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複姓公輸,名般(一作盤)。

  因爲是魯國人,所以人們稱呼他爲魯班。

  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好像不介紹,也沒人不知道吧。

  但是他不僅僅會做木工,還發明瞭很多工具,如鋸子、曲尺、墨斗、雲梯、石磨、傘、滑輪、鎖鑰、打井技術等等。

  《淮南子》記載:魯班“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做雲梯。”“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與城中。”

  《墨子》也有類似記載:“公輸盤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說,魯班爲楚國製造了攻城利器“雲梯”,正打算用來攻打宋國。

  墨子聽說後,從魯國出發,不遠千里來到楚國,和魯班“辯難”,說服楚王停止對宋國的征伐。

  魯班善於進攻,墨子善於防禦,兩個人可謂針尖對麥芒。

  魯班和墨子爭辯,往往都會敗給墨子。

  墨子爲防止敵人挖地道攻城,把一口大甕埋在地下,可以憑藉聲音,判斷敵人掘進的方位。

  墨子還發明瞭旗語,用於遠程的軍事聯絡。發明連弩車、轉射機等兵器,與魯班的發明相抗衡。

  “公輸般爲楚設機械將以攻宋……墨子曰:‘聞公爲雲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戰國策》

  “墨守成規”原本指的就是墨子守城之術,後來演變成了固守舊法,不知道變通。

  《墨子》記載了墨子和魯班“鬥法”的故事。

  魯班製造了一隻“木鵲”,按動機關,木鵲飛上天空,三日不落。

  墨子認爲魯班的發明沒啥卵用,簡直就是做無用功。

  墨子不久開始造“飛鳶”,和魯班較量。

  《韓非子》記載:墨子花費三年時間,製造了可以載人的“飛鳶”,在高空刺探敵情,可惜飛鳶飛翔一天就失敗了。

  後來,魯班改進了墨子“飛鳶”的材質,演變成了後來的多線風箏。

  魯班和墨子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相互之間看不起對方,而他們對於另一位發明家,卻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位大師就是偃師。

  《列子》記載:周穆王到西方巡視,有人向他推薦了能工巧匠偃師。

  偃師拜見周穆王時,身後跟着一個人,周穆王問偃師身後的人是誰。

  偃師回答說:“臣之所造能倡者。”

  ——這是臣製造的能唱歌跳舞的假“歌舞藝人。

  於是,偃師就讓“歌舞藝人”給周穆王表演。

  “歌舞藝人”歌合律、舞應節,能隨着音樂的節奏唱歌舞蹈,千變萬化,惟意所適。

  不僅如此,“歌舞藝人”還眨動眼睛,挑逗周穆王寵妃盛姬,以及左右侍妾。

  周穆王大怒,要立刻殺掉偃師,偃師嚇壞了,趕緊把“歌舞藝人”當場拆卸了。

  假人不過是用皮革、木料、樹脂等製作的,胸腔腹腔裏邊,心、肺、肝、膽、脾等五腹六髒一應俱全。

  衆人發現,“歌舞藝人”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

  重新安裝之後,復如初見。

  周穆王拆下心臟,假人就不能說話了,拆掉肝臟,眼睛就看不見了,拆掉腎臟,兩腳就不能走路了。

  周穆王轉怒爲喜,驚歎道:“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隨即命隨從,用馬車拉着那個“歌舞藝人”回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