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杯咖啡

沒有品嚐過苦的滋味

又如何知曉甜的可貴?

佛教認爲人生終究是苦多樂少

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種苦

怕是一時半會也數不過來

佛陀將人生中的苦

大體分爲了八種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這八種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

都會經歷的

不管你擁有多麼高的地位

多麼大的財富

你都無法避免人生中的這八種大苦

只不過每個人的福報因緣不同

所以領受“苦”的輕重程度

有所不同罷了

天近黃昏,日暮途窮

油燈漸滅,微光暗淡

當衰老降臨的時候

人生品嚐的是青春不再

是種種從生理到心理的落寞

此時的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

心臟的每一次跳動

都減少了生命的活力

......

這一期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

人生八苦——老苦

“衰老”與“老苦”

因爲年老,我們的身心衰損朽壞,從而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的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我們意志力對身體的控制力也逐漸減弱,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因而覺得,我真的是老了,確實不中用了。

同時,六根一切的感受、思維功能逐漸衰退。老眼昏花,雖是近前之物也看不清楚。雙耳聾殘,即使大聲說話,也無反應,顛顛倒倒,將此聽成彼,將彼聽成此。

而記憶力的衰退,使得眼前發生的事情轉身即忘;舌根減弱,品嚐不出食物的味道;體溫失調,衣服稍微有些單薄,便會覺得寒冷等等。

《桃姐》劇照

像《桃姐》一樣,人雖老了

但也應有尊嚴

劉德華曾經參演過一部電影——《桃姐》。桃姐是侍候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的少爺羅傑撫養成人。一日,桃姐如常到街市買菜,醒來後發現自己身在醫院,原來是中風了。出院後桃姐來到了老人院,可這裏環境陌生,院友怪異,但她強裝鎮定。

“潦倒”二字是這部電影的截淚點。也許你看這部電影最感動的,不是劉德華與葉德嫺的主僕情誼,而是許鞍華導演通過電影告訴我們,其實老人也應有自己的尊嚴。而她通過電影,給了“桃姐”尊嚴。

而飾演桃姐的葉德嫺,現實生活中和《桃姐》一樣處於老無所依、子女不理不問的悲涼境地。這部電影從側面呼籲我們,應該關注起老年人的身心生活,應該更好的關愛與照顧他們。

你害怕“老去”嗎?

相對於熱情似火正縱情享受生活的青年,老人是這個世界的被遺棄者。

他們慢慢退出舞臺,毫無生趣地蜷縮於冰冷陰暗的角落度日。死亡的信號時時刻刻都在向他們發出,也許此時的他們正在面臨對於死亡的恐懼。

藏地的一位大德曾經說過:“衰老漸漸地降臨,所以還稍可忍受。假如在一時之中老苦頓然至身,實在沒有能忍的方便。”

珍惜時光、珍惜你身邊的人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蘇軾《前赤壁賦》

人如同蜉蝣般存在於廣闊的天地中,就像浩瀚大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的渺小。人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像無窮盡的長江。

的確,宇宙無限,人生苦短。短暫的人生,如白駒過隙。所以,每個人都應珍惜時光。當然,我們還要珍惜身邊的人,家人、朋友、摯愛,用心去對待他們,不要等光陰過後,才追悔莫及。

《普賢警衆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我們當倍加珍惜光陰

善待身邊的年邁者

因爲每個人都會老去

於現在發起真實無造作的菩提心

多多幫助他們

因果不虛

未來的你定可收穫福德果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