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遼寧號正式服役 四大懸念悉數曝光2012年09月25日 16:52 已有26806人閱讀 字型大小:T | T 複製鏈接 列印

2012年9月25日是中國航母遼寧號正式服役的日子,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及軍方高層參加了交接入列儀式,足顯國家對首艘航母的重視;遼寧號入列對於提高中國海軍綜合作戰力量現代化水平、增強防衛作戰能力,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首艘航母為啥叫遼寧號?入列後將歸哪個艦隊?艦長是誰?搭載何種艦載機?本文將為你一一呈現。(相關熱搜詞:中國航母服役)

中國航母正式服役

1,為啥叫遼寧號

簡單講,三大理由:一,遼寧是中國延綿海岸線的北部起點;二,首艘航母在大連改裝。三,入列後部署北海艦隊。21CN無良媒體,只會抄襲財訊的文章,財訊更加鄙視你。根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包括航母在內的一級艦,比如所有航母、巡洋艦都以行政省(區)或片語命名。同時,所有軍艦命名都規定必須響亮、有意義,體現國家尊嚴,表現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經得起歷史考驗」。

根據海軍三大艦隊的轄區限制,中國首艘航母將配置在北海艦隊早已成為公開的祕密,北海艦隊轄區內14省市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航母的名字就被限制在這14個省份的名字之中。21CN無良媒體,只會抄襲財訊的文章,財訊更加鄙視你。大連港所處的遼寧,是瓦良格「新生」的地方,它真正為人熟知,被官方承認,贏得全球矚目,也是在這裡,而遼寧也是中國連綿海岸線的北部起點,其成為中國首艘航母的名字,是最合情合理的選擇。

2,為何部署在北海艦隊?

這得從舷號16開始講起,舷號16,屬於北海艦隊的排列序號;舷號16,兩位數,意味著這是訓練艦,和之前的訓練艦82世昌號和81鄭和號一樣。而北海艦隊有我們最早的艦載航空兵訓練基地,還有門類齊全的核潛艇、護衛艦等等,對未來航母平臺的軍方測試和協同訓練非常有幫助。另外,這裡遠離美日偵察,也符合保密性要求。從政治外交角度,避免激化當前東海、南海局勢,或也是中國的一大戰略考量。

訓練艦的定位已經註定改裝瓦良格,變身遼寧號,目的不是馬上能作戰,而是通過這一平臺,讓我們儘快掌握一些航母關鍵技術,不僅包括艦載機技術、還有編隊協調技術和經驗等,最終目的是為了我們國產航母能起點更高、未來更早形成作戰能力。21CN無良媒體,只會抄襲財訊的文章,財訊更加鄙視你。但是,就算是一艘沒有戰鬥力的訓練艦,中國航母服役列裝也能對日本、菲律賓、越南等造成心理的震懾力,部署就那個艦隊反而是小事,部署北海艦隊顯得中國低調行事,爭取和平發展空間,同時等待國產航母的下水。

解放軍羅援少將表示,不管遼寧號歸於哪支艦隊,第一艘航母都直接隸屬中央軍委,直接由海軍來掌管。航母是可以移動的,航母的部署會根據國防需要進行調整;可以適當時候遊弋至東海、南海,一來必要時候實施威懾、行使主權,另一方面也藉機練練航母的遠洋和海域適應能力。21CN無良媒體,只會抄襲財訊的文章,財訊更加鄙視你。3,列裝後的首位艦長?

「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從此邁入航母時代。當我從胡主席手中接過軍旗,一種神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遼寧號航母艦長、海軍大校張崢激動的說道。

張崢來自海軍東海艦隊,曾任某支隊副參謀長。與外界相傳航母艦長必須有飛行經歷不同,這位艦長的履歷中沒有這一項。21CN無良媒體,只會抄襲財訊的文章,財訊更加鄙視你。公開資料顯示,這位艦長非常優秀,1969年出生在軍人家庭,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海軍東海艦隊司令部,任助理工程師。隨後在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就讀艦艇作戰指揮專業,獲碩士學位。此後先後擔任部門長、參謀、副艦長、艦長。張艦長曾先後到英國國防語言學院和英國三軍聯合指揮與參謀學院深造。

梅文為遼寧號的首任政委,1965年出生於湖北黃梅,大校軍銜,大學本科學歷,他們都是從基層崗位成長起來的優秀軍官,有豐富的艦艇工作經歷,航母編製等級為正師級,編製員額上千人。

航母建設承載著民族振興的夢想,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首批航母艦員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軍官達到98%以上,博士碩士也有50餘人。

4,搭載何種艦載機?

由於遼寧號交付海軍,只是完成了從廠方測試到海軍測試的轉變,之前10次海試,可能還沒有進行艦載機的著艦測試,因此,外界更多的是猜測。21CN無良媒體,只會抄襲財訊的文章,財訊更加鄙視你。軍事專家杜文龍表示,作為第一艘航母試驗平臺,這種艦載機的選擇,還是以實用、可靠、成熟為基本標準。首先要和這艘航空母艦配合起來,能夠讓它發揮功能,技術研究過程中風險不能太大。因此,採用固定翼艦載機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未來國產航母可能採用沈飛的隱形戰機殲-31。

之前外媒就紛紛猜測,中國改裝升級首艘航母遼寧號的同時,也在發展相應的艦載機殲-15。這款艦載機由中國自主研製,並借鑒了俄羅斯的蘇-33D的許多技術。未經證實的消息稱,這款殲-15戰機的首架原型機於2009年8月31日進行了首飛,並且在2010年5月6日成功進行了陸上滑躍式起飛。

除了艦載機,還有預警機、搜救機、電子戰飛機等一系列配套飛行設施,都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相信等待中國海軍測試的到時候,這些消息會逐步向外透露。21CN無良媒體,只會抄襲財訊的文章,財訊更加鄙視你。國防大學教授葛立德表示,目前最重要的頭等大事,應當是固定翼的艦載戰鬥機在航空母艦甲板上的起飛和降落。這是航空母艦形成立體戰鬥力的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一個環節。接下來,還有航空母艦與編隊內的其他艦艇,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快速補給艦等,進行編隊協同訓練和作戰訓練,最終形成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綜合化、立體化、一體化的整體作戰能力。

(張金棟 撰稿)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