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商家都很喜歡誇耀自己持久。

餐廳、銀行總說自己是“百年老店”、“百年曆史”,就連賣五香粉的都會說自己賣是祖傳祕方。

這是因爲我們人類有一種潛意識:越古老的東西,越可能繼續存在。——換句話說,就是都已經存在這麼久了,它一定有它的道理。

(圖源:Knowledge Network)

同理,如果你有一條祖傳的項鍊,你想安全地儲存它幾十上百年,你想到的一定是瑞士銀行。如果你想存儲它1000年,你可能會想到把它放在巴黎聖母院的地下室。而如果是5000年,就只有埃及的金字塔符合要求了。

(圖源:egyptian streets)

那麼,假如現在有一個關乎全人類命運的貨物,需要儲存10萬年,那又該放在哪裏呢?

(圖源:Energy Central)

這件關乎人類命運的貨物,就是核廢料;而10萬年,是它們放射性減弱到對環境無害的時間。

目前,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政客已經發現,21世紀很可能是核電的世紀。

(圖:核電站的反應核心)

風能和水電由於其自身的侷限性有送電不穩定的問題。在綠色能源之中,核電是技術最爲可靠,以及最爲穩定的發電方式。

先行一步的法國,已經使用核電供應國家73%的電力。

(圖:法國國家能源來源示意圖, 圖源:EIA)

但核電相比於其他能源,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我們至今仍然沒有可行的核廢料存儲方案。

核廢料的主要來源是乏燃料,也就是已經使用完畢的核燃料。它們無法繼續維持核反應發電,但仍然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

目前,全世界大多數核電站,比如美國的San Onofre核電站,採取的是就地處理的方式。先在巨型水池中存放5年,然後裝進特殊的石棺之內,存儲在發電站地下。

(圖源:Yaboot)

然而San Onofre遠非理想的存儲地點:它地處板塊交界地帶,地震頻發,設施老舊。

事實上,目前地球上幾乎所有核廢料存儲設施都是臨時的。也就是說,這些核廢料實際上還在等待被運輸到一個永久的,可以維持好幾萬年的設施中去。

San Onofre核設施(圖源:Stanford)

用一個工程師的話說,這是“蓋好了公寓,卻忘了裝馬桶,所以只能先堆在家裏”

很多人提議,使用火箭把核廢料送去太空。但是這個計劃至少目前是很不現實的,因爲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火箭發射成功的概率都在98%左右,這個成功率對於傾瀉核廢料是致命的:只要失敗一次,後果不亞於引爆一顆核彈…

目前,唯一靠譜的方案,是在地下建造一個永久(1萬年+)的掩埋場。

而該如何建造這樣一種設施,成爲了一個困擾所有人的難題。

(圖:德國卡爾斯魯厄核廢料掩埋洞穴)

要知道,人類存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20萬年的歷史。而其中只有1萬年的時間是存在有組織分工的文明社會的。

你能列舉出任何一個至今存在的建築、組織、或是任何有形無形的東西,存在超過1萬年的嗎?

紫禁城,600年

天主教會,2000年

(圖源:tradict)

最古老的金字塔,左賽爾金字塔,4600年

(圖源:tour egypt)

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遺蹟,可能是一萬兩千年前的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

但是,這個石陣,在大約公元前800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人類廢棄。

如果我們製造一個計劃使用年限1萬年的核廢料永久掩埋處,我們必須考慮一個現實:我們的文明很可能延續不到核廢料安全的那一天。

(圖源:Civ5)

當現代發達文明走到盡頭,我們是否還有能力和技術維持核廢料的安全?當國家、文明都不存在的時候,這臺設施是否還能繼續運轉?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強盛如羅馬帝國,也最終毀滅於公元5世紀。沒有一個文明可以延續那麼長時間(可能除了中華文明依然在延續)

(畫家:Giovanini,1817)

所以,動輒萬年的時間,讓設計師們不得不用宏大的、文明的跨度去思考這些問題…

目前在建的核廢料永久掩埋設施中,最爲先進的,可能是芬蘭Olkiluoto核設施。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了:Olkiluoto不在地震帶上,也沒有海嘯、颶風的記錄。

芬蘭人在地下500米處挖掘了一條長長的隧道,用於儲存攜帶核廢料的石棺。從2020年開始,首批覈廢料就將進駐此處。

(圖源:ABC)

預計在2100年,當整個設施存儲量達到上限的時候,他們將會摧毀入口通道,把整個設施填平。如此一來,核廢料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

而且,在此以後,整個設施就不再需要人員看護。就算芬蘭這個國家消失,存儲在這裏的核廢料也不會泄露。

Olkiluoto的示意圖,綠色部分爲存儲區。(圖源:research gate)

但還剩下最後一個潛在的問題——人類的好奇心。

文明的毀滅,不代表人類的滅絕。在古老文明的廢墟上會出現新的人類。

從古至今,人類都對古老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所以很多人擔心幾千年後,可能會有來自新文明的人類,懷着考古的好奇心,對這個設施進行挖掘。那麼核廢料的潘多拉魔盒就會在未來被打開…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芬蘭人提議:要從所有紙質的、網絡的記錄中刪去Olkiluoto核設施的存在,讓它永久地消失在人類的記憶中…

“這是我們必須牢記要忘卻的地方”

(圖:Olkiluoto的位置)

而美國人則採取了另一種方法,他們想要用各種方式,向未來文明的人們發出警告:快離開,這裏的東西非常危險。

1993年,爲了建造核廢料隔離實驗設施Waste Isolation Pilot Plant,美國能源部召集人類學家、語言學家、符號學家,各盡其能,設計了許多不同的警告提示。

(圖:關於防止人類入侵核廢料設施的專家意見,美國能源部,1993年)

(圖:WIPP,美國核廢料隔離實驗設施,新墨西哥州)

語言學家首先決定,把警告提示用英語、法語、俄語、中文、西班牙語、以及阿拉伯語寫在設施的周圍。因爲從概率上來說,如果幾千年後存在人類文明,那麼他們應該能讀懂以上至少一種文字。

“…The danger is still present, in your time, as it was in ours. The danger is to the body ,and It can kill…This place is best shunned and left uninhabited”

“…這裏的危險依然存在,在你們的時代,一如我們的時代。這裏的危險會傷害身體,可以造成死亡…忽視這裏,趕緊離開!”

圖:展示信息的房間

圖:展示信息的房間

但如果未來的人類無法理解這些語言,又該怎麼辦呢?

在符號學家們給與能源部的建議中,他們設計了一系列圖示,用於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傳遞信息

(圖:美國能源部報告中提出的圖示)

除此之外,掩埋設施的表面,用恐懼、誇張的建築結構,促使人類離開

然而,這些建議依然有很大的侷限。

1、建築和圖面符號的含義會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改變。例如骷髏的標誌在中世紀代表死亡,但在迪士尼電影中卻經常象徵寶藏與海盜。我們無法保證未來的人類能理解這些信息

2、人類的傲慢與好奇並不會讓他們被這些信息說服。例如金字塔就是埃及皇室的永恆墳墓,是不應該被打開的。但考古學家還是照挖不誤。

(圖源:Pinterest)

所以在1984年,意大利學者Paolo Fabbri提出了另一個腦洞大開的方案:

建築終究是會滅亡的,但宗教和習俗卻能在人類文明中長存。所以應該建立一個全新的宗教,教導人們遠離核設施。

Fabbri提出,通過基因技術改造貓咪,讓他們具有感知輻射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一靠近輻射源,貓就會發綠光。並讓這種貓大量繁衍

然後再建造一個“拜貓神教”,通過傳統、民謠等廣爲流傳的方式,讓人類明白一旦看到發光的貓,就知道危險就在附近,必須遠離…

其中一首歌是這樣的:

Dont Change Color Kitty來自英國報姐00:0001:54

Don't change color, kitty. Keep your color, kitty.

Stay that pretty gray. Don't change color, kitty.

Keep your color, kitty. Keep sickness away.

Please, 'cause if you do, or glow your luminescent eyes we're all gonna have to move…

貓咪,不要改變顏色。 貓咪,保持你的顏色。

貓咪,保持那種灰色。 貓咪,不要改變顏色。

貓咪,保持你的顏色。讓病痛遠離。

因爲如果你變了顏色,或讓你眼睛發出亮光,我們都將不得不逃離…

從某種意義上說,建立核廢料永久掩埋場,不只是一個純粹的工程問題。

漫長的使用期限,讓這個項目突破了技術的邊界,成爲了一個社會學、人類學的議題。

(圖源:文明:太空)

不論這個設施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

它都承載着我們這個時代文化和技術曾經存在過的證據,帶着對未來的警示,永遠存在下去…

它是我們這個時文明永久的紀念碑。

(圖源:2001太空漫遊)

不過相比於上文提到的謹慎的悲觀者,報姐對於核廢料儲存的未來還是樂觀的。

技術仍然在不斷進步,環保的理念也在不斷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找到更合適的處理方式。

目前,中國核工業集團已經着手開發中國自己的永久設施,並開始研發核廢料玻璃化技術,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圖源:鳳凰新聞)

說到底,很多人都忽略了:我們人類本身,就是那個可以存在幾萬年的設施。

這間存在了一萬多年的百年老店,一定能繼續存在、發展、繁榮。

即便是禮樂崩壞、城市隕落的年代,

人類的智慧與堅韌,讓我們一次一次從文明的廢墟中爬起。

從刀耕火種的農業社會,到隆隆工廠裏一輛輛的汽車,再到飛天之箭騰空而起。

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選擇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