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也吹智能風 桃改場系統助農民打造智慧農場

農業缺工問題嚴重,如何導入科技協助農民田間管理是個大課題。農委會桃園農改場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智能系統,農民在設施溫室裡裝置這套系統,可以依照作物的種類、生長情況、栽培環境等,進行智慧管理,完成一個智慧環控溫室。如此一來,遠端就可隨時監控作物生長情況,讓農民更輕鬆進行農業生產。這套系統已開始輔導建置,桃改場免費提供給所以提出申請的農民,並協助農民使用。(張佳琪報導)

農村人力老化,勞動力短缺,省工農機與科技農業技術是大勢所趨。農委會桃園農改場因轄區主要以溫網室設施蔬菜栽培農民居多,為協助農民更簡便進行田間管理,開發「智慧農業開發系統」。

簡單來說,它是一套把資通訊以及物聯網、大數據、AI、栽培管理技術等領域,整合在一起的系統,且是以「農業」的角度來設計,讓生產不同作物的農民能夠用不同的管理模式進行現場管理。所以,農民沒到現場也能遠端搖控處理設施內的光線、溫度、濕度、土壤濕度、澆水等等,讓農業生產更便捷。

桃改場副研究員賴信忠指出,運用這套系統,桃改場也能輔導遠在雲林的農場,賴信忠說:「把它放遠一點放到國外去,未來我們可以進到不同市場去供應當地,未來可能的狀況是,農業總部在台灣,但在管理全球各地不同的農場」。

桃改場免費提供系統給農民使用,只要農民提出申請即可使用,器材的安裝成本控制在1萬元以下。桃改場也會持續優化系統的功能,讓生產者用起來更順手。

(照片:張佳琪攝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