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名鼎鼎的山西首富,在全国的钢铁企业中一枝独秀,仅仅二十多岁便继承了一个商业帝国。他又是「中国第一败家子」,每年亏掉一架波音777,在短短五年之内便摧毁了120多亿的巨大商业帝国,亲手毁掉了父亲的基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有人说他是最优秀的操盘手,有人说他刚愎自用一事无成,他的明星妻子却只愿意说一句:他只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他就是李兆会

01

父亲的期望

有人说,李兆会的悲剧都源于2003年的一声枪响。他的父亲李海仓因经济纠纷,在办公室被人用一支双管猎枪给爆了头。

李海仓是个厉害人物,靠著改革开放的机遇,赤手空拳打下了年产值50亿的海鑫钢铁集团。

钢铁厂所在的闻喜县有三分之二的人靠海鑫吃饭,海鑫每年给当地政府贡献了上亿元的税款,帮县里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2003年,李海仓又抓住了国内基建大发展的机遇。

当时,国内钢铁价格一路飙涨,海鑫钢铁物美价廉,在全国范围内很有竞争力,前来提货的车队绵延十几公里。

大量资金涌入海鑫,一座座新建的烟囱拔地而起,产能不断扩大,李海仓为海鑫集团未来勾画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在20年之内要把海鑫建设成一家在全世界范围内,成本最低,技术最好的钢铁厂。

然而这个美丽的故事在2003年的那声枪响中戛然而止。

年仅22岁的李兆会被推向了前台。

李兆会从小学习成绩不好,初中五门主课中仅有一门及格,而李海仓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关心他。每次看到儿子的成绩单时,李海仓都会气不打一处来,质问他:「你这个成绩以后能干什么?」

李兆会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发了财,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未来对他来说就是继续享受。

面对父亲突然的质问,他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满不在乎地回答说:「我长大了到你厂里随便干点什么就可以了。」

这句话无疑刺痛了李海仓的心,作为一个立志要把海鑫打造成世界一流钢铁厂的男人,他怎么也无法接受有这样一个败家儿子,情急之下操起家伙就要打李兆会。

一旁的爷爷立刻拦住了李海仓:「小孩不懂事,你骂骂他就是了,打什么?如果要打,你打我好了。」

被爷爷搞得没脾气的李海仓只能长叹一口气,事后把李兆会送往太原一所私立学校读书,希望那里严格的教学环境能改变儿子。

但一年后的中考成绩再次打脸——李兆会连一所普通的高中都没考上。

父亲严肃的眼神,让李兆会浑身不舒服,他感觉到了父亲脸上难以掩饰的失望之情。

一旁的爷爷也不知说什么才好,毕竟李兆会是海鑫集团未来的接班人,如果连所高中都考不上,怎么能管理这么大的一家企业?

在李兆会的眼里,继承海鑫的家业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为了逃避这种负担,他想去一个父亲看不到自己的地方,继续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他跟父亲说:「我想去国外学习,国内的应试教育不适合我。」

1998年,李海仓亲自为李兆会办理了去澳洲留学的手续,为了怕儿子在国外学坏,他还特意安排自己的六弟李文杰一起去澳洲看著他。

失去了父亲的约束,李兆会有点开窍了,主动提出要学国际贸易。

远在国内的李海仓否认了这个提议,强令他学习企业管理。在澳洲的5年岁月里,他和六叔李文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每次李海仓问起儿子学习情况时,六叔都会回答说:「他很努力,跟在国内完全不一样了。」其实,李兆会在澳洲连英语都说不利索。

2003年,悲剧发生后,正在读大二的李兆会匆匆回国。

02

风口上的猪

李海仓之死在当时算是个大事件,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媒体第一次用镜头记录下了李兆会的身影:

22岁的李兆会体形肥胖,留著一头遮住半边额头的长发,穿著一身被崩得很紧的西服,面对媒体,他满脸茫然,不知所措地东张西望,样子有些滑稽。有记者在私下议论说:「这怎么看都像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这时,李家在接班人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当时有资格接班的是三个人:董事长助理辛存海,总经理五叔李天虎和22岁的李兆会。

辛存海因为不是李家人,第一个被淘汰,抉择在李天虎和李兆会之间展开。

照理说,李天虎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一路跟著李海仓摸爬滚打过来,从集团最小的一个科员干起,花了10年功夫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是李家六兄弟中公认最像李海仓的。

当年,海鑫集团需要盖发电厂,李天虎不辞辛劳,一人扛起了整个工程,从设计图开始抓,直到发电厂建成,亲力亲为,为集团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各种社会关系,他也非常熟悉,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

事与愿违,封建思想浓厚的爷爷李春元在家庭会议中选择支持李兆会。他斩钉截铁地说:「儿子继承老子的事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们谁都不能抢!」

此时,李兆会的态度却显得很暧昧,他自己根本不想当什么董事长。但爷爷的决定又不能违背。

李兆会只能表态说:「这样吧,海鑫集团我先管两年,如果效果不好再由五叔来。」

令人意外的是李兆会赶上了好时候,2005年,钢铁行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海鑫集团收入从50亿猛增到80亿。

巨大的成就感瞬间包围了李兆会——原来成功是如此容易,自己的父亲也没什么了不起,只要坐在办公室里遥控其他人就可以了。

在风口上,猪也会起飞。

李兆会开始肆意挥霍金钱,买了一辆价值2000万元的定制款劳斯莱斯,整日在闻喜县招摇过市,人们只要看到一辆劳斯莱斯就知道李兆会来了。

海鑫的老员工感叹说:「李海仓在世的时候开的也只不过是一辆普通的大众,这个儿子一上来就换成了劳斯莱斯,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之后,李兆会又以公司发展为由买了一架价值3亿元的私人飞机,往返于山西和北京之间。

在他眼里,北京才是真正好玩的地方,父亲的格局太小,只知道窝在闻喜县。要知道2005年,连王健林还没开上私人飞机,年仅24岁的李兆会就飞驰在了蓝天之上。

五叔李天虎却闻到了一丝危机,他劝李兆会说:"钢铁产业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企业应该多留点现金流以备政策调整,不要盲目地扩张,最后收不了手。"

李兆会把五叔的劝告当成了对自己权威的挑战,2006年,他投资60亿元新建了一个钢铁园区,拚命扩大产能。

这引起了五叔强烈地不满,两人矛盾彻底公开化,李兆会仗著自己留学经历嘲讽五叔不懂国际资本,只知道炼钢铁。

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李兆会大举进军资本市场,他认为资本领域是五叔这帮「土鳖」根本不懂的领域,在这里谁都制约不了自己。

2004年,李兆会花6亿元购买了1.2亿股民生银行的股份,两年后获利20个亿!这钱来得也太容易了,飘飘然的李兆会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我根本对钢铁毫无兴趣,资本投资才是海鑫未来转型的方向。」

五叔李天虎彻底死心,黯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务。

03

千万婚礼

2008年,27岁的李兆会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凭借125亿元的资产,成为山西省首富。

与此同时,钢铁厂却危机不断,由于宏观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产能过剩等原因,海鑫资金链出现了危机。

面对钢铁厂的困境,李兆会更在乎如何在资本市场上搂钱,做起了甩手掌柜,把钢铁厂交给了自己的妹妹李兆霞管理。

他还不顾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继续疯狂地投资金融,此时的他更像个赌徒,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结果在资本市场越陷越深,绝大部分投资变成了垃圾。

2010年,财产已缩水了40个亿的李兆会在老家花了5000万和女星车晓举办了一场世纪婚礼。

同村村民回忆说:「光是酒席就摆了600桌,整个运城有头有脸的人都到了,还派飞机去北京带了一大帮朋友来,200多辆豪车开道,工厂7000多名员工一人发了500块的红包。」

李兆会为了维系婚姻,无限制地满足车晓所有需求,给她办了一张银行卡,经常派飞机送她去北京某高端商场shopping。因为出手阔绰,年消费额在2000万以上,车晓很快成为该商场的VVVIP。

这些豪门逸事很快在海鑫员工中传开了,大家编了个顺口溜:「李家公子娶娇妻,买包花掉两千万。海鑫员工拚命干,喂饱两只王八蛋。」此时,已有不少员工把李兆会称作败家子。

纵使李兆会可以为美人一掷千金,但这段婚姻还是在一年半后走向了崩溃,原因居然出现在李兆会爷爷身上。

婚后,爷爷一直催车晓赶快为李家生下第四代,车晓以自己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为由拒绝了。

这令爷爷大为光火,怒斥说:「别以为我老了什么都不知道,这一年来,你花了我们家多少钱?花完就翻脸不认人了?你当这个家是什么?宾馆吗?缺钱了就回来,有钱了就去北京,你拿了钱就是李家人,就要为我们家生个孙子!」

车晓一气之下跑去找李兆会诉苦,要他出面摆平此事。李兆会哪敢和爷爷叫板,他拥有的一切都是爷爷给他的,爷爷想把他从董事长位置上撸下来,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李兆会夹在中间大气不敢出。为了逼车晓就范,爷爷下达了「禁影令」:在车晓生下男孩前,不准备再出演电影。

半年之后,两人终于走到了尽头。

04

猪摔死了

2012年,离婚后的李兆会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故意与家人拉开距离,对钢铁厂的生产不闻不问。

一个人跑到了北京,开始痴迷于网路直播。据说,他是网上China公会的幕后老板,为了自己喜欢的主播,他曾一夜刷了200万的礼物。

之后又与另一个土豪公会「皇族」为了争夺第一公会的头衔展开烧钱大战,一次送出了2000万的礼物。

只有在网路中,李兆会才能做回自己。因为出手极其土豪,他被网友们尊称为「宝哥」。

只要「宝哥」出现在某个主播的直播间里,屏幕会瞬间被「宝哥驾到,快来接驾」的弹幕所淹没,这一刻李兆会又成了万众瞩目的带头大哥。

而此时,海鑫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缺乏资金的海鑫几次出现了停工危机,逼得妹妹李兆霞私刻公章去海关拿货维持工厂运转,结果被捕。

李兆会毫不所动,连山西老家都没回去过一次。

一向疼爱李兆会的爷爷也发火了,跑到北京当面骂他是个网瘾少年:「家里都那样了,你还在这里上网?有没有心肝?你对得起你爸吗!」

2014年,海鑫破产,李兆会也从直播平台中消失了,有人推测是没了钱的缘故。或许,海鑫的破产对李兆会来说是一种解脱,终于能卸下家庭给他的重担,痛痛快快做个网路上的「宝哥」。

「我们钢铁厂还有几十亿的生产设备。」一位海鑫的老员工痛惜地说:「如果好好经营,还是有翻身的希望。」但李兆会如同一只斗败了的公鸡,一蹶不振,选择退出。

此时的他,情愿拿著几千万的现金为自己的新女友买一部电影的女一号,也不愿意为公司再投入一毛钱。

据公开资料显示,李兆会在海鑫资金链刚出现问题时,偷偷剥离了一部分优质资产到六叔李文杰名下,用于投资房地产,据说收益颇丰。

在海鑫破产清算时,这部分资产得以保存。凭借这笔钱,李兆会依旧可以维系奢侈的生活。

2018年11月,他被太原市法院列入失信者名单,背负著2亿多的债务,与自己的女友躲进了豪宅之中,消失在公共视野里。

-END-

新浮世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