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最早由全球最大債券經紀公司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兩位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和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提出,用於表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發生變化的過程。因我國經濟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相關影響具有較大的滯後性,我國於2014年方纔進入“新常態”。除了“新常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各國加強金融監管,傳統金融機構監管負擔加重,並由此催生了“金融科技(FinTech)”。簡言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各國帶來了“新常態”和“金融科技”。就我國而言,“新常態”對金融有何新需求呢?“新常態”下我國的金融科技發展得怎麼樣呢?其前景又如何呢?這些問題很大。在此,筆者僅從銀證保等傳統金融機構、小贏科技和BATJ等新興機構入手,略作探討。

  一、“新常態”:新特點與新需求

  所謂新常態,就是經過一段不正常狀態後重新恢復正常狀態,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狀態,是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顯然,“新常態”類似於經濟學上講的“穩態”!就我國而言,“新常態”意味着我國經濟已進入了一個與過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即我國經濟開始向長期均衡狀態“迴歸”。

  (一)我國“新常態”有何特點呢?

  我國經濟進入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期,“中等收入陷阱”、“三期疊加”、“人口紅利衰減”、“產能過剩”等不利因素凸顯,生產要素的邊際供給增量日漸難以支撐傳統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諸多因素作用下,我國經濟轉入了發展新階段,即“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有何特點呢?

  一是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爲中高速增長。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增速長期保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但從2012年起開始回落,仍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別爲7.9%、7.8%、7.3%(圖1),這是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階段向中高速發展階段的根本性轉換,而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支撐增長的動力發生了變化,即勞動力、資本、全要素生產率等都發生了變化。經濟增速變化,必然要求金融也需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依靠科技手段,便是一種選擇,金融科技公司便是一種形式。在美國,出現了Lending Club等一批金融科技公司,而在我國,也湧現出了小贏科技、趣店、樂信、簡普科技、拍拍貸等一批金融科技公司。當然,BATJ等巨頭也是其中之一。

  圖1:中國與全球GDP增速

  iv>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世界銀行統計(注:全球GDP增長率中,共同區域代表預測增長率,總增長率以按照2010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的GDP權重計算,2018年數據爲估算數據)

  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日漸突出。“新常態”下,消費需求逐步成爲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2012年我國最終消費對GDP貢獻達51.8%,之後連續6年貢獻過半,2018年達到76.2%(圖2),相比歐盟約80%、美國85%~90%,我國消費佔GDP的比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這表明我國消費需求巨大,消費信貸需求不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小贏科技等一批金融科技公司誕生的原因及未來的前景。

  圖2:第三產業和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是經濟增長動力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爲創新驅動。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徵,而新興金融科技公司有望成爲小微企業發展轉型的重要助力。小贏科技和BATJ等機構在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方面或將大有可爲。

  從“新常態”的前述特點看,金融科技公司不管在助力金融發展轉型還是在滿足消費需求上,又或者是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其空間都不容小覷。

  作爲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一個縮影,小贏科技或是“新常態”下誕生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依託於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獨創“WinSAFE智贏風控體系”及“WinAGILE輕贏產品開發體系”,以小贏卡貸等產品面向市場,金額爲1000-150000元之間。經過一定期限的發展,於2018年9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同年11月,列入德勤“2018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2019年1月,與國內唯一一家個人徵信公司百行徵信實現業務對接,接入百行徵信數據系統。

  (二)“新常態”對金融的新需求

  金融是經濟的核心,經濟進入“新常態”,金融也必然隨之而變。對金融的需求發生變化便是“變”者之一。總體而言,“新常態”可能在幾個方面對金融提出了新的需求:(1)金融機構要更多去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小項目和非製造業發展。據統計,我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的企業數量均自於中小微企業。但據世界銀行《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報告》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達到了1.89萬億美元,約佔我國2017年GDP比例的17%,缺口不可謂不大。原因何在?傳統信貸手段導致的高成本乃原因之一。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科技含量是選擇之一。(2)金融機構要更多地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提供跨市場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金融發展需要走向融合。但融合也會帶來風險,如何管控風險?依靠科技手段爲一種選擇。(3)金融業的發展模式要儘快從追求規模擴張轉向追求效率提升。如何提高效率?同樣,科技手段不失爲一種選擇。

  簡言之,“新常態”要求金融更多地融合科技因素,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並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生產效率和風險管控能力,進而滿足“新常態”對金融的新需求。那麼,新興金融科技公司是否滿足了這些需求呢?筆者以市值相近的小贏科技、簡普科技、拍拍貸,外加金融科技第一股LendingClub爲例,略作分析(表1)。

  表1:經濟新常態下四家金融科技公司的金融服務

  iv>

  如表1,四家金融科技公司均有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產品服務,同時四者均有各自的風控模式與技術以及AI的應用。就服務功能而言,小贏科技的服務功能覆蓋領域較廣。除此之外,小贏科技的WinSAFE智贏風控體系與WinAGILE輕贏產品開發體系在降本增效方面或有成效。

  二、新起點: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

  前文提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將全球經濟帶入“新常態”的同時,還催生了“金融科技”。其實,關於什麼是金融科技,可謂衆所紛紜。

  2016年3月,金融穩定理事會發布了《金融科技的描述與分析框架報告》,第一次在國際組織層面對金融科技做出了初步定義,即“金融科技是指通過技術手段推動金融創新,形成對金融市場、機構及金融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的業務模式、技術應用以及流程和產品”。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將金融科技分爲支付結算、存貸款與資本籌集、投資管理、市場設施四類。

  其實,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經有些歷史了。總體而言,大致可劃分爲三個階段。

  (一)金融科技三階段

  金融科技的演化經歷了三個階段,可簡單稱之爲金融科技1.0階段、金融科技2.0階段和金融科技3.0階段。

  1、金融科技1.0

  金融科技1.0是我們所謂的金融IT化的過程,經歷了金融後臺業務電子化和金融前臺業務電子化兩個階段,核心系統、信貸系統、清算系統便是這個階段的突出體現。

  2、金融科技2.0

  90年代互聯網誕生,隨着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行各業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傳統金融行業亦是如此。在此過程中,傳統金融的商業模式悄然發生着革命性的變化。銀行首先將自身業務搬上互聯網上建立網上銀行經營傳統業務,後來了無線下網點的“網絡銀行”(例如“網商銀行”及“微衆銀行”)。2007年,互聯網借貸平臺從國外引入中國,自此開啓了我國金融科技3.0時代,這一階段的金融科技,就是當前人們所說的金融科技。零壹財經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P2P借貸行業總體成交量達1.6萬億,借貸規模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我們的案例“小贏科技”在2018年整體貸款規模達到了369億。

  3、金融科技3.0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深入發展,除互聯網外,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以及工智能技術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此類技術開始在金融領域付諸實踐,金融科技隨着此類技術的出現逐步邁入金融科技3.0時代。

  在這個階段,企業通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及人工智能技術,改變金融業的信息採集方式、風險定價策略、投資決策過程、信用中介角色等,提升了傳統金融的效率,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BATJ開始發力金融科技。百度設立了“度小滿金融”、京東開啓了“京東數科”時代,當然,也有“小贏科技”等獨立機構繼續深度融合大數據和工智能技術,革新服務體系,降本增效。

  (二)技術動因

  我國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是需求多樣化、技術創新、金融服務能力供給不足、FinTech企業的監管不足,其中,技術上新興信息科技發展的支持是其迅速發展的底層動因。近年以來,大數據分析、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能等迅速發展,並在金融領域得以積極推廣和廣泛應用,這是金融科技得以迅速發展的基礎保障。

  隨着金融科技在我國的迅速崛起與發展,一些企業藉此積極發展,如金融科技公司、互聯網小貸公司、P2P平臺等,這些公司利用大數據分析、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業務,尤其利於消費信貸、理財、支付、金融信息服務等業務,不僅節約了運營成本,而且提高了業務效率。其中,金融科技公司既是FinTech發展的受益者,又是其驅動者。這些技術的應用紛繁複雜,且深入到金融服務的多個方面。就小贏科技這類金融科技公司而言,其應用也較爲廣泛(表2)。

  表2:小贏科技的新技術應用

  iv>

  如表2,小贏科技的五種主要服務應用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WinSAFE智贏風控體系”和“WinAGILE輕贏產品開發體系”可增強風控能力並提高了服務效率。據小贏網金統計,截止2019年2月28日,其平臺累計借貸金額超過866億元,累計借貸8296422筆,筆均借款金額一萬元左右,具有小額的普惠特性。

  (三)FinTech能實現數字普惠金融嗎?

  國務院在《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積極引導各類普惠金融服務主體藉助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務半徑,拓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強調“倡導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可見,我國鼓勵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服務發展。FinTech對踐行數字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義,FinTech能夠應用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金融服務以及業務拓展的成本,而且能夠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獲得性以及客戶滿意度,同時提高金融服務效率,拓寬金融服務範圍,助力小微企業、三農、欠發達地區以及低收入人羣等領域,助力打破傳統金融的限制,形成更智能化的業務模式、更多樣化的服務場景,增強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促使更快實現數字化金融服務,FinTech有助於解決傳統金融模式無法解決的信息不對稱、風險大、成本高、時空限制等問題,降低傳統金融門檻實現數字普惠。

  同樣地,我們以小贏科技爲例來分析金融科技能否實現數字普惠金融。根據上述分析,小贏科技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風控能力、提高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其服務也頗具數字普惠金融特性。如表3,小贏科技的服務品牌中,小贏網金最低100元起投。除小贏錢包之外,其餘服務品牌均支持小微企業,而且其服務範圍覆蓋個人日常消費、保險、基金、生活消費、教育、醫療美容等各領域,同時,其服務速度最快可至分鐘級。

  表3:小贏科技踐行數字普惠金融情況

  三、“新常態”下我國金融科技的概覽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GlobalFintechHubIndex,簡稱“GFHI”)顯示,美國的硅谷憑藉其優質金融科技企業的數量和資本實力位居首位。倫敦在金融科技生態方面位居第一。但就金融科技體驗而言,我國位居第一:滲透率極高的第三方支付、形式多樣的衆籌、產品結構豐富的網絡借貸等均有不俗表現。我國在金融科技領域正憑藉自身的特色實現着彎道超車,見圖3。總體而言,“新常態”下我國金融科技沿着傳統金融機構和新興金融機構兩條路徑演化發展。

  圖3:金融科技主要數據

  資料來源:高盛投資報《TheRiseofChinaFinTech》·零壹財經

  (一)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現狀

  金融科技不僅給傳統金融機構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日漸深化,傳統金融的發展遭遇瓶頸。但新的金融科技技術給傳統金融機構提供了另一種視野,也提供了多種全新的解決方案,與社會一起不斷髮展。傳統金融機構在這樣的浪潮中也迸發出新的活力。

  1、銀行

  相比新興的金融科技機構,銀行在過往幾十年中建立了大型的基礎設施,依法合規制定產品,擁有深厚的客戶基礎及信任度。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道路中,銀行逐步發覺金融科技的重要作用,開始以適應社會發展誕生的金融服務需求、改善企業運營效率、增強自身競爭力和符合監管要求爲主要導向,逐步加大金融科技研發投入,許多銀行開始設立自身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並已有部分企業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資料顯示,平安銀行目前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取得不少成果,專利超1400項,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光大銀行2018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約爲淨利潤的2%。招行預計2018投入22.1億元投入到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同時,2018年12月匯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將計劃未來3-5年投放21億美元促進科技發展,當中2億美元用作投資金融科技。多家大型傳統金融機構設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例如興業數金、招銀雲創以及平安金科等。也有更多的機構開始展開與金融科技企業的合作,例如螞蟻金服與建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與度小滿金融,百信銀行與小贏科技等。

  2、證券

  金融科技不僅改變了銀行業,同時也吹響了證券行業科技創新的號角。在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近十年,一方面將證券業務搬上了互聯網,通過互聯網引流客戶,轉化長尾,另一方面通過自主開發智能理財、智能投顧等創新化場景,提升客戶粘性,提升機構運營效率。

  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中信建投等券商推出了理財超市等APP線上功能,用於營銷資管及基金產品。同時部分券商進行了更爲積極的探索,例如華泰證券APP還,引入了樂米商城,可用積分換購京東E卡、優酷會員卡等,同時創建用戶交流平臺、舉辦看漲跌活動等以增加用戶活躍度。人工智能方面,廣發證券的智能投顧貝塔牛,華泰證券收購的資產管理項目平臺AssetMark等,可根據個人投資者提供的風險承受水平、收益目標以及風格偏好等要求,運用智能算法和數據處理能力,爲用戶提供投資參考。

  更多的科技手段正在運用到券商的業務中,幫助券商更深層次挖掘用戶需求,爲用戶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和提升運營效率。

  3、保險

  同銀行及證券業一樣,金融科技也正在應用於我國的保險業務中,正在給保險行業帶去顛覆性的改變。金融科技在保險行業的應用層面涵蓋保險銷售、費用精算、保費評估等等。同時,金融科技手段也逐步在保險監管科技方面得到重視。

  衆安科技由衆安保險全資發起設立,專注於推動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在保險及其他金融領域的應用落地。到目前爲止已申請了159項專利和66個軟著,行成了五大產品系列:S系列保險科技產品、X系列數據智能產品、T系列區塊鏈產品、F系列金融科技產品和H系列商保科技產品,推出了安鏈雲和衆安學院兩大平臺,併發起成立了上海區塊鏈企業發展促進聯盟。目前在消費金融、保險、醫療健康等行業已可以輸出成熟、完善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在助力自身保險業務發展的同時向第三方賦能,給行業帶來了良性的促進作用。

  而在金融科技領域,互聯網巨頭及其他新興的金融科技企業一直以來是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風口浪尖處引領着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

  (二)新興機構的金融科技

  我國新興金融科技機構的爆發式增長出現在2013年。中國金融科技企業數據庫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2年,我國每年新註冊的金融科技企業數量呈每年17%~45%的速度增長,到了2013年至2015年,新註冊金融科技企業增長速度達到了100%,2015年底,共有4300家企業註冊,而就在這一階段,許多優秀的金融科技公司誕生出來,小贏科技、360金融、樂信等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目前皆以紛紛赴美上市。但隨後,在2016年新註冊的金融科技公司數目出現斷崖式下跌,到了2017年,僅有370家新公司註冊。截至2017年底,存活並持續發展的企業僅存2000多家。

  我國的金融科技的發展由BATJ引領,業務範疇逐年擴大。目前BATJ除了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及物聯網上進行深耕之外,在業務範圍及服務人羣上均有所擴大,有效帶動了長尾客戶的轉化。發展到現階段,由於監管逐漸收緊,互聯網紅利的消退等多方因素,金融科技企業正逐步加強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以科技賦能傳統金融,在逐步提升合規性的同時,開啓全行業的合作模式。BATJ的金融科技業務覆蓋面已較爲廣泛,其主要業務如表4。

  表4:BATJ的金融科技業務及應用方向

  數據來源:零壹財經

  總體而言,在金融科技領域內仍未形成一家或幾家獨大的局面,市場空間仍十分廣闊。在BATJ全方位發展的同時,在各細分領域也誕生出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企業,小贏科技、衆安保險爲各自領域代表之一。

  四、“新常態”下我國金融科技的個案分析

  “新常態”下我國金融科技的微觀表現,筆者在此以小贏科技爲例,略作分析。

  (一)生於微時,長於巨浪

  小贏科技於2014年3月註冊成立,當時我國正處於金融科技發展的集中爆發期。8月,小贏理財官網上線,正式開啓了小贏科技的金融科技之路。

  2015年1月,小贏科技與衆安保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創互聯網金融與信用保證保險的合作模式。當月,小贏科技獲得了周大福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2016年,小贏科技“WinSAFE智贏風控體系”及“WinAGILE輕贏產品開發體系”上線,依託於大數據支撐與智能技術提供智慧金融服務解決方案,依靠數據引擎、反欺詐模型、信用價值模型、抵押物估值模型與極客學習引擎構成的大數據風控系統分析用戶價值,判斷用戶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

  2017年3月,小贏科技獲得10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在2017年獲得營業收入17.9億人民幣,淨利潤達到了3.4億人民幣。2018年9月,小贏科技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XYF。

  (二)立足科技,專注成長

  金融科技的核心在於經營風險。就小贏科技而言,其風控團隊由曾任職CapitalOne的首席風險官李侃擔綱,成員來自匯豐、恆生、摩根大通、高盛、建行、平安、光大、高沃、湯森路透等知名機構,自主研發了WinSAFE智能風控體系,實現全方位管理信貸流程。部分技術及應用如表5:

  表5:WindSAFE智能系統技術及應用

  數據來源:官方資料·零壹財經

  總體而言,基於數據引擎和極客學習引擎,在反欺詐模型、信用價值模型、客戶響應模型等模型支撐下,通過自動交叉驗證、自動審批,增加運營效率的同時賦能其產品,較好的控制了信貸風險。

  (三)財務穩定,連續兩季度超預期

  據可追溯數據,小贏科技自2017年一季度起營收總額始終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2018年第二季度營收顯著擴大,但三季度起,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了極爲動盪的時期,小贏科技在浪潮之下營收增速也出現放緩(圖4)。

  圖4:小贏科技季度營收數據

  資料來源:wind·零壹財經

  三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後,年度營收同比也幾近翻倍。淨利潤方面,小贏科技在2017年二季度後業績得到改善,並一直保持正向利潤水平,環比波動較小(圖5)。

  圖5:小贏科技季度利潤數據

  資料來源:wind·零壹財經

  受2018年6、7月份行業的影響,小贏科技旗下平臺的投資人數和投資金額都出現下降,2018年三季度小贏科技利潤便已企穩回升。

  小贏科技透露,截至12月末,平臺累計活躍投資者人數已達到45.41萬人。此外,小贏科技近期達成了與中信信託、百信銀行、崑崙銀行以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的合作並加入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與持牌機構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將提振用戶對平臺的信心。

  五、小結

  總體而言,“新常態”意味着新起點,也蘊含着新機遇。“新常態”在給金融提出新需求的同時,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新興機構,若能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勠力開發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定當在本輪金融科技大潮中拔得頭籌。小贏科技作爲我國金融科技行業新興機構的一個縮影,結合其財報表現,相信大家對“新常態”下我國的金融科技前景應該有所判斷,無需筆者多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