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在武漢西北湖的這家深夜小館,喫些小食、淺酌一杯。更何況小館裡還有位熱情、有故事的店主,讓我酒足飯飽之後,又來一碗「心靈雞湯」。

以下是我去年寫的一篇,以饗讀者!

你待我笑靨如花 我喫得舒心開懷

居酒屋,大多有著溫馨的氛圍,更少不了一位熱情又有禮數的店家。上這裡喫飯,就像 到了老朋友家做客,有些「深夜食堂」的感覺。

西北湖的立山居酒屋,是間溫暖的小館。 剛掀開門簾入內,清脆的「歡迎光臨」已從遠處 傳來。 一整面牆壁的玻璃櫃裏,整齊擺放著菊正宗、美少年、松竹梅的清酒,每瓶上面都貼著名字。這都是熟客買的酒寄存於此,隔三差五過來,溫一壺清酒,渾身暖洋洋的。

一杯清酒配上豐腴的三文魚、口感豐富的壽司,都很不錯。尤其是頗有嚼頭、越嚼越香的味淋魚乾,更是佐酒好菜。

店裡的「一人前火鍋」。 清澈的雞湯中裝滿山藥、雞肉、胡蘿蔔和菠菜,香濃又不失清甜。 紅彤彤的番茄牛肉鍋,酸甜開胃。 深夜帶著寒氣進來,點個小火鍋,再來份烏冬或 米飯,伴著濃湯下肚,渾身舒暢。或者坐在榻榻米上喫一碗「地獄拉麵」,鮮香、微辣,喫著很過癮。

店裡還有位笑靨如花的老闆娘 Lily, 周到地招呼著客人。熟客們很愛和她聊天,甚至到 日本旅遊,喫到不錯的菜餚也會拍照發給 Lily,供她參考。 開間小店,結識了不少好朋友,是店主最大的收穫。

地址:武漢漢口西北湖路 23 號(萬豪國際對面)


天冷我就想喝粥,必須是八寶粥,濃濃的材料齊全的,再來點糖,連喝三碗都不過癮,最好外面下著鵝毛大雪,我在暖暖的屋裡喝著濃濃的八寶粥那才叫愜意。

做八寶粥我沒有特意去買材料,家裡有啥就放啥了,所以並不正宗,不過搜羅了一下我家雜糧還真不少呢!這次我做的放了脫皮豌豆、大米、紅粳米、黑米、玉米碴、紅糙米、葡萄乾、黑加侖、百合、黑花生、黑豆、蓮子、灰棗、糯米、紅豆、薏米。因為我不愛喫特別爛糊的粥,所以我把花生、百合、葡萄乾、灰棗在粥煮了一小時後再加進去,這樣喫粥的時候還能嚼到有口感的花生米很好喫的,如果你喜歡爛糊的口感的那就一起都放進去也行的。

準備好食材:脫皮豌豆、大米、紅粳米、黑米、玉米碴、紅糙米、葡萄乾、黑加侖、百合、黑花生、黑豆、蓮子、灰棗、糯米、紅豆、薏米。

把薏米、黑豆、黑米、玉米碴、大米、糯米、脫皮豌豆、紅豆、紅粳米、紅糙米、蓮子都稱好放入大腕內,然後用清水洗兩次控幹水分。

把洗好的食材放入電飯煲內。

再加入1300毫升清水

蓋好蓋子選煲粥擋

這時將黑花生去皮取仁,百合洗一下用清水浸泡。(多喫黑花生好處多多)

待電飯煲工作一小時後把黑花生仁、灰棗、葡萄乾、黑加侖都清洗好與浸泡過的百合一起放入鍋內,蓋好蓋子繼續完成餘下的一小時。

時間到打開鍋蓋用勺子攪拌幾圈即可盛入碗中開喫。


天氣轉冷,你最想喫什麼?答:早上疙瘩湯,晚上小米粥。

作為一個天氣一冷就手腳冰涼的人,一直被老公形容為「冬天裡的冰棍,夏天裡的火爐」。為了改善自己的易寒體質,不再秋風裡瑟瑟發抖,我考慮最多的不只是好喫有營養,而且得快速增加熱量。

疙瘩湯,簡單,好做,對我來說最拿手,基本任何菜都可以拿來做疙瘩湯。有時沒菜了,一棵小蔥都能做一大碗鮮美有熱量的美味疙瘩湯。

疙瘩湯屬北方農村最常見湯類麵食,深受農民朋友喜愛。熱熱的喝上一碗,絕對驅寒氣,渾身都熱乎乎的。

前些日子我分享過晃疙瘩的祕方,用蛋清晃麵疙瘩,不知大家都學會了沒有?可以說,掌握了這訣竅,基本可以搞定任何口味疙瘩湯了。

小米粥,晚上喝,非常養胃。有一個多月時間了,我每天傍晚,都會花100分鐘熬小米粥。小米硬,你必須耐心熬製,直到熬出米油來。讓小米開了花,又軟又糯,晚上熱熱地喝兩碗,胃裡舒展的都是熱烈。那叫一個舒服!

很多人說小米不好喝,其實就是你熬製時間太短了。熬不出米油,小米粥湯湯水水的,米粒不粘稠,確實沒法喝。

記住,不論熬小米粥還是大米粥,都不用加食用鹼,會破壞營養。直接熬就好,保證你熬出來粘稠好喝。

布衣暖,菜根香。過日子嘛,把最簡單的飯菜,做成最愛喫的美味,才叫舒心。


我最喜歡媽媽做的手擀麵。

隔三差五媽媽就會為我們做手擀麵,早上喫過飯,媽媽就會取出面來和麪,媽媽總是用加一小勺鹽的水和麪,媽媽說這樣做出來的面勁道兒。其實我覺得媽媽做面的關鍵在於揉,一遍又一遍地揉,和麪盆在鍋臺上「咣當咣當」,那悠遠的韻味,連同那綿久的母愛也揉進了這麵糰裏,這聲音我一輩子都聽不膩!

不一會兒,面揉好了。媽媽放在案板上準備擀麵,媽媽擀的面又細又長,我總是學不會。一根細細的擀麵杖在媽媽手裡遊刃有餘,擀麵杖來回滾動麵糰,只見麵糰由厚變薄,由小到大,很快就魔術般地成為薄厚均勻,又圓又大的薄面片。這時,媽媽把薄面片一折一疊,撒上一層玉米麪,用刀切成細面,最後用手把細面抻一抻,更加細長,只等下鍋煮了。

這時終於到了我上場的時候,做手擀麵的鹵,哈哈??我最擅長做炸醬鹵,西紅柿雞蛋鹵,排骨鹵,牛肉鹵,這些都是我孩子愛喫的。這麼多年了,都是媽媽擀麵,我做鹵,搭配喫起來那叫一個香!

轉眼間杭州的氣溫已從三十多度降到了十幾度,記得十來天前,路上還是一堆穿著短袖的人,現在有的人已經穿上了厚厚的外套。記得大二的冬天,有一次和朋友出去,突然聞到了烤紅薯的味道,突然想起了兒時,差不多每年這個時候,爺爺種的紅薯成熟了,我和小夥伴最喜歡的事就是週末的時候,撿一些枯樹枝,生堆火,烤紅薯喫,雖然可能最後烤的紅薯可能糊了,也可能烤的紅薯因為太大,所以半生不熟,但是那個時候就是喫著這樣的紅薯,的確是非常開心的。所以當我聞到那個味道的時候,說實話,想家了。第二天,我在網上買了一個烤箱,之後的之後就開始每天在寢室裏烤紅薯,每天路過我們寢室的時候,都會聞到一股紅薯香味,說實話,紅薯好不好喫也許並不是那麼重要,算是一種回憶吧。每次聞到紅薯味,我還是會想起小時候,可惜隨著長大,故鄉離我們越來越遠。

紅薯如果說是寄託了我的童年,那麼火鍋則是代表著家和團圓。冬天的時候,父親特別喜歡晚上的時候做上一個火鍋,然後一家人坐在一起,看著電視,喫著火鍋那種感覺特別棒。後來的後來,我走過很多城市,喫過很多次紅薯,也喫過很多次火鍋,可是總覺得差了點什麼?在陌生的城市,喫著越來越精貴的紅薯,可是味道總是覺得不對。火鍋也越喫越貴,這些年和你喫過飯的人可能多到你已經記不起他們的面貌,叫不出他們的名字,可是卻再也沒有了那個時候的快樂。故鄉真的只是故鄉了,回去時,發現已經很陌生了,原來你已經習慣了異鄉。才發現無論哪一處我們都回不去。只好在這城市間繼續流浪。


感謝您的邀請。

首選羊肉。不僅營養價值豐富,更是加工方法也比較簡單的家常菜。而且它既可御風寒,又能補身體,對大多疾病都有治療和補益的效果,最適合冬季食用,被認可為冬令補品。

羊肉還具以下優勢:

1、羊肉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與其他肉類相比都較低。

2、羊肉體內的CLA脂肪酸對治療癌症有明顯的效果,且含量要遠遠高於豬和雞,喫羊肉可以遠離癌症。

3、羊肉脂肪不易被人體吸收,喫羊肉可以遠離肥胖。

挑選羊肉方法:

新鮮羊肉:肉色鮮紅,肉細而均勻,有光澤,有彈性,外表略幹,不黏手,而且氣味新鮮,無異味。不新鮮羊肉:肉色深暗,外表黏手,肉質鬆弛而無彈性,並略有氨味或酸味。

儲存方法:

新買回來的鮮羊肉營養豐富,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生長,要將它們放入冰箱內進行冷卻或冷藏。暫時喫不完的羊肉,還可放少許鹽醃漬2天,這樣能保存10天。還可以把羊肉切成條塊,掛在通風處,自然風乾。在冬季還可製成風乾肉,這樣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凍附,保持風乾肉的新鮮色味。

優良烹飪方法:冬瓜燉羊肉。

原料冬瓜250克,羊肉200克,香菜25克。調料香油1小匙,精鹽1/2小匙,胡椒粉、味精各1/3小匙,蔥、姜塊各少許。做法詳解羊肉切成小塊,下沸水中焯燙透,撈出洗凈;待用。冬瓜去皮、瓤洗凈,切成「象眼塊」,下沸水鍋燙透,撈出瀝凈水分;香菜擇洗凈,切末備用。湯鍋置於旺火燒開,下入羊肉、蔥、姜、精鹽,燉至八成熟時,再放入冬瓜,燉至熟爛時,將蔥、姜塊揀出不要,加味精,撒胡椒粉、香菜末,淋香油,出鍋裝碗即可。


張翰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苑菜蒓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邀名爵乎?」遂辭官命駕而歸。

——來自《晉書·張翰傳》。這是成語「蒓鱸之思」的典故。

可見,任何喫貨喫的都是無可去處的"鄉愁", 喫的是不遠千里的"思念"!

這種思念和鄉愁深入每個喫貨的骨髓,直達我們的靈魂深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現在的國人不說十有八九,大概很多人都屬於常年在外打拚,一年到頭無法回到家鄉吧。

秋風起兮白雲飛,萬裏念將歸。

然而仍然是回不去的鄉愁,放不下的思念在靈魂深處撩動我們的心絃,觸動了味蕾的思念。

我亦如此。

看到這個題目,我也第一個想到的是母親做的那一鍋香噴噴的雞湯。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從高中開始,我就離開了我的村莊,到城市裡面念書。

那時候的秋天,正是母親自己養的十幾隻走地雞長到三四斤的時候。

每個月,我從城市學校坐公共汽車回到家裡,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濃得化不開的撲鼻香味兒。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感覺到似乎觸發到這種香味兒的開關,以至於我的周圍現在又似乎縈繞了它。

母親每個春上都會買十幾隻獼猴桃大小、太陽般金黃的雞苗。等到她拿大米、菜葉細心地餵養這些雞仔長大後。它們就用來進貢我的五臟廟,無一例外。

緣著香味兒往回走,我的精神被振奮著。我的每一顆掌管興奮的細胞無不蠢蠢欲動。似乎我一個月來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以及帶來的疲倦也全都卸了下來,不知道被丟到什麼地方去了、無影無蹤。

我的母親話不多,在廚房裡,夾著柴火往竈裏添。柴火竈臺的鍋裏是香噴噴的白米飯。

母親照例在做米飯的當間兒,濾了一盆蜂蜜一般粘稠的米湯。

米湯蒸騰著白汽,像我多年後在溫泉上面看見的一樣。

我沖著母親笑了笑。母親也對我點點頭。

然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煤爐子上面那鋁製的湯鍋蓋子。

母親往往是我回家的一早就將土雞燉在了煤爐上的。

當我揭開鍋蓋的時候,看到的是我的最愛——一例母親做的、獨一無二的、獨家定製的「雞湯」。

正是這一鍋子的雞湯咕嘟咕嘟地輕輕翻滾著,香飄十里,一直飄過時間長河,飄到現在的鼻頭。

揭開雞湯的鍋蓋,裡面漂浮著一層薄薄的黃色雞油。雞湯的顏色彷彿蒸熟的河北遷西板栗,又像溫潤如玉的壽山石。總之,就是那種溫潤細膩柔和的感覺。

母親往往在我回來之後,將早已洗凈並且採用開水泡開的鮮嫩香菇輕輕倒入湯鍋之中,然後仔細攪拌幾次。

此時香菇的鮮香被滾燙的雞湯激發出來,引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三尺長。

滿滿地承上一碗米飯,澆上這濃鬱芬芳的雞湯,就著自家菜地裏採摘而來的青菜,我感覺到世上再沒有更加好喫的東西了。

如此三碗飯下肚,我拿起母親專門留下來的兩根整雞腿,細細品味,似乎我的每一個細胞都在驚聲尖叫。我的胃口得到極大程度的滿足。

喫完這些東西,我照例要喝上兩碗米湯。米湯一是用來去油膩,二是可以養胃助消化。最最重要的是,米湯的那種醇香,似乎並不比酒鬼眼中的茅臺、五糧液差哪怕一點點。

那時候的秋天,學生時代的我每個月最期盼的就是這一碗母親所做的雞湯飯。

這麼多年了,這一碗雞湯飯仍然讓我念念不忘。

如今,秋風又起,我像當年的張翰想念吳地的蒓菜、鱸魚一樣,分外想念母親做的雞湯飯。


天氣這麼冷,怎麼能少了好喫的?

尤其是氣溫驟降,又沒有暖氣的現在!我們必須喫一些讓自己暖和起來的食物!

必喫美食1——炸豬排飯

炸的油潤酥脆,裡面有汁水四溢的豬排,絕對是冬天最想喫的。

當然,沒有炸豬排,炸雞也可以頂上。

炸豬排最好喫,就是要配上酸甜的豬排醬汁,這種醬汁酸酸甜甜的,淋在豬排上,能抵消豬排的油膩感,也能讓有點硬的豬排外衣變柔軟。

一般炸豬排,我都是先喫一塊炸好的 熱乎乎,脆生生,油潤潤的原味炸豬排,再淋上豬排醬,喫一個微微變軟,但是依舊酥脆又汁水十足的酸甜炸豬排。

最後再配上白米飯,多淋一些醬汁,讓豬排更軟,更容易入口。

豬排喫的滿足了,再來一碗大醬湯或者海帶湯,滿足!

做法

材料:

米飯一碗,豬裡脊150g,鹽適量,黑胡椒適量,澱粉適量,雞蛋一個,麵包糠適量,圓白菜適量,西紅柿適量,炸豬排醬適量

步驟:

1,豬排正反面敲打散,撒上鹽和黑胡椒醃製

2,兩面鋪上澱粉後敲打下多餘的澱粉 ,沾上蛋液和麵包糠

3,油溫六成熱放入豬排,炸至豬排漂浮後撈出

4,放到吸油紙上吸油,切成1釐米寬條放到碼好的蔬菜上,倒入適量炸豬排醬即可

烤紅薯

對於烤紅薯,全國人民都熱愛無比,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

下班之後,肚子空空的唱著我餓了的交響曲,路邊飄來烤紅薯的香氣,那個饞蟲叫喚的更歡實啦!

大的5塊錢一塊,小的10塊錢3塊。我一般都買一塊大的,大的烤的透,裡面更甜更軟

尤其是遇到烤出糖稀的紅薯!北風正在呼嘯,一個烤紅薯在手,神馬都是浮雲!

火鍋面

這是去思密達過玩,喫到的一款麵條,回來之後惦念不忘,於是我就把他改良了。

用了隨手可取的食材,煮了一鍋!下著秋雨的週末來上一鍋!

嘿,那個暖和啊~一鍋熱湯麵,熱熱香香的,主食蔬菜都全了。今天給大家安利的這款麵條,真的沒有比這種方法更省事的麵條了,不用打鹵不用醬,五分鐘就能做出一鍋,秋天這個季節就是應該多喫這種湯麵。

最湯麵最正確的四個步驟今天告訴你們,遠遠甩出外面火鍋面一條街!

材料:

切面150g,章魚適量,蛤蜊適量,鮮香菇適量,洋蔥適量,青辣椒適量,美人椒適量,香芹適量,辣椒醬適量,辣椒粉適量,鹽適量,清酒適量,蔥花適量,薑末適量,白鬍椒粉適量,青菜適量

步驟:

1,鍋中加水放入辣椒醬化勻

2,加入辣椒粉,鮮香菇,薑絲,白鬍椒粉,蛤蜊

3,攪拌煮開後加入章魚,洋蔥絲,鹽和清酒,煮開後放入切面攪拌至麵條煮熟

4,放入香芹,蔥花,青紅辣椒片和青菜,煮至食材成熟即可

當然了,也還有各種其他好喫的

比如糖炒栗子啊,紅燒肉啊,農家一鍋出啊,麻辣香鍋啊~

這些都是喫完了暖暖的食物

你還愛喫啥?評論區和我們互動吧!就等你了的答案了

關注「藍豬坊」,各種美食都在這裡啦


每年到了秋冬季節,最想喝的就是一碗羊雜湯,來上兩個剛剛烙好的脆皮芝麻燒餅,要是有醬羊肉、醬肘子、之類的夾上就更好了。

白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現代研究認為,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木耳具有很多藥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花膠:魚鰾(輔助呼吸器官)的幹製品,富膠質,故名魚膠,也稱魚肚、花膠。它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對愛美的女性來講,魚膠是補充膠原蛋白,保持或恢復皮膚彈性的良好選擇。人體皮膚中的蛋白質大部分是膠原蛋白,其所組成的網狀結構支撐著皮膚,使肌膚變得光滑飽滿,柔軟且有彈性。

羊頭肉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羊頭肉切成大片備用;花膠泡發20分鐘,鍋上火倒入清水,羊雜、羊頭肉、蔥10克,姜10克,料酒15克,汆水撈出備用。蔥切成段、薑切片、蒜切成末備用;香菜切成末。2、白蘿蔔切成片;花膠泡發20分鐘;麻醬、紅豆腐、生抽、蒜泥、辣椒油、水調成芝麻醬味汁。鍋上火倒入清水3升,羊雜、羊頭肉、木耳、白蘿蔔、大料、桂皮、山奈、香葉、蔥、姜大火燒開,改小火煮30分鐘左右,加入花膠,再煮20分鐘即可。喫的時候自己調入芝麻醬汁,芫荽末。


對於一個一年四季離不開火鍋的人來說,大降溫的天氣那必然是少不了喫火鍋的,或者老北京的銅鍋涮肉,或者自己在家燉一鍋羊肉,再添點蔬菜、粉絲等涮著喫,喫完連微循環最弱的腳部都熱乎乎的開始冒汗。不過最近因為作息不規律腸胃不好,醫生建議飲食要清淡,所以天冷之後我最想喫的還是媽媽做的熱湯麵。

熱湯麵是我們老家冬天時比較常喫的主食之一,小時候家裡沒有暖氣,炒菜或是尋常的打滷麵上桌很容易涼,連湯帶菜一起的熱湯麵則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家熱湯麵的用料特別簡單,主要是冬天比較常用的大白菜和豬肉,蒜瓣煸香下肉絲滑散,然後下白菜絲炒軟,加熱水下麵條,關火前調入一些香醋和白鬍椒粉調味就能上桌了。

我個人做熱湯麵更喜歡用娃娃菜和西紅柿,西紅柿的加入可以讓湯汁紅亮看起來有更食慾,酸甜的味道也比香醋來的更自然些,趕上家裡有肥牛也可以在麵條煮的差不多時放進鍋裏燙熟,省了處理肉絲的時間。

  • 用料:

  • 娃娃菜1棵,西紅柿2個,麵條2人份,肥牛片適量,大蒜半頭,蝦皮適量,鹽2g左右,香醋一大勺,白鬍椒粉1勺,花生油。

  • 做法:

  • 1. 大蒜切片,娃娃菜洗凈切絲,西紅柿表面劃十字刀用熱水燙一下去皮後切塊。

  • 2. 炒鍋內放稍微多一點的花生油,油溫熱後下蝦皮和蒜瓣煸炒出香味,然後下娃娃菜翻炒至菜葉變軟。調入西紅柿和鹽適量,繼續翻炒至西紅柿變軟出現紅色的湯汁。

  • 3. 調入3大碗的熱水,蓋上鍋蓋燒開後轉小火,打入兩個雞蛋,蓋上鍋蓋小火燜至雞蛋定型。

  • 4. 開蓋,下麵條,待麵條煮的差不多時下肥牛片燙熟,出鍋前多調一些香醋和白鬍椒粉,比一般的素湯麵更能俘獲我家先生的胃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