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是3月28日

  星期四

  農曆二月二十二

  本期微播報裏,青年編輯翟燦將爲大家誦讀其責編的圖書《莎士比亞植物誌》中的一節,“三色堇”。

  《莎士比亞植物誌》(節選)

  文|瑪格麗特·威爾斯(英)

  譯|王睿

  威廉·莎士比亞也許在諸多方面都令人難以參透,但是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植物學非常熟悉,無論是花卉、草木、水果或蔬菜,都包括在內。他甚至還意識到,植物在都鐸時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二幕第三場中,就有這樣的臺詞:“天生下的萬物沒有棄擲,什麼都有它各自的特色,石塊的冥頑,草木的無知,都含着玄妙的造化生機。莫看那蠢蠢的惡木莠蔓,對世間都有它特殊貢獻。”

  《莎士比亞植物誌》|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三 色 堇

  《仲夏夜之夢》第二幕第一場中,仙王奧布朗對小精靈迫克說:“但是我看見那支箭卻落下在西方一朵小小的花上,那花本來是乳白色的,現在已因愛情的創傷而被染成紫色,少女們把它稱作‘愛懶花’。”

  愛懶花(love-in-idleness),又名三色堇,在《仲夏夜之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仙王奧布朗和仙后提泰妮婭因小事而爭吵,仙王命令淘氣的小精靈迫克採來三色堇,趁仙后睡着時將花汁滴在仙后的眼睛裏,她醒來就會狂熱地愛上第一眼看到的人。他還打算用這種花汁使一對來自雅典的戀人重歸於好。

  在這場戲之前,奧布朗還描述了一場海上盛會,有條美人魚騎在海豚的背上,還有焰火表演。這一場景其實是現實的反映:1575 年夏季,伊麗莎白一世的寵臣羅伯特·達德利爲女王在沃裏克郡的肯尼沃斯城堡舉辦了一場盛典。典禮向所有人開放,據估計每天都有數千人蔘加。其中必然也有時年十一歲的威廉·莎士比亞,他就住在附近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二十年後,他把對這場盛典的記憶寫入了《仲夏夜之夢》。三色堇也是女王這位偉大的迷人女子最喜愛的花。

  三色堇一詞出自法語,代表思想或想象,而另一個別名“heartsease”的意思是內心安寧和平靜。英國植物學家約翰·傑拉德還給這種花起了更多的名字,比如三色紫羅蘭,還有愛懶花、喚奴名、三面花等。他形容三色堇“散見於各處原野、花圃”。在他看來,花園裏的品種比野生的“尤爲豔麗壯美”。

  今日主播:翟燦(青年編輯)

  翟燦,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現從事英語文學書籍的版權引進和編輯工作。

  文字、網絡編輯|路斐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