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沒有步法就沒有一切,對嗎?

  步法是乒乓球的生命。“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如果沒有步法就等於沒有一切。”如果真是這樣,那將手法往哪裏擺?

1、有腳沒手,打不成球,有手沒腳,只要能站在那裏,推來擋去,還是可以打球的。其中的佼佼者,打到業餘的中等技術水平大有人在。

2、乒乓球運動員因傷殘退役,坐輪椅打球,可以說步法很差,但對業餘技術中等水平的愛好者仍然能贏球。

3、運動員在臨賽前的短暫練球時,有人或僅腳跟略抬起,或雙腳在做輕微扭動;但也有人雙腳不動,僅在那裏揮動手臂。我觀察仁川亞運丁寧和福原愛比賽賽前的練球,丁寧雙腳就不動。這說明丁寧的注意力全放在找手感,而不是找腳感上。

4、所有的乒乓球技術培訓,不會安排5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去專練步法。乒乓球教材中關於步法的內容一般連四分之一都佔不上。

“步法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運動員能將腳步移動至最佳位置,爲擊球提供更多的空間,增強擊球的質量,並減少自己的失誤。”上述語句中的“更多”、“增強”、“減少”,都表明了步法的作用主要體現技術水平的提高上。運動員可能出現勉強夠球的情況,這經常給人以步法不到位的印象,其實原因有好多是出自於對來球線路的判斷出了問題。

現在乒乓球用於技術培訓方面時間和精力的分配,清一色地是手法爲主,步法爲輔。在日常訓練中,撇開手法專練步法,佔全部訓練時間的比例不高,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步法訓練更多的應該是和手法同練。譬如推、側、撲練習、正反手交替練習,正手對拉練習,發球後側身攻練習,都是既練手法,又練步法。

  在比賽或訓練中失誤一個球后的第一意識就是在意手上動作,並沒有想一下步法有沒有到位。許多業餘界的乒乓球培訓,學球者全在練手法,不學步法或極少學步法,是不對的,不過矯枉不能過正,不能一個傾向掩蓋另一個傾向。

打乒乓球,需要腳蹬地,膝蓋彎曲,轉腰、上肢揮動、手腕乃至手指的微調,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誰也離不開誰,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打不好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轉到自己的

朋友圈與更多球友一起進步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