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道教信仰神、仙。神是人封成的,仙是人修成的,“神仙”則是通神通變化的仙人。“神仙”是“神”和“仙”的合稱,亦指有“神通”的“仙人”。

神,據《說文》謂“天神引出萬物者也”。《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謂“神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者也”。又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爲乎”,“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謂言“神之來其形象不可億度。況可厭倦乎”。《中庸》曰“鬼神之爲德也,其盛矣乎。視之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以上引自《太平覽?神上》)神,除指“五帝及日月星辰”諸“天神”外,也指人死後的魂靈。

仙,據《爾雅?釋名釋長幼》“老而不死曰仙”。《說文》“長生僊去”,“仙?遷也,遷入山也”。《太平御覽?天仙》“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爲天仙,亦云飛仙”。道教典籍中常有“神仙”、“仙人”、“神靈”等稱謂。這些稱謂,只要把以上“神”、“仙”的概念弄清楚了,這些也就自然通了。

道教的宗教觀念認爲神是超自然體中的最高者,不具物質軀體,但非不具軀體形像;不受自然規律限制,但能對物質世界施加影響,直至主宰物質世界的一定部分或全部。“神靈”既指超自然,具有人格和意志的力量,也指人死後的精靈。如《楚辭?國殤》中“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大戴禮?曾子問》中“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道教稱“得道而神妙莫測的人”爲“神人”。如《莊子?逍遙遊》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又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駕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歸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道教對仙的等級是根據不同修持達到的不同果位,《天隱子?神解》曰:“在人曰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通變化曰神仙”。《抱朴子?論仙》曰:“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仙術祕庫》謂仙有五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天仙者乃仙乘中之無上上乘,神仙爲仙乘之上乘,地仙爲仙乘之中乘,人仙爲仙乘之下乘,鬼仙爲仙乘之下下乘。

道教信仰“修道成仙”,《漢書?藝文志》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外者也。聊以蕩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司馬承禎《天隱子》說:“神仙亦人也,在於修我虛氣,勿爲世俗所論折,遂我自然”這就是說:專心修道,能夠成仙。一個修道者,不斷調動自身的生理機能,使之生化逆轉,延緩衰老,健康長壽,已爲很多人所證實。進一步深化,生理上產生出一般人所設有的“特異功能”,就近乎“地仙”了。郝太古《金丹詩》雲:“元氣混成清靜體,彩雲突出五方霞,金丹結就純陽子,玉液澆開不夜花,無相門中堆白雪,虛空藏裏產黃芽,長生路上行人少,祗是仙家與道家”。道教神仙信仰,既有對“神靈”的信仰,也有對自己的信仰。內丹學,就是對自己的信仰,董清奇就說過“生在中華得人身,六根俱全風流體,一身周全無弊病,這就是個好根基”。這個“根基”,人人有之,依照內丹方術去修煉,加以明師指點完全能夠使生理機能逆轉。頂不濟,也能收到大修得大益,小修得小益的效應。至於無藥卻病,老而不衰,健康長壽,更是已證實了的。內丹學是“仙道”科學。以此科學,實現“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宗旨,使人人都健康長壽,爲人類謀幸福,是道教繼承祖國民族文化放出的光華,道教提出的“仙道可學,長生可致”的口號,將會被全人類所公認。

【閔智亭道長手書“道尊德貴”】

道教所奉祀的神,有自然神和人格神。凡是列入封建國家祀典的自然神和人格神,都是道教供奉的神。不過,道教也有其特定的自然神,那就是“三清尊神”。”三清”是道教的至高尊神,“三清”是道教宇宙生成論的“人”化。“三清”就是“道”。“道”是宇宙的本源。“道”是“自然”的假設名稱,大“自然”本無可名,所以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生出一炁,一炁而分陰陽,陰陽相蕩生出“和”,也就有了萬物。三清中的元始天尊,代表宇宙之前的洪元世紀,靈寶天尊代表混沌未判的混元世紀,道德天尊代表混沌己判的太初世紀。元始天尊以冬至日爲其誕辰,冬至者一陽初生也。靈寶天尊以夏至日爲其誕辰,夏至者一陰生也。道德天尊代表萬物之生生不息,即化身爲老子者,老子生於二月十五日,故是日爲其誕辰。

道教大神中除三清外還有玉皇大帝和輔助玉皇管理天地萬事萬物的“四御”,“四御”是:中天勾陳天皇大帝,北帝紫微大帝,后土皇地祗和南極長生大帝。還有“五老帝君”,五老是:東方青靈始老蒼帝,西方皓靈皇老白帝,南方丹靈真老赤帝,北方五靈玄老黑帝,中央元靈元老黃帝。還有“鬥姥”、“真武大帝”、“五嶽大帝”、“太一”、“九皇”等大神。以上都是對“自然”界中的“人”化神。道教崇奉的“神”化人,就更多了,主要的如:“三官”,三官中的“天官大帝”是帝堯,“地官大帝”是帝舜,“水官大帝”是禹王。財神是紂臣比干,天將靈官爲關羽、王善、嶽飛等等。至於行業神和地區性保護神那就更多了,如:媽祖、三奶夫人,臺灣民間所奉祀的一切“王爺”以及土地神、城隍神等等。這些“神”都是生爲正人,死受奉祀的人格神。

道教信仰神、仙。神是聰明正直的人,活着爲人們做好事,死後被人們尊奉爲神;仙是修煉得“道”的人。這就是說:神是人封成的,仙是人修成的,“神仙”則是通神通變化的仙人。

作者簡介

閔智亭,號玉溪道人。西曆1924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省南召縣。幼年因日寇侵華被迫輟學,由於家學淵源,喜讀《留侯傳》及陶淵明詩詞,常有出世之想,於1941年2月入華山出家修道,宗奉全真華山派。1945年任八仙宮知客、行堂執事。1946年任武漢長春觀高功、巡寮等執事。1947年任杭州玉皇山福星觀知客,研習書畫及古琴彈奏。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住西安八仙宮和華山玉泉院。

1988年當選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會長,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陝西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西安市道教協會會長、西安萬壽八仙宮監院。編著有《道教儀範》、《全真高道傳記》、《道教仙話》、《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注》等書籍,武漢音樂學院根據他的傳譜整理出版了《全真正韻譜輯》(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 2004年1月3日在北京羽化,享年80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