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导演郑文堂改编自杨青矗小说的时代迷你剧《奇迹的女儿》,筹备至播出费时2年,由温贞菱、连俞涵、孙可芳3位金钟演员诠释女工血泪史,让观众一窥70年代台湾拚经济,加工出口区繁盛的景象。

建构时代氛围才能充分体现文化价值,该剧虽有前瞻基础建设经费支持,以每集600万元预算打造考究场景,但在服装、道具乃至建筑物等硬体上,更亟需公部门重视文化资产的保存与配合运用。

检视相片
郑文堂因出身底层,影视作品也充满对社会弱势的关怀。

蓝银色相间的铁皮公车缓缓驶入偌大的加工出口区,人潮熙来攘往,反映70年代纺织工厂蓬勃发展的特殊风景。当年政府以外销出口免税,鼓励投资设厂,农家少女成为劳动主力,女工成就日后台湾的经济奇迹,而背后付出青春、分担家计,以及遭受性别歧视、欺凌的苦闷,也残酷地呈现在《奇迹的女儿》里。

导演郑文堂作品多聚焦在社会底层与劳工阶级,人文关怀的内容,常引发回响。2002年第一部电影《梦幻部落》讲述原住民困境,曾获金马奖年度最佳台湾电影;2015年描写二二八的时代剧《灿烂时光》,获金钟奖戏剧节目编剧奖,也入围最佳戏剧节目与导演奖。

2016年公视获前瞻基础建设经费支持,公开征选两部「时代迷你剧」,每集60分钟共4集、单集制作费600万元。难得的高规格,吸引多年投入时代剧拍摄的郑文堂递案,他以杨青矗小说《工厂女儿圈》改编的《奇迹的女儿》获选,另一部是导演许肇任改编自陈舜臣同名小说的《愤怒的菩萨》。

「我母亲30岁进工厂当女工,看小说仿佛看见自己的成长过程,希望拍出时代的样貌。」郑文堂与编剧郑心媚花两个月构思大纲及第一集剧本送案,2016年底通过征选后,开始筹备、田野调查、撰写剧本,途中碰上另一档时代剧《外乡女》也改编自杨青矗小说,郑文堂只能不断调整剧本,直到2017年9月开拍。

3年前,郑文堂执导的《灿烂时光》每集制作费不到160万元,经费拮据,他还为此跟银行贷款800万元;此次《奇迹的女儿》费用高4倍,制作品质升级。1年筹备期里,田野调查、编写剧本及演员训练,已花了整体预算1/4,而最困难的是时代气氛的建构,美术、服装花费也占不小比例,期间戏服还遭窃,损失十几万元。

  1. 旧式铁皮公车虽已大幅翻修,因太过老旧,边拍仍得随时维修。(公视提供)
  2. 3年前郑文堂以极为拮据的预算完成时代剧《灿烂时光》,以致于许多细节不尽人意。(翻摄自灿烂时光脸书)

以戏剧开场、铁皮公车驶入加工出口区的3分钟镜头为例:剧组找到南投中兴新村及高雄桥头保存的两辆铁皮车,南投的车况较好,碍于拍摄地在高雄前镇,只好选用桥头的铁皮车,但其外观及内装都不堪使用,得吊运到现场修复,「开拍时一面行驶还要随时维修,费时两天才拍摄完成。」

台湾大到建筑物、小到物品服装,大多被损毁,应该要有计划的保留,尤其政府部门可以做更多政策性保存。

建构纺织工厂的主场景也是大工程。首先剧组需要六十多部1978年前生产的专业裁缝机,一半是旧工厂保存的机器,其他则从各地找来,才能完整呈现当时车缝组的规模;女工宿舍则借用台北空军总部旧址内荒废公寓,重新清洁、油漆、搭景。

「不是塞进去几张床就没事了,是走廊对不对、门对不对,床摆在那个硬体结构里适不适合,涉及整体空间运用。」时代气氛的建构,是台湾拍摄时代剧的一大考验,不只碍于经费不足,甚至欠缺基本条件。

  1. 旧式饮料冰柜、玻璃汽水罐、明星花露水等道具布置成的福利中心,成为剧中女工温贞菱的休憩地。(公视提供)
  2. 剧中女工宿舍场景,是借用台北空军总部旧址内荒废公寓。(公视提供)

郑文堂拍《灿烂时光》时,虽然顺利租借到几处老式建筑,但只能拍摄某几个角度,演员走位时容易穿帮,拍出来就是味道不对。这次为忠实呈现当年的整体样貌,他连天花板、地板都照资料打造,还可架设两台摄影机同时运作。

「台湾大到建筑物、小到物品服装,大多被损毁,有时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了,应该要有计划的保留,尤其政府部门可以做更多政策性保存。」最让郑文堂不理解的是,公部门留下来的老建筑其实很多,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场地欲租借,按规定填写公文申请,仍遭拒绝。

郑文堂有感而发:「像磨石子的地板,你不可能叫美术去做,因为不是每个剧组都有钱去铺地板,但公部门有资源却不受理。影视工作者在这块很弱势,让我觉得很不堪,替这个行业难过。」

有颜值、演技、台语流利的年轻演员不易养成,条件好的也已经在演台语八点档,不见得愿意来演这么短的戏,这是现实问题。

除了建构时代场景要讲究,台语发音够不够道地也会影响观众入戏。为此首要挑选会讲台语的演员,再花时间调整训练,主要演员中,孙可芳、黄镫辉、蓝苇华台语都算流利,即使导演现场改词都不怕,温贞菱、连俞涵则是为戏苦练,仍有进步空间。

郑文堂直言:「所谓的气口(khuì-kháu),不是戏开拍前3、 5个月就能练出来,在家跟父母讲话,和在社会上跟三教九流交谈的语调、气势有很大差别。」然而要挑选有颜值、演技、台语流利的年轻演员,台湾因市场需求量小不易养成,「条件好的也已经在演台语八点档,不见得愿意放下稳定的工作,来演这么短的戏,这是现实问题。」

  1. 拍摄期间,郑文堂会视剧情修改台词,演员台语发音道不道地,也会加以调整。(公视提供)
  2. 前镇加工出口区出借部分园区提供拍摄,剧组另外以绿幕特效补足。(公视提供)

郑文堂观察近年来,许多年轻创作者投入影视产业,拍出高质感的作品,尤其是职人剧,已奠定收视族群。他虽出道近36年,仍在这个基础上叠加,「所有的戏都在引起观众共鸣,寻找自己的收视群,让更多人觉得戏好看进而讨论,某种程度也在创造商业价值。」

时代剧类型因缺乏商业性,除了公共电视,少有商业电视台愿意投入。郑文堂呼吁政府不妨再多做一点,帮助保留独特的影视力量,让他国透过影视作品了解台湾文化内涵,也更能面对国际产业及文化的竞争。

聚焦底层 郑文堂导演小档案

年龄:59岁

学历:文化大学戏剧系

得奖代表作:

  • 1999年《明信片》╱台北电影节台北特别奖
  • 2002年《梦幻部落》╱金马奖年度最佳台湾电影
  • 2003年《风中的小米田》╱金马奖最佳短片
  • 2006年《深海》╱布鲁塞尔独立国际影展GrandAward of All Categories奖
  • 2010年 《眼泪》╱台北电影节最佳导演
  • 2016年 《灿烂时光》╱金钟奖戏剧节目编剧奖

《奇迹的女儿》慢慢生

  • 2016年5~8月

征案期:以第一集大纲及剧本,参与公视征选。

  • 2016年12月~2017年9月

筹备期:剧本改编、演员训练

  • 2016年12月~2017年6月

田野调查

  • 2017年9~11月

拍摄期

  • 2017年11月~2018年4月

后制期

  • 2018年6月

播出日


更多镜周刊报导
2年雕琢4集时代迷你剧 《奇迹的女儿》代女工发声
《奇迹的女儿》每集600万 戏服竟然被偷了!
重现旧时代 这件事让他觉得很不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