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蘇慧貞】

根據內政部2018年7月公佈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突破14.2%,換言之,每7人當中就有1位屬於這個族羣,而大臺南地區比例也高於全國平均值。

定義上而言,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依國家發展委員會推算,2026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同時,調查資料也推估,在全面推動「長期照顧10年計畫2.0」下,長照人力更形捉襟見肘,目前照顧服務員人數可能已短缺近6000人,未來幾年勢必持續攀升,顯然,解決高齡者醫療處置及後續照顧問題已刻不容緩!

成功大學醫學中心日前宣佈啟動全國首創、在世界位居前茅「智慧化高齡者醫院」的興建,不僅具體回應社會正義的期待,更以尖端學研單位自許、直接回應影響到國家安全的高齡者醫療照護環境與品質的挑戰!

由於高齡者不同的生、心理條件,當發生健康警訊時,病因判斷與治療均較複雜,除了臨牀直接治療,之後的長期用藥或完整復健計畫都需要更全面性、跨科別綜合認知,高齡者專門醫院的建立,再結合「高齡醫藥智慧照護發展中心」規畫,不僅使第一線醫護人員得到最進步的跨域培育,更可為醫護對象提供最精準、到位的服務。

當臺灣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嚴峻衝擊,如何妥善利用我國資訊能力優勢,以智慧型科技、系統與設備支援日益龐大的醫療與照護體系,一方面減輕人力負擔與可能的誤失,縮短住院時間,也能完成無縫接軌的居家照護安排、打造無牆醫療環境,串聯個人與地區醫療院所的功能。

另一方面,從病房牀鋪的感測器、病人各項穿戴裝置及之後所需要的各項輔具設備,都可見未來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情境」,透過各種資料整合所可能開發出新的產業機會與型態,對迫切尋求自身優勢以開拓產業新契機的臺灣而言,是令人期待的新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