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也就是上週末,俄羅斯一支大約百來人的部隊突然抵達委內瑞拉,給本已混亂的局勢再添變數。

3月27日,特朗普在白宮被記者問到此事時,很簡單地回答:“俄羅斯人必須離開委內瑞拉。”

俄羅斯軍隊當然不會就這麼離開委內瑞拉。問題是,這支部隊因何而來?又能在委內瑞拉做什麼?

去年12月,一批抵達委內瑞拉的俄羅斯軍人。俄委之間軍事合作是“慣例” (圖/vox.com)

【“神祕”抵達】

美國和其他西方媒體注意到,3月23日這天,俄羅斯兩架軍機降落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以北的西蒙·玻利瓦爾國際機場。

據“消息人士”稱,隨機抵達的,是大約有100人左右的一支俄羅斯部隊,其中有情報人員,並且攜帶了一些設備——設備是什麼,外界也不太清楚。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在報道分析時說,俄羅斯經常向一些國家派遣軍事訓練人員和軍事顧問,但一次來了100多人,還帶有設備,“有些不同尋常”。

這當然引起美國的警覺。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隨即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打電話,對俄羅斯的這種“挑釁行爲”表示抗議,稱此舉會讓委內瑞拉的局勢更加惡化。

俄羅斯塔斯社的報道則說,拉夫羅夫的迴應是,美國正在策劃政變,企圖推翻委內瑞拉合法的馬杜羅政府,這種做法顯然違反了基本的國際關係原則。

【去幹什麼?】

俄羅斯這支部隊到委內瑞拉來幹什麼呢?

美國輿論分析,大概有三種可能:

一,俄羅斯決心幫馬杜羅幫到底。隨着美國用軍事行動推翻馬杜羅的可能性增加,俄羅斯決定派遣部隊保護馬杜羅。

美國自由派的“聲音”網站認爲,本來馬杜羅身邊不僅有衛隊,也有來自古巴的“革命者”,現在又有俄羅斯人了。

當然也有分析認爲,特朗普其實對委內瑞拉的局勢興趣不大,他本人對民主沒有什麼興趣,對集權也談不上反感。但是委內瑞拉局勢糟糕,卻讓他可以攻擊民主黨激進左派,指責民主黨的政策會把美國也變成委內瑞拉,所以這才隔三差五地“關心”委內瑞拉。

二,俄羅斯派遣軍人到委內瑞拉,是爲了保護自己的使館。鑑於委內瑞拉局勢動盪,俄羅斯擔心自己使領館人員以及俄羅斯公民的安全,因此派遣一支部隊以防萬一。

三,從外交戰略考慮的舉措。

這種觀點認爲,委內瑞拉在俄羅斯全球戰略中的價值有三:購買俄羅斯的軍火;兩國之間的石油合作;在美國後院“打樁”,取得一個支撐點。

俄羅斯人自己怎麼解釋?

3月26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此事對記者說,俄羅斯派兵到委內瑞拉一點也不神祕。因爲俄委兩國的軍事合作已經很多年了,這次派遣的部隊,就是根據一份2001年簽署的協定而進行的常規動作。

馬杜羅很希望得到普京的大力支持 (圖/themoscowtimes.com)

【敘利亞經驗?】

美國的《福布斯》雜誌則刊文分析,普京可能受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略成功的鼓勵,派遣部隊來委內瑞拉踩點,然後像保住阿薩德一樣,保住馬杜羅,藉此取得在美國後院的話語權。

這當然也只是該雜誌的一種推測。不過如果普京真的有這種念頭,那實行起來可能真不容易。

因爲不僅對美國來說,委內瑞拉和敘利亞意義不可同日而語,委敘兩國本身面臨的環境也有很大差別。

對美國來說,敘利亞當然是中東重要的一個點,但更重要的是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事,是伊朗的威脅,是巴以衝突,是極端主義的威脅。敘利亞只是這當中的一個點而已。

而且,敘利亞在發生動盪後,奧巴馬政府本身就猶豫不決,美國國內厭戰情緒也很濃重,所以俄羅斯高調介入後,美國並沒有強烈反對。

但委內瑞拉是拉美地區國家,是美國的“後院”,也是美國的石油來源之一。俄羅斯如果想在此有所作爲,無論誰是美國總統,都不會只動動嘴抗議抗議了事。

委內瑞拉和敘利亞面臨的局勢也不一樣。敘利亞身處的環境非常複雜,地緣、教派、種族衝突彼此交錯,阿薩德強力控制軍隊,能夠利用這種局勢找到生存縫隙,在周邊能找到強力盟友(伊朗)。

而委內瑞拉的形勢相對簡單。該國經濟困難已是有目共睹,美洲國家組織已經把它當成“西半球最大人道主義危機”來處理。美洲多國,包括委內瑞拉的所有鄰國還在2017年專門成立利馬集團,來應對該國的局勢,希望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

今年瓜伊多以議長的身份自封總統後,不僅美國,委內瑞拉重要鄰國巴西和哥倫比亞都一批國家都承認他是臨時總統。

雖然瓜伊多未必能取代馬杜羅,但馬杜羅政權在地區的形象和地位由此也可見一斑——沒有鄰國支持他。

俄羅斯想在委內瑞拉複製在敘利亞的成功,恐怕沒那麼容易。

本文爲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