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廝殺激烈的智能手機時長殺出一條路,想來並不臺容易,因爲競爭對手各個有着三頭六臂,稍不留神就很有可能被整個行業超車,由領先到落後。但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主流品牌卻也已經熟透了市場運作的法門:除去不計成本追加投入的旗艦產品們,想讓一臺手機獲得大衆消費者的認可,要麼強調超值的性價比,用低廉的價格和超乎想象的硬件基礎打動人心;要麼就摸透目標用戶的心理預期和喜好,盡力在設計和功能方面投其所好,迎合市場需求。

小米、魅族等互聯網品牌走上了前者的道路,它們的產品便宜超值,在一定價格區間內就能獲得頂級的性能表現。而對於vivo X這個定位線下消費的系列來說,時刻掌握主流用戶的需求並迅速對新品做出改進,一直都是其立於不敗的手段。今年,vivo X系列的數字序列來到了27,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系列也繼續爲着主流用戶改變着自我。

一面X,它保留了輕薄實用的理念,繼續用系列標誌性的ID設計探索美;一面NEX,它探索未來手機的形態,並賦予了全面屏手機全新的可能,剪去了頂部劉海水滴,添置了升降式前置攝像頭,進一步拓寬了正面視野。

vivo X27是vivo跨出融合X與NEX系列元素的第一步,我們很想知道,它的使用體驗究竟會更偏向NEX?亦或是X?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些全新的改進是否又會帶來質變的體驗提升呢?

粉黛金,全面屏,vivo X27有一套更偏向自然的美學

去年的vivo NEX爲智能手機行業上了全新的一課,這部沒有劉海、沒有聽筒甚至看不見前置攝像頭的旗艦手機第一次實現了我們對於“真全面屏”的暢想,它通過零界全面屏和升降式前置攝像頭結構,毫無意外地成爲了vivo以及全面屏手機的標杆。而僅僅跟隨vivo NEX系列的腳步,X系列也很早就開始全面屏化的進程,到了vivo X23這一代,一塊水滴異形屏幕令整機的屏佔比達到了91.2%,距離真全面屏也僅剩下一步之遙。

小水滴的遺憾最終在vivo X27上得到了補完,零界全面屏的啓用令整機在視覺上變得與NEX同樣過癮——從底部延伸至額頭的顯示區域鋪滿了整個前臉,沒有了劉海和水滴的遮擋,X27在玩遊戲或是播放視頻時,顯示的區域也更完整。

不過,雖然視覺上觀感上的進步不小,但vivo X27的實際屏佔比提升並沒有在數據上體現,它的屏佔比僅提升了0.4%,達到了91.6%。這是由於vivo X27雖然與X23擁有幾乎相同寬高的機身尺寸,但這一代vivo略微縮小了屏幕尺寸,由vivo X23的6.41英寸縮小至如今的6.39英寸,0.02英寸的縮減直接體現在了屏佔比數據上。

作爲設計的重點,vivo X27的背部有許多值得一說的工藝細節。還記得上一代vivo X23啓用了超強鍍膜技術,通過着色鍍膜打造出了3D幻影激光紋路,如此一來機身在不同光影下會呈現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但vivo X27卻沒有延續相同的工藝思路,這使得它從視覺上與上一代有了天壤之別。首先,vivo X27的背部加重了紋理的表現,背部的放射狀紋理從機身的一側向另一側投射出來,不規則地灑落在背後,配合多彩鍍膜在不同光線下透露出一種特別的幾何觀感。

按照vivo設計師的說法,這種紋路的設計思路來源於自然界的孔雀羽毛,而X27的背部在光線下轉動時的確模擬了孔雀羽毛相同的多彩觀感。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事實上它所帶來的技術挑戰比X23時期更爲複雜,爲了實現在玻璃上實現孔雀羽毛的紋路,vivo引入了一種名爲納米級多重曝光和等離子拋光技術,透過斜角漸變鍍膜切片的手法,在背部鍍膜中營造出特別的紋路。

另一大挑戰在於色彩,vivo這一次同樣拋下了前代魅影紫等濃重的色彩選擇,啓用了全新的粉黛金、雀羽藍等新配色,它們在色調上更偏向於自然色,不濃重卻耐看。以此次評測的粉黛金爲例,雖然它的基調是粉色,但基於孔雀羽紋路,機身背部會透露出淡淡的珍珠光澤,並在反光處呈現出金色的質感,配合拋光的同色調邊框,令機身極具變化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