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邱兰岚
摄影/大爱电视提供

「她一辈子没有一场求婚典礼,当然不是她自己说的,而是从我们平常的照护、倾听、陪伴中得知了这个讯息。我们就暗地里跟她先生、儿子筹划了这个活动。」台中慈济医院廖唯欣护理长,分享一位阿姨最后的愿望。

唯欣阿长带著同仁把会议室简单布置成一个有喜气的求婚场地,典礼当天,医护团队和阿姨的家人一起帮她圆了这个梦,阿姨也在两个星期前往生了。

直到最后一刻,阿姨都还记著那场求婚仪式,和她在病房的情景,她永远放在心里,「我们也很感动,给她这份有温度的照护,可以陪她人生走到最后。」

还有一位失智的爷爷,同一个问题,在护理师值班八小时中,会问三遍以上!唯欣护理长看到爷爷过来,马上起身,不只用眼神「迎接」爷爷,还拉著爷爷的手,摸摸他,用肢体语言让老人家有被照顾的感觉。廖唯欣说,他周围没人陪伴,也许家人比较忙吧,所以当护理师给了他贴心的举动,有时是可以填补没有家人在的心灵缺口。

廖唯欣还见到有护理师戴著手套,正要更换干净的垃圾袋,看爷爷一来,马上放下手边的工作,赶紧上前搀扶,爷爷问同样的问题,讲了数十次,护理师还是耐心倾听,最后还担心爷爷走路不稳,怕他跌倒,就扶著他慢慢回房间。「临床上,其实有很多种有温度的照护,这也是我的期许,是医嘱外的付出。」

有一天廖护理长巡房时,看到有个护理师很可爱,居然帮病人做了张功课表!还写上宗旨:「身体快快恢复,我想回家。」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就只多做了这件事,但是对这名爱滋病患来说,在经常遭人刻意疏离的人际关系中,这却是很亲近很人性的一个举动,「临床护理人员不觉得他是爱滋病患就疏离他,而是进一步跟他建立关系,让他觉得他不是被世界遗忘的人。」

唯欣说,很多病患因为觉得被社会遗弃了,也自我放弃,不想吃药不想继续治疗,「所以我们希望视病犹亲,让他想和疾病对抗,进一步维持生活功能。他是被这个世界包容和接纳的!」

德宁师父回应廖护理长所说的──当照护有了温度,视病犹亲就不只是口号。「医护团队真的很用心很贴心,我们要把握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有缘的人,给予适度的温暖,不管他人生走到最后一刻,相信都会存著这份温馨与感恩。」

【本文为「大爱电视-大爱行」授权刊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