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幾年前,「KOL」還是一種新興的營銷方式。而如今,「KOL」已成為品牌主、廣告主爭相佈局海外市場的重要砝碼。而如何尋找海外優質的KOL資源?海外KOL營銷流程複雜不複雜?

海外KOL資源主要來源於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只有先了解這些社交媒體平臺才能更好的推廣自身產品。

1.Youtube:YouTube視頻網站,於2006年被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既然是谷歌系一員,可想而知YouTube在谷歌排名肯定是優先順序別的。YouTube KOL營銷以視頻推廣為主,通過視頻內容引導用戶點擊下載或者點擊消費。2017年6月,谷歌公司旗下全球最大視頻網站YouTube宣佈,每月登錄其網站觀看視頻的用戶達到15億,用戶每天在移動設備上觀看的視頻時長超過1個小時。很多用戶都是通過YouTube上的KOL推薦尋找到自己所需的產品或商品。

2.Twitter:對於品牌主而言,Twitter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傳播品牌和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平臺。在Twitter上,用戶會將自己的最新動態和想法以行動電話中的簡訊息形式(推文)發布(發推),而140的推文字數限制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該平臺內容質量,文字精練,內容豐富,因此備受用戶喜歡。因任何用戶發推文都需要斟酌,閱讀者的體驗因此得到很好的提升,或許這恰恰是Twitter最吸引人的一面。同時,這也是個適合"標題黨"發揮的平臺。Twitter上的KOL營銷主要還是以偏向於熱點、新聞、內容營銷分發。

3.Facebook:Facebook已經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中國、朝鮮等幾個地區未開放。根據Facebook第二季度財報顯示,Facebook的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20億,KOL營銷主要以社交、社會熱點及話題性東西為主。 4.Instagram:Facebook旗下社交媒體平臺,目前擁有8億多月活躍用戶,日活躍用戶量已達5億。Instagram上的KOL營銷主要以分享美食、健身,攝影、時尚等美的東西開展專業性的論壇,或者做活動為主。 目前,KOL營銷投放主要還是集中在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臺,其中最受營銷人員歡迎的社交平臺為Facebook,有80%的營銷人員會使用該平臺進行KOL營銷。使用 Twitter的比例為75%,使用博客的比例為73%。 如何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尋找靠譜的KOL網紅資源?KOL網紅資源對接流程是怎麼樣的?KOL網紅營銷效果如何監測?

一、KOL目標及預算

想要出去做海外KOL營銷,品牌主首先要考慮就是預期目標以及投入預算。要知道,地區、文化習慣、粉絲級別、社交平臺不同,KOL價格也有所不同。比如,北美地區的KOL網紅價格就相對較高,但整體來說比較優質,內容創造、創意特彆強,能夠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粉絲,幫助品牌達到曝光和變現的目的。 此外,常規時期與節日慶典時期的KOL價格相差也比較大,節日期間KOL營銷投放效果很好,KOL價格也自然會「水漲船高」。因此,品牌主在做海外KOL營銷前,一定要制定好活動目標,如在某地區獲得某類用戶羣體,然後再按照這個需求去尋找KOL資源。 二、KOL尋找及篩選

在確定海外KOL目的後,品牌主就可以到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搜索與之品牌相匹配的「關鍵詞」。如「美妝」、「遊戲」等等。

在篩選過程中,品牌主可根據KOL的類別、粉絲數量、互動率以及往期視頻點擊率等等進行前期調查分析,最終確定與自身品牌相匹配的KOL資源。 三、溝通與合作 與國內KOL不同,海外的KOL個性鮮明,並不是品牌主給錢合作他們就會合作,所以一開始和海外KOL諮詢相關問題時,品牌主要自我介紹,說服KOL對自己品牌產生興趣。一旦這些KOL認可了你的產品,他們不僅願意幫你產品做推廣,更願意幫助你結合產品做視頻創意等等,甚至在價格方面也可以進行溢價。 四、投後效果監測

為了更好的瞭解KOL投放效果,品牌主KOL投放週期時APP下載、網頁訪問量以及購買量進行對比分析,然後對結果做出預估判斷。技術條件成熟的品牌主一般會開發相關的統計軟體,實時跟蹤KOL廣告投放效果。

海外KOL理解誤區 誤區一:粉絲越多的KOL,廣告投放越好 很多品牌主認為,KOL粉絲多就一定好,但這種想法太過於片面。根據調研顯示,相對10萬及以上粉絲的Instagram大號,中小網紅(粉絲 1k-100k)甚至普通用戶(粉絲低於1千)的互動率反而更高。此外,有不少KOL也會花錢買一些「假粉」來獲取品牌主的信任。因此,粉絲的多少隻是評判KOL的一個小方面而已,品牌主還應全面瞭解KOL的互動率、購買力轉化等等。 誤區二:明星類KOL廣告效果更好

很多品牌主都特別喜歡尋找明星類KOL進行合作,但根據相關調研顯示,非明星KOL的推薦反而獲得更多30%的消費者所接受,轉化率更高。因此,品牌主想要更高的ROI,明星類KOL並不是一個最優選擇。建議品牌主可關注近期社交媒體平臺上升排名較快的KOL以及對KOL過往的實際投放效果、互動率、轉化率方便進行分析後再決定投放與否,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誤區三:自己尋找的KOL價格更便宜 不少品牌主認為自己尋找的KOL價格會更便宜,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打個比方,國內品牌主經常會找一些媒體直接發稿,但某些直發媒體卻沒有專業的媒介機構報價便宜。究其原因是,媒介機構規模大、數量多、打包發送,因此直發媒體給中介機構的優惠幅度和力度也相對較大。KOL營銷亦是如此,海外KOL早與這些運作成熟的KOL營銷機構達成合作,往往為增加「業務量」而適當降低來自KOL營銷機構的品牌主的投放成本。除此之外,品牌主在尋找KOL過程中,還需要投入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因此,因此品牌主自己尋找到的KOL價格更便宜是不成立的。 END

|編輯:諸葛

Wotokol市場VP QQ185404304 |企業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