說,“專家”說6個月母乳就沒有營養了,給寶寶喫不好,會影響他生長發育;一會兒說,擠出來的奶放冰箱後給寶寶喫不健康。真想說,都是放屁!

寶寶6個月後,雖然對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要求更高了,但是我已經開始給他添加輔食了啊,又不是純母乳餵養就不喫輔食了。輔食裏所富含的營養元素,已經能很好的補充寶寶在母乳之外的營養需求,鈣、鐵、鋅等一個不缺。事實上,在我堅持母乳喂到寶寶1歲時,寶寶的各項生長發育指標都很好,身體抵抗力也很好,親媽和婆婆等當初勸我斷奶的人自然就閉嘴了。

所以我是覺得,只要你有母乳且是健康的,都可以給寶寶喫,如果實在母乳不多了,就從混合餵養開始給寶寶逐步添加奶粉,慢慢的斷奶就好了,不需要管別人怎麼說。提個小建議,寶寶2歲以後,如果媽媽還有母乳給寶寶喝,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來用奶瓶給寶寶喝。尤其是男孩子,進入第一個性啓蒙期,不要讓他太黏媽媽。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爲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母乳餵養 對於職場媽媽來說,真的是好心酸。

鄰居寶媽產後三個月了上班,家離上班的地方較遠,早七點晚七點,中午不回家。寶寶爺爺就騎着三輪車,穿越一個城市去讓寶寶喝奶,喝完了再回家,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週而復始,今年夏天最熱的時候也沒停下來,寶寶熱的起了不少痱子。

我前天剛剛隨便 產後158天,公司有哺乳假,每天中午一個小時。幸虧離家近,每天中午①下班,我就小跑着去車庫騎車,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回家,喝口水然後喂寶寶喝奶。之後做飯喫飯,臨近上班讓寶寶再喝一次再去上班。一天在匆匆忙忙中渡過。

公司裏好多寶媽們 ,都是中午回家當一次奶牛,下午接着工作。還有部分離家遠的,她們可以下午提前下班一個小時,也不錯,中間把奶擠一下,寶寶有的在家喝母乳,有的喝奶粉,基本上都能堅持母乳餵養,除非沒有奶水的。

全職寶媽就好點,可以隨時餵養。

如果可以,提倡母乳餵養。


我的母乳餵養之路頗多坎坷,但是也都堅持下來了。純母乳餵養孩子到一歲多,大概一歲半的時候出差就順便給孩子斷奶了。

我是剖宮產,手術前要脊椎麻醉,孩子被拿出來之後估計也受麻藥影響,不像順產的小孩那麼機靈,總是處於昏睡的狀態。孩子是在南方的婆婆家出生,那時是冬天,很冷,孩子穿的也多,抱在懷裏餵奶很難貼近我,總之孩子就是不肯銜乳,後來婆婆和老公怕餓着孩子就餵了奶粉。乳頭混淆就這麼發生了。

直到出院回家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忍着傷口疼痛幫孩子練習銜乳,其他時間就是擠奶。後來直接不讓家裏人用奶瓶餵奶,改爲勺喂,還是沒用。是在我經歷了一次乳腺炎後,也就是孩子出生19天后,孩子才頓悟,肯直接喫我的奶。一把心酸淚呀!

之後因爲孩子出牙早,被小傢伙咬破好多次乳頭,好幾次疼的我都哭了。就是這樣也是依然堅持。孩子五個月的時候我上班了。上班後每天至少擠奶三次,每天差不多帶回家400毫升左右的母乳。讓家裏人第二天餵給孩子。

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一點,母乳餵養是一條苦樂兼有的路,但爲了孩子的健康喫這些苦都是值得的!


我生老大的時候我的奶水就特別好,經常晚上起來兩次用吸奶器吸掉多餘的奶水倒掉或者留起來蒸饅頭用。所以老大一歲多的時候我的奶水特別好。每天上班都帶着背奶包,上午把奶吸出來,中午回家留着給孩子下午喫。晚上後半夜的時候也爬起來把漲的奶吸出來,放到冰箱裏面,留着給孩子上午喫。所以老大喫到一歲八個月,因爲工作的關係需要出差,被迫纔給孩子把奶斷了。中間沒有喫過一次奶粉,都是母乳餵養。

老二現在一歲,因爲二胎的緣故,奶水沒有老大的時候多,不過也夠孩子喫了。我沒辭職前,每天上班都帶着背奶包給孩子背奶,孩子除了喫輔食和母乳,沒有喫過奶粉。我打算等到明天春天孩子,孩子一歲八個月的時候再給孩子斷奶。

現在國外都提倡孩子喫母乳,因爲母乳的營養比奶粉的營養成分不同,孩子更容易吸收。奶粉再貴也沒有純母乳餵養好。

現在許多職業女性,因爲工作關係,或者怕自己身體變胖的緣故,都比較排斥母乳餵養。其實,母乳餵養也就最多兩年,這兩年間爲了孩子,犧牲一下自己我想這是每一個爲人母的人的本能吧。爲了孩子的身體考慮,每一個人母親都應該做到母乳餵養。

不過也有一些母親,因爲自身的原因,奶水不夠孩子喫,可以採取混合餵養。我周圍許多孩子都是因爲母親奶水不夠,和奶粉混合餵養的,身體體質也都不錯。

不管任何情況,都不能剝奪孩子對於奶水汲取的權利。爲了孩子考慮,每個寶媽都應該做到母乳餵養,爭取喂到兩歲。加油!

喜歡我的話,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八零後辣媽育兒經。


母乳是對孩子而言,是天然的一個乳品。

這裏面的營養成分,最適合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且,能夠在餵養過程中能夠增進母子的感情。奶粉裏面營養成分是不一定能完全滿足孩子餵養的需求,而且,對媽媽而言,通過母乳餵養:

一方面可以增進母女之間的感情。

另一方面,有利於的體形恢復。這個其實與當下很多人的觀點是不一致的。

其實母乳餵養並不會使母親的體型發生很大的改變,它有利於促進子宮收縮,促進媽媽狀況儘早的恢復。這個過程中是能夠有利於卵巢的修復,保證卵巢的休息。

因爲在母乳餵養階段,媽媽往往一般是不來月經的。卵巢得到充分的休息,減少患病的風險。無論是對母親對這個新生兒。都是好處良多,所以,無論從國家還是從個人角度,都是提倡母乳餵養。因爲這個對孩子來講是最天然最直接最優良的食品。

不過我們不提倡前面很多媽媽義憤填膺的說餵奶粉我也一樣愛寶寶,奶粉孩子也不比母乳孩子發育差,勸你堅持母乳就是道德綁架。我覺得沒必要玻璃心,說奶粉孩子虛胖是周圍人的臆斷。

但是母乳比奶粉好,這是科學說的,不是周圍人臆斷的。有母乳就喫母乳,能純母乳就純母乳,母乳不夠、沒條件喂,那就餵奶粉,奶粉是來替代母乳的。

奶粉很好,母乳更好。你覺得我孩子奶粉發育的非常好,不比母乳差,很有可能母乳的話孩子會更好呢!申明,我不鄙視奶粉媽媽。

我純母乳餵養大寶到兩歲,目前純母乳二寶9個月了。母乳除了成分最適合寶寶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去哪裏都可以喂,帶孩子出去玩不用帶奶瓶不用帶奶粉不用準備熱水…因此母乳的孩子很好帶,因爲怎麼喫都是母乳不會懷疑到奶的問題上來。

說到孩子免疫力,我大寶三歲前完全沒有因爲生病去過醫院,都是去打預防針。所以,我認爲母乳好,生二寶甚至連奶瓶都沒準備,奶粉也沒有買,打算純母乳。

今天二寶9個半月了,身高發育不良了,生長曲線2%以下,67cm,貧血,這讓我十分惆悵,回想一下,可能是倆寶,我實在太累了,奶少了吧…但是二寶從來沒有喫不飽而哭,今早,連我老公都說,中午別回家餵奶了,讓孩子喫奶粉吧,奶粉營養更全面。

他說營養更全面,我不認可,但是孩子發育需要的營養不夠了,那我就想辦法給他,那就要加奶粉。所以,純母乳好,有母乳好,但是沒有或者不夠的時候,就加奶粉。

作爲二胎媽媽,我尊重每個媽媽,當媽媽已經很不容易了,沒必要有壓力,我們都盡力了。只是想說,勸你母乳的人也沒有錯。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育兒也是一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課程;

這裏有更豐富的育兒寶典,更全面的科普知識,更走心的育兒睡前故事;

我是百萬媽媽的選擇,目前從事育兒行業5年,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