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文╱許碩芸】

生物科技成為高增值新興產業,是促進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之一,臺灣擁有優異的生技人才和技術,而香港具備完善法規和融資環境,兩地攜手合作共創商機,打進中國大陸及國際市場。

「2018港臺經貿合作論壇」6日於臺北舉行,以「佈局生技新機 攜手共贏未來」為主題,邀請港臺兩地專家與業界翹楚獻策,超過250位兩地產業及相關人士共襄盛舉。論壇由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與《今週刊》共同主辦,香港•臺灣商貿合作委員會及臺北市香港商業協會協辦。

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副主任朱浩致詞時表示,香港和臺灣面對未來的人口結構調整,在發展生物科技方面有龐大潛力,兩地各自擁有優勢,若能截長補短,定能在國際展現實力。

科學園已成為香港的生物科技發展基地,有近100間公司進駐。為推升研發動能,朱浩表示,香港當局已預留100億港幣,在香港科學園建設2個科技創新平臺,包括醫療科技創新平臺,期望吸引世界和大陸頂尖科研機構和企業,與香港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合作進行研發。

香港匯集不少生物科技方面的世界級專家,朱浩指出,大專院校正致力充實生技人才庫,也吸引到國際一流的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研發「鴕鳥抗體」的Maz World等公司落戶進行研發。

朱浩說,臺灣在生物科技領域擁有科研優勢,若能進一步與香港業者合作,不僅能互補優勢,鞏固各自的發展基礎,更可拓展業務,把握亞太區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科技市場的機遇。

至於港臺兩地如何攜手合作?香港•臺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主席吳永嘉分析,港交所4月新修訂《上市規則》,向「同股不同權」架構的企業、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第二市場上市的業者招手,提供生技產業資金解決方案。

另外,他表示,香港當局設立「創新及科技基金」,已資助約500個項目,金額超過10億港幣,同時也向臺灣公司在內的全球企業遞出橄欖枝,若在香港成立公司,可以本地企業身分申請資助研發。

吳永嘉說,為強化港臺兩地合作,香港科學園針對研發為主的企業,提供優惠租金租用園區,而明年園區也將建成新的科研大樓,歡迎臺灣業者赴香港落戶。

他表示,生物科技見證人類壽命的延長,我們這一代如果出席老人家壽宴,祝賀詞不應該是「長命百歲」,而應該是「長命千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