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創新機構日前發明了一種筷子和叉子的混合餐具筷叉(Chork)。它由兩根獨立的叉子組成,單用時為叉子,而組合起來掉個頭用,就是一雙筷子(實際上是一種類似筷子的夾子),可以輕鬆地夾起諸如壽司之類的東方食物。基於該項發明可滿足東西方用餐者的不同需求,有人戲謔地宣稱,這項發明將有助於解決東西方的矛盾,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奇怪的是,如此機智的設計卻跟中國人無關。滿清帝國被迫向世界開放(1840年),至今已有170年之久,但沒有一個本土設計師設想過這種木棍與刀叉的聯盟。在工業設計的創造力方面,中國註定要面對這種令人尷尬的事實。

  「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口號目前已響徹雲霄。但基於原創力的狹小瓶頸,中國文化產業的品質,始終未能獲得根本性的改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動漫產業,儘管產量(按分鐘計)的GDP不斷上升,卻無法重返60-80年代上海美影廠所創造的黃金時代,推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傑作。去年上影集團將60年代《大鬧天宮》翻新為3D片,耗資巨大,指望能在市場上大撈一筆,結果由於立體效果不佳,猶如簡陋的「畫片」,觀眾惡評如潮,上映幾天後便偃旗息鼓。但《大鬧天宮》3D版的挫敗,以及《泰坦尼克號》3D版的成功,卻為原創力衰弱的中國電影產業,提供了「以舊翻新」的權宜性策略。在原創力尚未復甦之前,中國的文化產業,只能走販賣「古董」的懷舊道路。只要處理得當,新老祖宗的存貨,似乎還能再繼續折騰數年,為文化產業GDP的短期增長,貢獻出有限的原料、題材和動力。

< 1 2 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