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體與地球對應關係印證崑崙山位置

  《黃帝內經·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載

  黃帝曰:餘聞天爲陽,地爲陰,日爲陽,月爲陰,其合之於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爲天,腰以下爲地,故天爲陽,地爲陰,故足之十二經脈,以應爲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爲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爲陽。

  人體與地球對應關係:

  大崑崙:把地球看作一個人,大崑崙只有一個,最高處,世界屋脊,崑崙山之頂。

  小崑崙:所有山脈之頂,都是一個小崑崙。每個小崑崙皆源於大崑崙,大崑崙是其祖脈,小崑崙是其分支。

  盤古開天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與地球的關係,人處於中間,上接天,下連着地,中合於山川、河流。 人以肚臍爲界,天地以海平面爲界。上下就清晰了。

  三國·吳·徐整《三五曆紀》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爲天,陰濁爲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醫書認爲:百會通天、涌泉通地,勞宮通人。

  《素問·金匱真言論》:

  “背爲陽,陽中之陽,心也;

  背爲陽,陽中之陰,肺也。

  腹爲陰,陰中之陰,腎也;

  腹爲陰,陰中之陽,肝也;

  腹爲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作者:高鬆(山海經研究院院長) 來源:《山海經與古易經》

  聲明: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