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傷勢很重

根據2019亞洲杯賽程,北京時間25日0點,中國國家隊將迎來1/4決賽對手伊朗隊。根據新華社報道的定位:「國足進入亞洲杯八強,基本完成賽前預定目標,但也就是如此了,有驚無喜。畢竟,下一場面對強悍的伊朗,國足出局是大概率事件。」

面對世界盃決賽階段32強的常客伊朗隊,國足的勝算確實不大。不過,國足進入亞洲杯八強最大的意義,是掌握了下一屆世界盃抽籤主動權。接下來,球員當然依舊要為贏球而戰,但球隊的管理者需要頭腦清醒:放棄豪賭亞洲杯的短線思維,把眼光提前聚焦備戰2022卡達世界盃。

進入八強最大意義,是世預賽種子球隊

2比1逆轉泰國後,國足晉級本屆亞洲杯八強。作為本屆亞洲杯年薪最高的主帥,裏皮當然會為了自己的合同繼續儘力挖掘老將的剩餘價值。畢竟,雖然這批老將雖然年事已高,但實力依舊高出年輕隊員一截。

圖說:國足是亞洲杯最老邁的球隊,其他球隊都實現了年輕化。

作為本屆亞洲杯最高齡的球隊,中國國家隊押寶老將,和競爭對手們的年輕化潮流有些背道而馳。即便如此,38歲的鄭智依舊是不可或缺的攻防樞紐,老將馮瀟霆依舊是後防線的定海神針,這樣的無奈證明:這批誕生於專業足球體制的老將,由於整個中國足球的青訓斷層,實力依舊領先。後面的中國足球年輕隊員,單純靠實力還無法撼動他們的位置。

圖說:裏皮率國足殺入亞洲杯八強。

不管如何,這是鄭智、馮瀟霆等老將的最後一次亞洲杯,包括中生代的武磊韌帶斷裂受傷後依舊咬牙拼搏,幫助國足躋身亞洲杯八強。這個結果最大的意義,是基本確保成為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種子球隊,在新一輪世界盃衝擊進程中卡住一個還算不錯的身位。

武磊韌帶斷裂登場,損毀球員身體健康

國足和泰國隊比賽,武磊帶著肩膀韌帶斷裂的傷勢,繼續打固定喫止疼葯登場。儘管沒有進球,但他為郜林送出製造點球的關鍵傳球。賽後,就連泰國隊球星頌克拉辛都稱讚了武磊的戰鬥精神: 「武磊是非常棒的球員,我真的非常欣賞他。考慮到他有傷在身還堅持比賽,這一點真的非常棒了。」

國足第一場小組賽,武磊突破被鏟倒後受傷。賽後,武磊的傷勢被確認為「肩鎖關節脫位三度」,具體表現是肩鎖關節脫位較為嚴重並伴隨兩根韌帶斷裂。趕到迪拜的上港醫療組負責人埃杜,明確對武磊傷情做出了「必須接受複位手術」的判斷。

然而,裏皮和教練組對於武磊的進球能力十分看重,最終做出了武磊保守治療的決定。確實,國足也需要武磊帶傷登場,力拚八強這個關鍵性節點,確保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種子資格。

之後,武磊連續兩場比賽都是在打了封閉的情況下堅持登場比賽,尤其是和泰國隊一役,由於左肩韌帶斷裂的疼痛感難以消除,武磊的跑動姿勢都不協調,整體發揮大打折扣。賽後他也向親友透露:「只能右側一邊用力,左側使不出力氣,根本發揮不出來。」

輕傷不下火線,是一個國腳需要具備的覺悟素養,但從管理者的角度,關愛每一個國腳的身體健康,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絕不能讓他們面臨流血又流淚的窘境。不管是武磊還是鄭智,都受到了傷病的困擾,此外恆大國腳曾誠、於漢超和李學鵬等,都因傷退出。在國足進入八強確保世界盃種子資格後,接下來的淘汰賽應該挖掘更多板凳球員的實力。

圖說:集體主義的成績榮譽,不該建立在損害運動員健康的基礎上。

畢竟,保障所有卡達適齡隊員尤其是核心隊員的身體健康、確保整個團隊以最佳狀態備戰新一輪週期的重點賽事,顯然要比眼下亞洲杯成績更為重要。

未雨綢繆提前站位,國足換血勢在必行

這次亞洲杯,除了中國足協掌門人前往阿聯酋督戰外,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負責「國家隊2022年世界盃備戰工作」的相關人士也來到現場。這其實意味著,新一輪備戰週期重點中的重點,絕非眼下的亞洲杯,而是衝擊四年後的卡達世界盃。

圖說:武磊帶傷作戰、鄭智拼到抽筋,國足隊員的戰鬥精神讓人動容。

不出意外,本屆亞洲杯後,年薪達2000萬歐元的裏皮教練組或將離任,整個中國國家隊將迎來重組。從年齡結構看,鄭智、馮瀟霆等老將,依舊有望在今年的世預賽40強賽發光發熱;但從未來12強賽的角度,他們或逐漸淡出,武磊、顏駿凌、張琳芃等1989至1991年齡段的球員,有望成為核心隊員。畢竟,到2022年,他們也只有31-33歲,理論還能發揮「老將」的價值。

毫無疑問,亞洲杯最老邁的中國國家隊,未來必須進行大換血,更多像金敬道等相對年輕的隊員,需要在國家隊得到更多歷練。與此同時,1993-1994年齡段理論是衝擊2022卡達世界盃的核心班底,但這個年齡段當年是史上最差中國國奧隊,真正的好球員不多。或許,國足未來也要從1995-1996乃至1997-1998東京奧運會適齡年齡段挖掘球。

除了人才結構,國足未來還需要培養自己的孫興民。韓國國家隊擁有亞洲第一球星孫興民,整個球隊的氣質不同。中國國家隊當年有范志毅、謝輝、楊晨等留洋先鋒,他們幫助國足殺入2002韓日世界盃;如今國足的核心鄭智有留洋英超的經歷,蒿俊閔曾留洋德甲,他們的基本功明顯更紮實。未來,中國足球的管理者需要打造一個鼓勵留洋的體系,讓真正有實力的球員願意留洋,像韓國、日本聯賽那樣打造一個更健康的人才培養體系,最終提升中國國家隊的戰鬥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