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呂清郎╱臺北報導】

受到內、外部幹擾,A股近期位於2,700點附近區間震盪,然從估值和情緒觀察,目前換手率及估值均已處於歷史相對極端低位,短期資金利率下降、貨幣政策大程度寬鬆、財政政策力度邊際改善政策調整,對企業一連串減稅降費,偏長線資金入市等,可說政策面組合全到位,靜待基本面好轉,陸股基金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貨幣及財政政策開始邊際轉向,預計四季度經濟數據或將回穩。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多來自情緒反應,近期看見市場正面因素釋出,包含養老基金成立、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A股納入比重提高到5%、個所稅改革、外資購買境內國債免稅、對企業一連串減稅降費,基本面好轉可期。

羣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認為,推動A股估值上行,有待市場信心面修復和企業獲利改善帶動,目前官方陸續釋出利多政策修復市場信心,利多逐步發酵後,可望帶動經濟表現回穩及改善風險情緒。投資策略建議均衡佈局,選股以具業績超預期和穩定股利增長為主,產業包括科技、消費、金融、醫藥皆可持續關注。

宏利投信指出,大陸基本面轉佳,MSCI效應下,股市行情伺機而動,但應留意包括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債券殖利率為資金面帶來衝擊,及貿易戰後續發展。整體來看,多項因素都有利於陸股中長期行情,短期關注風險並謹慎佈局。

陸企業績表現穩定,利潤率年成長擴張,8月官方製造業PMI優於市場預期,因上游產業價格上漲帶動,整體大企業表現優於中小企業,高新技術產業表現較好。黃昱仁強調,Russell指數預期9月可能將A股納入富時指數當中,在正面效益持續刺激金融市場的過程中,將有助陸股反覆打底後蓄積向上動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