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0日),美國彭博社等外媒報道稱,國務院已經原則性批覆了中船重工(北船)和中船集團(南船)合併,一家營收超過5000億的全球第一“巨無霸”即將誕生,由此誕生的行業巨頭將使韓國造船企業相形見絀。

  但是在同日晚間,據第一財經報道,中船闢謠稱,公司就報道內容進行了覈查,並向本公司控股股東中船集團進行了專項函詢。中船集團未得到任何有關合並事項的通知,就此事項也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目前,佔據造船業市值前三的均爲韓國公司,分別是現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當“南北兩船”合併之後,將把韓國人拉下第一的寶座。

中船重工建造的我國第一艘LNG船@視覺中國

  合併傳言由來已久

  實際上,兩船合併的傳言由來已久,“兩船”合併的消息其實流傳已久。去年9月27日至今年3月20日,中船集團旗下的海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暫停交易,就已引發了市場猜想。而該公司在遞交香港交易所的聲明中表示,控股股東中船集團正在考慮一項涉及該公司的重大交易。

  另外在今年2月,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船舶行業持續虧損,除受國際船運業整體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外,勞動力成本上漲和原材料價格提升同樣加劇了造船企業的經營壓力。對於船舶行業來說,在當前深化央企併購重組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大環境下,進一步推動行業整合在所難免。尤其是對中國船舶來說,爲幫助企業擺脫經營困境,推進重組整合顯得更爲迫切。

  到了3月26日,中船集團宣佈“換帥”,原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調任中船集團董事長,使得合併傳聞愈演愈烈。人民網報道稱,業內人士表示:“此番高層變動或預示着“兩船”合併加速。航天科技集團無論從經營質量還是資本運作來說,在軍工央企中都堪稱標杆,本次航天科技集團領導調任中船集團,一方面有利於掃清“兩船”整合障礙、推進資本運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着未來海軍的重要性會進一步提高。”

  急需合併的造船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團均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造船及修船(包括軍船及民船)、船舶裝備、船舶技術開發、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表示,目前,我國海軍的重要裝備均爲這兩家集團製造,如北船下屬大連造船廠負責改裝遼寧艦和第二艘國產航母,第三艘國產航母預計將在南船下屬江南造船廠建造,其中江南造船廠代表着國內造船業的最高水平之一。

穿越臺灣海峽的遼寧艦(央廣軍事)

  由於近年來造船業不景氣的影響,全球造船企業均步履維艱。中國也是一樣,中船集團下屬的民用船舶業務集團中國船舶表示,繼2016年淨利潤虧損26億元后, 1月30日的2017業績預告稱,預計淨利潤虧損22億元-25億元。

  國資國企改革專家周麗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南船”、“北船”合併的可行性來看,中船集團作爲第一批混改試點企業,目前已形成明確的混改思路,即優先選擇在純民品、競爭性強的業務領域,引入各種所有制資本,優化國有股權結構。而中國重工此前通過債轉股,有效降低了公司的槓桿率,增強了其資本實力,減輕了財務壓力,也提升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對於這兩家企業來說,通過重組整合可以形成合力,以便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韓國造船業股價大跌

  在昨天南船北船合併傳言出現之後,國內軍工板塊所有股票大漲。但是同時,現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的股價都下跌了逾2.5%。

國內軍工股票大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