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署長李應元(右)昨天上午化身主廚,呼籲各界減少廢棄食物。 記者侯永全/攝影
保署長李應元(右)昨天上午化身主廚,呼籲各界減少廢棄食物。 記者侯永全/攝影

環保署長李應元昨天與廿家餐飲、團膳業者共同呼籲各界減少食物浪費,使用在地食材,縮短食物里程。李應元還說,未來將與衛福部討論,食物在賞味效期前的十二小時(即期食品),還能做哪些有效利用。衛福部食藥署說,會持續輔導通路商減少剩食,並將即期品促銷販售。

環保署統計,一○六年我國廚餘量多達五十五萬公噸;去年三月到今年四月,超市和量販店申報的廚餘則有六六三○公噸,全臺每月有超過五百公噸剩食變廚餘。

李應元說,國內現況是生產過剩,呼籲從消費零售端、零售商店,針對還可以喫的、沒有壞掉的,可讓弱勢享用,「這工作全世界都在做」。大賣場則可透過物流管理,在不同時間點精準出貨;民眾在外喫宴席,十全十美的大餐很好,但若能少兩道菜,說不定更健康。

斗六市農會日前響應零剩食活動,舉辦創意料理比賽,農會家政班發揮創意烹煮。 圖/聯...
斗六市農會日前響應零剩食活動,舉辦創意料理比賽,農會家政班發揮創意烹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七月起到十月十六日世界糧食日,環保署將招募惜食店鋪舉辦環境教育推廣,昨天也與業界代表宣示成為惜食環教夥伴。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林蘭砡說,食藥署一○五年起開始輔導通路商建置「即期食品區」,以促銷方式販售,並針對不同的食品做活用,例如即將過期的鮮奶,業者會召回並製成牛奶麵包,而非立即進到報廢市場,也會要求業者統計每月、每年的即期食品產量,協助業者調整生產量,今年五月還與食物銀行合作,讓即期食品更有效運用。

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說,不在秩序內供貨、無效的生產,是國內食物最大的浪費。有農業界人士說,外界有說法鼓勵喫醜蔬果,但也可思考為何我國不能生產出更規格化、減少醜蔬果,讓消費端去支持規格化、好的農產品,就算是弱勢朋友也應喫好的農產品,格外品應被珍惜被利用加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