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lot的交易隨筆——2019年1月28日星期一

正好趁著禮拜一也沒啥事,隨便抒發一下我的觀點。

從另一個維度探討一下技術面的「精髓」

在這個討論裏要拋棄任何基本面的消息因素,只談技術面問題。技術面的交易中有兩大流派之間的分歧一直是較大的:跟隨and摸頂底。

實際上呢這也是技術面本身存在爭議的地方,比如說我們口中常說的「反轉」和延續,這兩個詞即使在同一趨勢內也是同時存在的。我曾經研究過很多書籍和復盤的過很多經典反轉案例。之後沒有得到正確答案,而是超過了3個答案。。。後來經過不斷交易和思考,我發現了其中的核心——風險偏好。

其實呢,如果你的風控嚴格,摸頂底也不過就是幾次虧損,要麼成,要麼敗其實挺簡單的一件事被搞得很複雜。在這裡我先解釋一點,日內和4H以下級別的「頂底」不再討論範圍內。很多人做跟隨行為相對明確,我同意這個觀點,我的部分短線交易系統也正是採納了這個觀點。另外一部分認為階段性的頂底部拿下來風報比大,這點我也不否認,但我一般用波段系統應對相關行情。

我為什麼這麼做,非常簡單,短期內行情如果在趨勢中,那麼跟隨趨勢是一種最簡單的交易手法,但如果處於震盪之中呢?很簡單的一個問題:震蕩趨勢的幅度就200點,短線做跟隨在很多波動較大的品種中都無法實現,第一天跑了100多。。。風報比不夠了,而且震蕩區間鬼知道這波上不上去。相對波段系統就好一些(只是好一些)。

如果趨勢行情,對於我來說如果這個趨勢走的很經典模式,那我其實短線跟著比波段拿的高,但相對就持倉而言波段倉抗衝擊性大,短線就不行,相對這會兒短線喫了一個不穩定的虧。

結論呢有一點首先你不用管短線好還是波段好,其實你能用好哪個,哪個就是好- -真的不要去學習一堆方法,你自己真的應付不過來。但就我的經驗而言,不管是短線和波段,我都建議交易3年以下的朋友們去做「第二波」,即行情多頭漲起來去做上升行情找支撐的行為,相對比較好,這裡要說明一點,1H圖在同一天中的短暫調整不算數,別啥都第二波。短線好做的也是格局清晰,趨勢明確之後的交易,支撐阻力找好,風險固定下來,開搞就是。波段也是一樣,第一波確認多頭(這裡只是以多頭為例),等待調整之後買入做第二波,相對簡單的多,而且資金到位的話利潤也不少。

第二點今天聊聊新手該如何學習交易的問題

由於我自己是做交易培訓的,我見過各種各樣的學生。說說我的切身感受,首先不成功的人總愛幹什麼?各大財經網站看分析,論壇看分析貼,看技術貼,從來沒有踏實下來讀過幾本書,或者好不容易讀書了,都是隻看方法那幾頁,全然不顧前面的內容。套用天龍八部裏掃地僧的一句話:蕭老居士第一次來藏經閣的時候,將閣中的經書翻得亂七八糟,棄我祖師的微言法語不顧,找到一本般若掌法歡喜的去了。說真的,古人已有前車之鑒,後世自當警醒,可惜都幹了同樣的事兒。

一個交易新手到老手不是在市場裏虧夠了就能練出來的,我誠心的建議各位先用模擬盤,在這期間多看書,反覆練習,反覆思考,千萬別偷懶,因為要做好交易真的比上班累。用我自己打個比方,我每天為自己的交易所花的時間超過6個小時,到現在我已經不會再去看交易技能書了,而是專心於各種文獻,資料,以及我其他研究方面的書籍,招數不在多,好用就行。當年鳩摩智大師招兒多吧- -蕭大俠就會一招- -結果呢。所以有一點我希望大家能注意的是,別沒事閑的先去市場交學費,有那些錢踏踏實實去買幾本書,200-300一套的方便的復盤軟體什麼的買來自己好好回顧用。

培訓班可以上,也可以不上,我見過不少沒上過培訓班到後面能培訓別人的,但是他們都是非常努力的人,我不用自嘆也知道沒人家努力。如果你們能堅持去思考,去學習,去閱讀,培訓班其實無所謂。當然天賦和努力是分不開了,在這裡我不想被認為是給自己的培訓班找客戶,我是無所謂。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堅持去學習,就算上了培訓班這些活兒你們如果能走到後面才會發現一個也少不了。心靜不下來永遠只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意志無法堅定大概率會半途而廢,交易和任何技術性能力都一樣,先苦後面甜不甜看個人。所以我建議各位放棄無聊的幻想,拿起手中的書本,好腦子不如爛筆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