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專業研究脫髮的醫生,給大家講講關於脫髮方面大部分人不瞭解的事情。

1、國內很少有懂脫髮的醫生

首先需要說一點的是,脫髮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醫學科目,如果你想去醫院看脫髮,一般建議是去皮膚科(目前有少量醫院在陸陸續續開設脫髮科,值得慶賀,說明大家已經逐漸正視形象需求了),也有一些醫生認為脫髮和內分泌科關係更密切,近年來植髮行業發展迅速,也有美容外科的醫生(植髮醫生)也開始看脫髮。

其實無論是皮膚科的醫生、內分泌科的醫生,真正懂脫髮的人非常少,尤其是老派的醫生,沒有人會研究這個,因為看病的人很少,並非醫保項目或者科研重點,也沒有盈利的點,醫院不會重視,醫生也不會重視,如果你去一個公立醫院看脫髮,不管你遇到的是主任醫師還是什麼專家,你有很大幾率會遇到根本就不懂脫髮的醫生,他們的知識來自「臨時培訓」或者一些淺顯的涉獵。

目前國內對脫髮研究的前沿反而是植髮機構,植髮手術屬於美容外科,按理說跟脫髮更沒關係,但是植髮的客戶都是脫髮患者啊,不懂點脫髮怎麼防身,所以有點追求的植髮醫生基本都有這方面的涉獵,或者更有追求的會參與一些實際的研究工作,這類人算得上懂脫髮了。但是植髮醫生之間的學術水平,也差距巨大,這一點我不想多說,目前普通脫髮患者對脫髮的研究也比較深了,植髮醫生在脫髮治療這一塊有多少水平,不難鑒別。

2、脫髮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

無論是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嚴格意義上都達不到「治療脫髮」的作用,應該屬於改善和維持這類的作用。米諾地爾是降壓藥,非那雄胺是治療前列腺疾病的藥物,它們在研製之處,都和脫髮沒有關係,只是在臨牀過程中,發現對頭髮的生長能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所以作為治療脫髮的藥物開始普遍使用。

但是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已經算最靠譜的治療脫髮的產品了,人類研究脫髮幾十年,這就是手上最強的武器(不算植髮手術),如果它們也不行,其他產品更沒有希望。

3、防脫髮產品大多數是商業產物

既然脫髮不可治療,為什麼有這麼多生髮機構、防脫髮產品、防脫髮論壇?一個字「利」,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驅動力,在國內外都有防脫髮研究和相關產品問世,比如在美國,防脫髮產品的研發往往還有正規醫學研究室或者皮膚科醫生站臺,聽起來各種高大上,其實真實效果非常有限。日本資生堂曾經以將近3000萬美元的巨資引入RepliCel的一些防脫髮技術專利,可謂巨大投入,這些防脫髮的研究在醫學上也屬於前沿級別的項目,但是實際產出很少,而背後的財團也總是過於急切的包裝和商業運作,說白了是利益的驅動,而不是醫學的驅動。

4、脫髮的難治主要在基因層面

脫髮之所以難治,是沒有一個真正明確的原因。目前所有脫髮的理論均來自脫髮基因學,認為人的有些毛囊天生對於DHT(雙氫睾酮)敏感,這些學說在醫學界有一定的廣泛性,但是是否真正可靠其實沒有定論,比如脫髮基因來自哪個基因區域?如何表達?如何界定診斷標準?目前是空白。關於脫髮之謎,醫學上的空白太多了,僅有的一些研究在級別和嚴謹性上都不夠分量,反而被一些「專家」解讀成各類新理論,構造了一個不自然的信息壁壘……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人類距離征服脫髮,那還早得很。

5、毛囊幹細胞和毛囊克隆

人類總是對新技術和新突破充滿期待,對於已經有的成果和理論卻視而不見。目前我們生活再一個連米諾地爾原理都沒有完全搞清楚的時代,但是卻湧現出大量毛囊幹細胞、毛囊克隆的新聞,並且一羣人轉發求問,我想如果大家有一點醫學常識,可以看看「幹細胞」和「克隆」的真正含義,再對照下新聞源看看可靠程度的,其他的也不需要多說。

暫時想到這麼些吧。雖然目前脫髮問題變得熱門,我想醫學界可能會有一些新的動向,對脫髮的研究肯定也會繼續深入下去。對於最普通的脫髮患者來說,目前這個階段你只需要考慮三個事情「米諾地爾」、「非那雄胺」和「植髮手術」,基本就掌握了80%以上有意義的方法。其實脫髮方面的學問當然還是有很多的,靠藥物和植髮恢復的人也不在少數,即使理論有所空白,實踐這一塊算是很有成效了。這一塊的專業知識,大家也可以多關注下我的知乎,我會定期寫一些這方面的文章。

其實脫髮的原因有很多,也不單單只是遺傳一種,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一樣,那麼對應的護理措施也不相同,大家可以點一下這個鏈接:

發張照片,我先看看你是不是真脫髮,給你個針對的護理意見,科學護髮,少花冤枉錢

推薦閱讀:尹梓貽:談談全民焦慮時代下的脫髮

推薦閱讀:尹梓貽:雄脫男性如果不結婚,脫髮會更嚴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